苍南新闻网
时政新闻: 书记专集|县长专集|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乡镇部门|文化教育|网友播报|外媒看苍南|公告栏|
您所在的位置: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时政新闻 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0577-68881652

对台经贸合作领跑全省

2014年07月29日 20:55:45来源:苍南新闻网
台湾货船抵达霞关
 

霞关码头工人在卸货

记者 方耀星/文 李士明/摄

“要坚定不移地按照‘两区四平台’的发展定位,以创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为主抓手,着力在平台创建、项目引进、合作交流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加快打造浙台经贸合作的桥头堡和主通道。”今天,县委书记黄寿龙在县委八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再次高瞻远瞩地提出,苍南的经贸合作要在构建国家级平台、推动大项目落地、提升合作交流层级上取得新的“三大”突破,再掀对台经贸文化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热潮。

突破“双限” “钱途”无限

“取消双限,台湾的大宗货物可以直接搭载大货轮直抵我县霞关港了。”谈起霞关港成为国家商务网站公布的《第三批试行更开放管理措施对台小额贸易点的通知》中的四个点之一,自7月15日开始执行新的更开放管理措施,放开船舶吨位和交易金额限制时,县对台经贸合作服务中心主任丁许远显得特别兴奋。

他说,霞关港对台小额贸易突破“双限”制约,已经盼望很久了。一旦取消“双限”,浙南海西台湾商品交易中心的商品就不止3000多种了。打破限制,还将给苍南对台经贸带来新的更大发展机遇。通过霞关港,我县不仅能进口台湾商品,还能出口本地生产的民生产品到台湾。而且随着两岸贸易增加,市场更加开放,不久的将来我县或可建立台湾商品的免税区。

1991年霞关港就由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浙江省对台贸易口岸,实行对台湾渔轮劳务合作,开展对台小额贸易。不过,当时规定对台贸易每次交易额度为10万美元,重量为100吨,构成了制约两地货物贸易的“双限”。近几年,我县已经大张旗鼓地从长三角“末梢”走到海西区“前沿”,获批省内首个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编制完成了《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发展规划》,加快承接台湾第三波产业转移,努力打造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海西”经济发展先行区。这一系列变化让我县霞关港对台小额贸易希望突破“双限”的期盼变得更加强烈。

霞关是我省距台湾最近的港口,也是国家二级渔港,近年来通过该港口与台湾的小额贸易已渐成常态,一件从台湾基隆港出发的商品,经过7个小时的海路到达霞关港码头仓库,并在3天时间内完成清关,这件商品就可以到达大陆货商手中。但时至今日,10万美元和100吨的限制只能满足渔民生活必需品的交易,对台大宗贸易成为众人之盼。因势利导,早在2012年开始,县政府就正式启动申报设立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同时积极推进取消对台小额贸易“双限”制约工作。

交流合作 花红果硕

“中华一家亲”节目是国家民委推进两岸民族融合的重要平台。7月15日,苍南文化交流再传佳音,国家民委批复同意中华一家亲2014海峡两岸各民族中秋联欢活动于9月2日至5日在苍南举办,并批复同意苍南县为国家级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

苍南与台湾同属闽南文化,全县闽南语人口70多万,妈祖宫庙70多座,台胞台属2万多人,两地商贸、文化、人员交流源远流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推动两地在文化、宗教、宗亲、民间信俗、少数民族、经贸、社会、科技、教育、医疗等各个方面各个层面的交流交往,建立两地官方、民间、民众互信基础。早在2012年4月,我县就成功举办首届中国苍南海峡两岸妈祖文化交流节,同时启动了苍南霞关坑尾妈祖文化园建设,规划建设面积150亩,总投资1亿多元,建成后将成为浙台开展妈祖文化交流的固定平台和重要场所。去年5月还举办了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月系列活动,相继开展了两岸杨府侯王信俗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妈祖文化等系列交流活动,推动苍南与台湾两地经贸文化交流合作向纵深迈进。今年我县又顺利举办了海峡两岸(苍南)茶文化交流等活动。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坚持全域性、全方位、全领域地推进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建设,不断深化对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我县对台经贸合作交流已经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春天。据了解,我县去年合同利用台资2485万美元,实际利用台资1193万美元,分别占全省4个浙台经贸合作区总量的72.8%和69.8%。经考评,对台经贸合作建设在全省4个浙台经贸合作区中名列第一。今年以来,我县已经接待来苍考察的台商28批285人次;引进台资项目5个,实际利用台资733.33万美元;签约台资项目10个,投资总额达13.6亿元。

提升平台 精彩纷呈

依托自然条件、区位交通、文化特点、产业基础、空间平台等方面所拥有的比较优势,我县早在2012年就提出,对台经贸合作区的发展定位是“两区四平台”,也就是把合作区建设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示范区和浙江“海西”建设的先行区,把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建设成为国家级台商投资区、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国家级对台贸易口岸和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等“四大平台”。

在昨天召开的县委全会上,我县提出,要在构建国家级平台上取得新的突破,力争国家级台商投资区获批,将投资区建设成为两岸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区,民营经济两岸合作新高地,民营企业转型升级引领区,民间资本市场准入先行区。要大力推进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建设,加快苍南民族民俗风情园、马站妈祖文化园建设。要在霞关港列入全国更开放管理措施试点口岸的基础上,争取设立对台小商品免税交易市场及台湾商品保税仓库,打造台湾时尚商品进口基地和霞关港“民生产品输台”基地。要进一步加快国家级苍南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重点发展现代精致农业、港口商贸物流业、滨海生态民俗文化旅游业,着力将其打造成为主导产业突出、功能配套齐全、台湾元素充分、管理服务规范的苍南对台合作特色平台。要以创建国家级平台为契机,全力争取省政府和国家相关部委的支持,在土地供应、财税金融、产业商贸、基础设施等领域争取海西区主体政策和省部协议政策延伸落地苍南。

县委县政府还力争在推动大项目落地上取得新的突破,将依托“三核心三走廊”的空间布局,继续推进苍南与台湾在健康养老、休闲旅游、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精致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特色民宿等现代农业,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开发应用等为主的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投资合作,培养新的产业集群,实现资源互补和共赢发展。

今年全县要引进台资项目20个以上,实际利用台资3000万美元以上。同时要在提升合作交流层级上取得新的突破,深化苍南与台湾的协会企业对接,建立苍台行业协会民间对台合作交流机制,鼓励推动苍南行业协会和民间团体对台合作交流。要加强民营企业对台合作,鼓励民营企业引进台湾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理念、人才资源,加快我县企业转型升级。要大力拓展各领域对台合作交流,深入开展两地基层结对,积极推进我县与台湾在教育、科研、印刷、医疗、金融、旅游等方面的对接合作,真正实现对台经贸合作的互利互惠,共赢发展。

【编辑:李甫仓】

热点新闻

>>更多外媒看苍南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