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新闻网
时政新闻: 书记专集|县长专集|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乡镇部门|文化教育|网友播报|外媒看苍南|公告栏|
您所在的位置: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时政新闻 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0577-68881652

破除“信访不信法”乱象——我县“两代表一委员”及法律界人士共话信访改革摘录

2014年06月11日 23:04:18来源:苍南新闻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把涉法涉诉信访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这为深化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指明了努力方向。

苍南,是个人口大县,历来社情民意复杂,在当前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时期,更是有大量矛盾纠纷通过信访渠道表现出来。为此,我县通过建立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开展领导干部下约访活动、大力化解信访积案、全面规范信访秩序、落实信访工作责任等措施,全力化解矛盾纠纷,积极回应群众诉求。

日前,我县召开“两代表一委员”及法律界人士信访专题座谈会,就我县如何做好信访工作、助推信访制度改革建言献策。

记者 陈薇拉 陈  君

县人大代表:

韩若山:苍南对信访工作历来很重视,但苍南信访数量这么多,我认为政府自身也应该查查原因。其实很多信访的起因是政府部门工作与老百姓没有对接好,政府对老百姓的需求还不是特别明确造成的。比如土地问题,由于没有农民建房指标,农民家庭的孩子成年后要娶妻生子,却没有地方住,无奈铤而走险建“违章房”,从而引发矛盾。信访工作确实很难,但目前政府部门对信访工作的方式往往不是解决问题,而是把信访户“看住”,有点治标不治本的感觉。任何事情都有解决的办法,所以政府部门应该改变方式方法,注重问题的解决。特别要借助民间的力量,比如一个村或宗族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等,让他们参与调解,努力化解矛盾。

陈书亚:我来自基层,信访问题我接触的比较多,我认为信访工作在机制上存在一些问题。现在的信访案件80%都是因为土地征用以后,存在着不公平不合理等因素。苍南正处于大发展、大建设时期,拆迁安置造成的上访比较多,而现有的法律法规已不适应深入改革发展,这也是造成信访的一方面原因。因此,我认为,在处理信访案件时,政府应该改正工作方法,给予真正的弱势群体适当的照顾,人性化地处置矛盾纠纷。在更高的层面,应该适时修订法律法规,并对信访的机制和部门的设置进行调整,以利于民众诉求的解决,从而缓解信访压力。

县政协委员:

张炳钩:现今微博、微信的信息发布手段流行,而政府在信息发布上往往比较滞后。其实政府部门可以在调查和了解的过程中,对掌握了解的情况及时跟进,逐步予以公布。如此,既可以及时消除群众的疑虑,避免谣言的产生,也可以更加主动地引导社会舆论。现今,不是说我不使用暴力、不打就是文明执法。从语言上攻击别人也是暴力的另一种体现,称之为冷暴力。不回复,冷漠对待也是一种暴力。有些部门在执法过程中,“不打”,但是在语言上过激,或者是在其它方面处理也过激,会导致群众心里的不舒服。希望政府在全县范围内推行拒绝冷暴力执法,推行文明执法。我认为部门可以成立调解委员会,协调解决一些事情。另外,有些案件通过律师介入,让对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再通过媒体宣传,让老百姓知道有些事情可以直接在当地,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解决,没有必要事事都通过信访的形式来解决。

林益民:社会的转型,经济的发展,社会各方面利益的不断调整,以及法律法规的缺位和不完善,导致各种信访案件层出不穷,逐年上升,政府各部门压力非常大。我认为,应该进一步理顺信访机制,加强机构建设,提高机关效能,建立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组织成立相关调解机构,打造信访调解员的队伍,积极发动社会组织、退休干部、法律工作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信访调解队伍,更好地服务信访工作。同时,相关部门应成立信访联席会议制度,部门之间形成有效沟通。还要进一步加强信访宣传,拓宽信访的宣传渠道,运用网上信访、自媒体之类建立信访工作信息网络,提高信访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并积极做好对信访法律法规的宣传,引导人民群众依法进行信访。此外,信访干部整体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也要进一步加强。希望纪检部门能够介入,在全县范围形成整个信访工作风正、气正的局面,强化信访的受理、查处的问责力度,更有利于信访的处理。

陈杨冬:我认为,信访的改革非常必要。一方面,对基层政府和执法部门而言,减轻了不小压力,考核也更加理性化。另一方面,对百姓的法律知识水平和要求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应该说,信访是一个手段,诉诸解决才是最终目的。当然在这中间,也要界定信访是属于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网上信访能有效缓解网下信访。但要做到改革后,诉求解决的力度不减,信访应讲求跟踪解决机制。有些信访案件,信访答复了,问题未必得到解决。所以需要一个牵头的单位,跟踪督促的部门来解决这个事情。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不仅仅是针对信访人而言,更是面向广大的群众。利用律师群体和社会民间力量,通过做好调解和沟通,才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党代表:

郭仲水:信访工作在涉及“可办可不办、可给可不给”的事情上很有效果。部门单位对群众的初信初访没有引进重视,却对群众的越级访、非正常访、过激行为、省市交办督办的高度重视,长期以往,形成恶性的循环。政府在拆违安置过程中,没有做到一视同仁,对重复访、闹访的信访户有一定政策倾斜,助长了信访行为。信访成本低,见效快也加,也导致群众选择信访,也不通过走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

建议:真正重视初信初访,有力地消除重信重访后患。建立一支懂专业、有经验的信访工作队伍,妥善接待处置信访问题。对问题逐一调查、核实,真正做到一案一策,及时办理,不含糊、不推诿,真正化解信访问题。加大政策的宣传教育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加深对政策法规的理解,使他们能够用好政策,逐级上访解决实际问题,努力减少越级访、集体访的发生。

法律界人士:

池淑冬:我个人感觉,对信访行为和程序,老百姓觉得比较随意。因此,要借助这次的信访改革,加大宣传力度。就如法律诉讼,老百姓打官司一样,大家都知道要先到基层法院立案,而不是马上到最高法院,因为不符程序,上面不会接待。而对于信访,许多人认为去了北京一般就会有接待,而且还听说别人把事情闹的比较大,回来之后事情就得到了解决。这样一来,有诉求的群众就会更多得采用上访的方式,把事情闹大,让地方更重视一些。我认为,在这次信访改革之后,应该把逐级信访的制度明确下来,加以大力宣传,让群众走正常的途径和程序反映诉求,而不是把信访变成了诉讼的救济途径。

刘子钦:我是一名律师,在平常的工作中,我有听过这样的说法:律师去“挑唆”,引起群众信访,使律师成为信访案件中的反面形象。我并不认同。据我所知,目前,关于规范信访的法律规范只有一个《信访条例》,但在工作中也很少使用。《信访条例》对信访程序上的规定也不是很严格,使信访缺少法律强制力。我认为,信访工作如果有律师参与,将信访工作纳入法制化的速度会加快,且更有力度。第二,律师参与信访还有利于信访问题的解决,甚至能减少很多信访案件。因为很多信访案件的当事人,对政策法律了解不够、理解不深,有时政府部门又解释不到位,甚至态度恶劣,容易引发矛盾。如果有律师参与的话,当事人可能更容易接受律师的建议。而且《信访条例》中也有规定,能够通过诉讼、仲裁、行政复议途径解决的,当事人应当向这些部门诉求。对于这一点,每个诉求能否通过诉讼途径解决,律师比较清楚;如果律师加入,就能规范的引导当事人。同时,我也认为,律师参与信访案件必须要有正确的目的,并以接受咨询为主,而不是为了谋求不正当的利益。信访部门和律师应多沟通,日常接访工作也可以让律师参与,帮助当事人了解相关的法律途径。

链接:

2013年11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信访局副局长张恩玺介绍了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情况。

第一,进一步畅通和拓宽信访渠道。主要做好四项工作:

一是完善民生热线、视频接访、绿色邮政、信访代理等做法,这些做法各地已有成功实践,现在要进一步总结和完善,形成制度以保障群众更加方便地提出诉求。

二是在市县两级全部实行联合接访,把有权处理信访问题的责任部门集中起来联合接待上访群众,实行“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减少群众信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实行网上信访受理制度,建立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全国网上信访受理平台,引导群众多上网、少走访,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逐步把网上信访作为解决信访问题的主渠道。

四是建立健全人民建议征集制度。

第二,依法规范信访工作。

一是规范程序。二是规范内容。三是规范秩序。

第三,大力推行“阳光信访”。

一是全面推进信访信息化建设,建立“网下办理,网上流转”的群众信访事项办理程序,将接待来访、办理来信、督查督办、网上投诉等全部信访事项放在网上流转,把受理、办理和结果等重要环节通过网络公开,实现信访事项的“可查询、可跟踪、可督办、可评价”。

二是建立“信访事项办理群众满意度评价体系”,把办理工作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

三是健全疑难复杂信访事项公开听证制度,要把特别复杂信访事项的办理情况公开,听证的过程要向群众公开,听证的结果向群众公示,增加信访工作透明度,提高信访公信力。

第四,全力推动群众合理诉求的有效解决。

一是继续深入开展以市、县为重点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

二是统筹督查督办信访事项,整合资源和力量,加大解决信访突出问题的力度,重点协调化解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和人事分离、人户分离、人事户分离的疑难复杂信访事项。

三是按照《信访条例》规定,规范、有序地开展信访事项复查复核工作,实现已终结信访事项的有序退出。

四是改进和完善考核方式,防止和纠正简单地以信访数量来考核一个地方和部门的工作,防止和纠正脱离实际的过度考核,推动各地把工作重点放在预防和解决问题上。

【编辑:李甫仓】

热点新闻

>>更多外媒看苍南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