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姿
线人举报、埋伏调查、掌握违法人员活动规律……这些只在刑侦片里看到的情节却被真实地运用到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人员的工作中。近日,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科科长张加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我们的工作几乎和电视里的重案组差不多了。”
“米非司酮类药品非法贩卖使用,是我们的重点打击对象。”张加雨这样告诉记者,“这类药品主要被用在了非法终止妊娠上,其中很大一部分和非医学需要鉴定胎儿性别从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是密不可分的。这类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其实存在很多问题,在不具备一定施救条件下使用对孕妇本身就存在极大风险。”据了解,目前终止妊娠药品有米非司酮片、注射用乳酸依沙吖啶等十多种。
而最常见的米非司酮片俗称“堕胎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 “关于米非司酮片销售管理问题的批复”(国药监市[2001]405号)中明确规定:该药必须在具备急诊、刮宫手术和输液、输血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为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和生命健康,经研究决定,无论有无医师处方,零售药店均不得销售“米非司酮片”。
“两非”案件历来都是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监管稽查的重点。截止10月1日,我县共出动1900检查人次,检查涉药单位475家次,查处 “两非”案件27件,罚没款7.5万元;其中移交公安10件,追究刑事责任11人。
“我们通过定期巡查、专项行动检查,和部门联动排查等形式,任何假药都逃不过我们的‘火眼金睛’。”一年来,该局稽查科始终对辖区内的药械违法行为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对辖区内制售假劣药械、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无证经营药品等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截止9月底,稽查科共立案108件,其中制售假劣药械案15件,无证经营案22件,非法渠道购进药品等案件49件,其他案件22件,罚没款总额57万余元,没收物品货值18万余元,移送公安案件13件,刑事拘留19人。至目前止,收到举报13件,受理举报13件。
另悉,今年4月24日至5月25日间,县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执法力量对我县范围内的涉及国家药监局公布的不合格胶囊剂药品进行全面的清查,重点检查了国家局文件所附的9家企业生产的所有胶囊剂药品,此次检查对象包括药品批发企业、药品零售企业、各级医疗机构以及温州浙闽农贸综合市场等共计435家,共出动执法人员 1305次。检查长春海外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不合格胶囊剂药品盆炎净胶囊72粒(批号:20110201)。此外为了加强药用辅料监管,杜绝违法辅料流入药品生产环节。县食品药品监管局还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2家药品生产企业1家明胶生产企业进行监督检查。 经检查未发现企业购用问题空心胶囊生产企业的药用辅料。
【编辑:李甫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