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新闻网1月23日消息:今年我县要重点做好“蒲城拔五更”“高机与吴三春传说”“夹苎漆器”“妈祖信俗”“道教音乐”等项目申报国家级的工作,争取“单档布袋戏”列入预备申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今天,记者从县文化部门获悉,今年我县将采用抢救性保护、活态性保护、生态性保护、展示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等五种方式,全面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县文化部门按照浙江省非遗“八个一”保护措施,即一个保护方案、一个专家指导组、一个工作班子、一个传承基地、一个展示平台、一套完备档案、一册普及读物、一项配套保护政策的措施,对生存状况濒危的各级名录项目予以重点抢救保护,积极探索和推广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保护方法。同时积极开展师徒传承、群体传承等多种形式的传承活动,健全各级代表性传承人传习制度,鼓励带徒传艺,促进活态传承。县文广新局今年将举办各类传习班、传承培训班,不断培养新的传承人。
加强非遗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存续状态良好、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文化形态进行整体性保护,是非遗保护的重要手段之一。今年我县将进一步围绕“一带十园”建设做精做优、做大做强、做深做特做出成效。也就是要针对沿海抗倭遗址文化带和碗窑古村落文化园、抗倭古城文化园、畲族民俗文化园、矾矿遗址文化园、霞关妈祖文化园、鲸头杨府爷文化园、莒溪刘基文化园、护法寺塔桥文化园、五凤茶村文化园和分水关古遗址文化园,突出重点,着力建立蒲城抗倭古城、矾山矾矿遗址、碗窑古村落等三个非遗生态实验保护区,同时加快“中国道教文化之乡”的申报工作。
县文化部门介绍,今年我县还将通过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和各种媒体,及每年的“文化艺术节”“文化遗产日”等渠道,广泛开展非遗普及展示活动,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积极开展节日节会活动,培养建立一批非遗产业基地;积极组织优秀非遗项目和传承人、民间艺术表演队伍,参与国内外文化展示和重要文化交流活动,让我县优秀非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要重点保护传承好蒲城拔五更、莒溪刀轿、妈祖出巡、划太平龙、金乡清明庙会、畲族三月三等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充分展示地域民俗文化,进一步打造苍南特色文化品牌。
目前,我县已建立灵溪单档布袋戏、龙港夹苎漆器、金乡夏益锦戏曲盔头、宜山夹缬印染、宜山李道亮彩扎、桥墩点色剪纸、矾山矾塑等七大产业基地。今年我县将对蒲壮所城实施保护性利用,在蒲壮所城体系的内部和周边,系统组织地域民俗文化的陈列和表演。依托单档布袋戏、渔鼓等非遗展演团,大力挖掘创新、推出精品力作,繁荣文化市场。同时以夹缬、剪纸、矾塑等为重点,全力创作,扩大规模,努力将我县打造成为温州工艺美术产业的重要发展区域。(记者 方耀星 通讯员 陈庆泛)
【编辑:李甫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