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新闻网
经济新闻: 书记专集|县长专集|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乡镇部门|文化教育|网友播报|外媒看苍南|公告栏|
您所在的位置: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经济新闻 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0577-68881652

立体生态养殖推进“农业治水”

2014年07月16日 22:08:08来源:苍南新闻网
 

记者 李静静

我县生猪养殖历史悠久,现有生猪存栏10.83万头。生猪养殖和排泄物污染一直是部分地区老百姓意见集中、反映强烈的水污染问题。早些年,猪粪随意排入溪流,死猪随意丢弃的现象并不少见,环保信访案件中有不少与生猪养殖污染有关。如何完善养殖污水治理模式,强化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成为了“农业治水”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前做好“五水共治”的一项关键环节。

马站镇内有多家生猪养殖厂,养殖污水治理一直受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重点关注。 成立于2009年的庭顺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是该镇崇安村较大规模的生猪养殖场,拥有存栏生猪3000只。两年前,该厂由于条件限制对生猪的排泄物处理并不十分规范,虽建有沼气池,但未对污水进行处理利用,而是任由其流走。在当时,许多生猪养殖厂甚至连沼气池都没有。该镇辖区内的部分河道由于上游养殖污水的排放,夏季恶臭不堪,水质日益下降。近年,随着环保、畜牧部门对生猪养殖污水处理加以严格管理规范,污水排放情况明显减少。

“去年开始我们是采用农牧结合的方式,让污水和猪粪流到沼气池内发酵,沼气可用于家庭燃料使用,沼液通过高压水泵抽到山顶,用于500多亩的甜橘柚灌溉。这样不仅能够综合利用提高效益,而且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合作社负责人王舜超向记者介绍说。据悉,今年像这样的“沼气地——沼液池——管道——施肥”的排泄物循环利用系统还将在全县进行推开。

县畜牧局畜牧科科长林时作表示,今年县畜牧局结合“五水共治”工作,要求猪出栏1000头以上的34家生猪规模养殖场今年要按照“一场一策”的要求,确保污水合理利用,达标排放。他们要求各乡镇的生猪养殖场排泄物必须采用“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猪场需采用“干清粪”工艺或栏舍全面采用漏粪设施,以减少猪场日常冲水量,污水需集污纳管后输送到污水处理系统。除了对34个年出栏生猪1000头以上规模场标准化提升或拆除外,林时作还介绍说,今年我县将完成150个存栏生猪50~100头小规模场污染治理,以及159个年出栏生猪100~500头规模场设施修复改造,按农牧结合配套落实67000亩消纳地,真正建立起无污染且高效的立体生态养殖模式。

畜禽养殖排泄物生态消纳或达标排放是治理的衡量标准。在治理中我县还将严格执行“三个一律”,即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一律关停;达不到生态消纳或达标排放的畜禽养殖场(户)一律限期整治、限期整治不到位的一律关停;不能做到病死无害化处理的畜禽养殖场(户)一律关停。

而对于病死猪无害化处理,目前主要依赖于政策性农业保险。养殖户们只需按照每头生猪二十多元的价格投保,一旦生猪发生死亡,平均可获赔近500元。另外,县财政对生猪死亡后统一提供每头200元的补助,这为全县养殖户提供了保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病死猪“横尸遍野”的状况,对河水的污染也大大降低。此外,今年我县还计划建成1个病死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厂,从而减轻和避免病死动物的不规范处理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编辑:李甫仓】

热点新闻

>>更多外媒看苍南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