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新闻网
理论之窗: 创作|风土|读书|人物|艺苑|理论
您所在的位置: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理论之窗 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0577-68881652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加快推进龙港新型城市化建设

2013年04月18日 00:04:03来源:苍南新闻网

 

■县委常委 龙港镇委书记 丁振俊

党的十八大报告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体现了时代新要求,是指导我们党的建设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当前,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已成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同各地、各行业的实际结合起来,按照党的十八大要求,开创性地工作,加快推进当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龙港实际,围绕建设温州南部中心城市核心区这一总体目标,以新型城市化为核心,以增加有效投入为先导,以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为保障,突出抓好城市建设、经济转型、环境优化和基层基础四大重点工作,着力推进龙港经济、城镇、社会转型发展。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加快推进城乡建设,增强城乡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

龙港建镇近三十年,城镇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不平凡的辉煌成就,诞生了中国第一座农民城,继而向产业城和现代化城市演变和迈进。由五个小渔村6000多人口发展到目前拥有172、05平方公里地域面积和40.6万人口规模,其中城区集聚23万多人口的大城镇。但是,以新型城市化要求来衡量,城乡公共服务功能和经济社会发展承载能力与城市规模、人口集聚形成十分突出的矛盾。一方面,由于规划和建设滞后,建成区人口密度过高,每平方公里达1.5万人,远远超过城镇单位面积可承载的人口规模,城市空间严重不足。同时,断头路普遍,交通基础设施不足,交通高峰期城区拥堵严重,存在旧村与新点混聚在一起。此外,绿地公园偏少,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严重不适应,城区公共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偏弱,是典型的小城市患上了大城市才有的城市病。另一方面,城乡发展不平衡,也是典型的半城市化问题。按人口集聚规模计算,龙港城镇化率仅为55.5%,农村地区还存在大量人口,城乡发展水平差异大,公共服务还不能全面延伸到农村地区。解决好现在的城市病和半城市化问题,必须加快推进城乡建设,不断优化城乡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和要素配置布局,增强城乡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

一是要拓空间。加快推进龙港新城吹填造地工程和项目建设,全面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启动世纪新城、城东新区建设,舒缓城区人口集聚度过高和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区转移,提高城镇化率。二是加快旧城整理提升,强化服务功能。大力推进旧居、旧村、旧厂房改造,启动江口、下埠等村的旧城改造工作,稳步推进旧城整理提升。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抓紧实施泰安地下人防综合工程。进一步加大城市道路建设与改造力度,加快打通断头路,争取城区12条断头路全部贯通,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布局,增强城市承载功能。三是统筹城乡建设。深化“三分三改”,开展股改地改“回头看”,启动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扩大城市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优化城乡公交网络,加快社区服务网点建设,深入推进交通、金融、通信、教育、卫生等服务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布局,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三产协调发展。

近三十年的快速发展,龙港积淀了雄厚的物质基础。2012年全镇生产总值达161.2亿元,人均生产总值6379美元,财政收入16.3亿元,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良好局面,先后获得“中国印刷城”、“中国礼品城”、“中国印刷材料交易中心”和“中国台挂历集散中心”四张“国”字号金名片。伴随着城区的不断扩大,原有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乡镇企业和传统服务业与城镇扩张相互交织发展,虽然也作了几轮产业功能布局规划,但是城镇扩张速度快于规划的修编,城区的“多合一”低小散生产经营格局始终没有改变,形成了乱哄哄的繁荣景象,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问题突出。同时龙港历来以工业立镇工业强镇为主导,忽视了服务业的培育和扶持,服务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短腿,以街为市、以户经营的低小散传统商业经营成为主导,现代服务发展滞后,二三次产业比重失衡,2012年达4.1:54.9:41,经济转型发展成为城镇转型发展的前提和重大任务。

一是坚持培育和扶持实体经济发展战略强化产业经济基础地位。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需求导向,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大科技创新和品牌培育力度,扶持培育更多的科技企业和高端品牌企业。二是按城市规划功能布局要求,加快产业功能区建设,提高产业集聚水平。按照传统产业进标准园区、新兴产业进创业园区的要求,深入推进小微企业提升园“一千两百”工程和民营科技园孵化器建设。按照规划功能要求,有序推进城东工业功能区企业“退二进三”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扩容增产。三是加快现代化服务业发展,提高比重和层次,促进三产协调发展。按照“发展提速、总量扩大、结构优化、布局完善、比重提高”的总体思路,围绕打造“区域性商业中心、现代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的目标,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鼓励和引导符合规划功能要求的企业,利用旧厂房发展研发设计文化创意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流通业。四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扶持培育一批竞争力和辐射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农业规模化效益化发展。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工商资本投入现代农业、观光农业项目。大力实施海洋捕捞业转型升级工程,努力促进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发展。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建立农村金融、流通和科技推广体系,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

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加快推进环境优化,促进三生融合发展。

龙港城区环境质量与城镇建设不协调,人的素质提升与城市化加快推进不协调,环境脏乱的现状遍布城乡。一方面,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水得不到有效治理,传统的再生纺织、印刷业和陶瓷、不锈钢日合成革等行业的三废,乱排放现象时有发生,城区截污纳管还没有全覆盖。另一方面,人的文明素质提升,不适应城市化发展要求。乱丢乱倒、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闯乱占等陋习大量存在,少数既得利益者以龙港农民城的农民自居,为自身小利益和不文明行为找借口,良好的生产生活秩序构建任重道远。必须坚持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和促进人的素质提高两手抓,软硬结合,齐抓共管,以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来推动全国文明镇创建工作。

一是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改变脏乱堵现状。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重点加强对城市主要街道、“四边“等沿线的洁化、绿化、亮化工作,同时,以“清洁家园、美丽龙港”为目标,以创成市级生态镇、创建全国文明镇为载体,大力推进卫生死角清除和乱丢乱倒、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闯乱占整治工作。抓好城区违章拆后建绿、见缝插绿、拆墙透绿工作,对城区闲置地进行全面绿化,暂时不可建设的改造成公共停车场所或公共活动场所。二是强化管理,落实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加强日常督考,落实重奖重罚机制。大力开展生态村、美丽乡村和“比学帮”等评比活动,让社区、村居在比一比、学一学、帮一帮中形成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三是以创建全国文明镇、省级生态镇为载体,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深化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强化文明创建宣传引导作用,全面推进“五万八进”、“文明大擂台”等活动,综合运用广播、网格、DM等传媒,广泛宣传,全面发动,营造深厚的文明创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氛围。

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构建和谐社会。

当前,龙港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社会体制建设日益完善,政府服务网络体系不断健全,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群众思想日益多元化,老百姓对公共服务需求越来越高,同时,经济转型期的社会矛盾日趋复杂化,给社会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另一方面,现有的社会管理模式明显滞后于城市化建设进程,基本处于因陈袭旧,缺乏活力,不适应发展新变化,城区交通秩序混乱、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治安防范不力、社会矛盾量大面广、社区建设缺位等,对现有社会管理模式提出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一些新兴的社会服务如物业管理、家政服务等又不规范,质量低下。社会管理的长远规划还处在“空白”之中。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尤为重要。

一是强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继续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五险”覆盖面,大力发展社会保险、福利、优抚、救助、慈善等事业。加强城乡住房保障建设,逐步扩大保障房范围。二是创新社会管理,构建有序龙港。推进新型社区改革,深化社区管理服务和自治功能,切实把社区打造成创新社区管理的平台、政府公共服务的载体、群众共建共享的家园。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培育发展各类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推进社区发展科学化,加快着手编制社区总体规划,推进专职化社工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增强社会自我服务能力。加快推进省小城市培育试点,积极争取省小城市培育政策。三是保障民安,强化平安和谐社会构建。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服务管理,全面实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大调解体系建设,深化“八网合一”网格化管理模式,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减少各类案件发生。认真做好人民群众来信来访工作,维护群众权益,引导群众合法表达利益诉求,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大局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

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提高执行力建设,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

建镇以来,虽然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有了新的增强,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面对新形势,对照新要求,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十分艰巨。一方面少数同志面对发展压力,得过且过,面对复杂的矛盾问题,绕道走、推诿扯皮,破难攻坚的真招、实招不多,缺乏敢作敢为、敢抓敢管、敢闯敢试的胆魄,责任意识不强。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和党长期执政条件下,一些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理想信念动摇,在部分行业和领域还发生一些腐败问题。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显然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一是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坚持把党的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思想、凝聚共识、指导实践。深化解放思想大讨论等活动载体作用,围绕小城市培育试点、改革创新、经济转型等重点,把领导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同时,加强党员干部对新知识、新业态的学习研究,不断提振“精气神”,提高“识才能”。二是要坚持人尽其才、任人唯贤,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要坚持鲜明的用人导向,做到干部资源配置向一线倾斜,干部使用真正做到赛场选才、挂牌招才、一线砺才。坚持在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要工作中考察和识别干部,大胆使用德才兼备、群众公认、业绩突出、作风过硬的六敢干部,对于不能担当、不能胜任岗位工作、群众反映差的人要待岗换岗处理,对于违反效能纪律、法纪条规的依法依规给予严肃处理。三是要牢固树立抓反腐倡廉就是抓发展环境、抓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观念,以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成效,服务、促进和保障龙港发展。全面深化效能督查,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朝气、开发开放的勇气、先行先试的锐气,坚决克服“等、靠、要”思想,坚决消除“庸、懒、散”现象,全面提升执行力。 

【编辑:李甫仓】

热点新闻

>>更多外媒看苍南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