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新闻网
温州: 温州|国内|国际|体育|文娱|财经
您所在的位置: 苍南新闻网 -> 国内国际 -> 温州 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0577-68881652

“牛山精神”:为“温州精神”加码

2012年12月24日 12:53:04来源:温州网-温州日报

牛山公园西入口公园正在加速建设中,大片原本脏乱差地带逐渐被公园绿地所替代。杨冰杰摄

 

温州网讯 瓯海牛山脚下公园入口处,绿树红花映衬着白墙黑瓦,面貌焕然一新。

而在一年前,牛山片区一派灰蒙蒙的景象,东南西北都是密密麻麻的民房和各类低小散企业,山边、河边、路边乱搭乱建的违章建筑随处可见。这里被看作瓯海区、乃至整个温州市最脏、最乱、最差的区域之一。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德荣曾经形象地说:“吹牛(吹台山、牛山)山下,塘河两岸,垃圾遍地,满目疮痍”。

时间仅仅过去三百天里:100天,完成1570户村民、146家企业的征迁协议工作;100天,完成74万平方米旧房拆除;100天,在废墟之上建成牛山公园一期工程……

牛山整治的三个“100天”,说起来容易,但是真正做起来,却不知夹杂了多少政策处理者、工程建设者们的汗水、苦水甚至泪水。探究三个“100天”的背后,是一种值得总结、提炼的“牛山精神”。

牛山整治之难——

拆迁面积达74万平方米

牛山片区,夹在瓯海区梧田和高翔两个工业区之间。这一片区,被视作低小散、脏乱差的重灾区。根据市委、市政府决定,该区块2012年度要建设牛山公园,并提出“年底前基本建成开园”的目标。

牛山公园的启动,创下了瓯海区的几个之最——

工程规模之大,前所未有。牛山工程规划占地2.33平方公里,包括牛山公园、道路网和保障房建设,以及度假酒店、商业街、沿河水街开发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总投资约80亿元。

工程实施之难,前所未有。牛山片区居住的农户和居民,有1570户5000多人,这还不包括在附近工业区上班的4万名新居民。再加上146家企业,牛山公园需要拆迁的房屋面积达74万平方米。

不仅仅体量大,牛山片区的社情、村情、房情,更是让拆迁这一“天下第一难事”变得愈加复杂。在新桥片,不少房子是村民这几年借了钱,新建或新装修的,不少人还要靠收租金还债,拆迁造成的“空当”,会断了他们的生计;在梧田片,部分违章、全违章的房屋,占到了拆迁总量的85%左右,违建拆除后,村民得不到一点拆迁安置补助……

各种利益诉求交织在一起,牛山整治工程的推进,可谓是难上加难。有时候,干部做村民思想工作,连门都进不了,与一户村民通电话,拨十次才可能有一次接听。当场谩骂、威胁恐吓、串联阻碍、聚众上访等事件都有发生。还有一些不骂不闹的村民,却以流眼泪的方式诉苦。

拆迁之难、拆迁之痛,一直是阻碍温州城市发展的瓶颈。也因此,每每列出宏大的规划蓝图,遭遇拆迁难时,总是几易其稿,成了被市民诟病的“小打小闹”。在瓯海,如何牵住这一头“牛”,瓯海全区下上蓄积了勇气和锐气。

牛山整治之快——

三个“100天”全力攻坚

今年3月30日,瓯海区发出了牛山片区房屋征收工作的号令,牛山工程建设全面启动。从区里、街道到牛山整治工程办公室,再到各个攻坚小组,一场与时间赛跑的“330攻坚战”,就此打响。

“从3月30日开始,我们就没有了双休日,而是没日没夜地加班。”这是新桥街道机关工会主席张帆面对记者时说的第一句话。她被抽调到牛山公园房屋征迁攻坚组,负责85户村民的征迁工作。“其中80%的村民都是新房子,上门动员,都是一片骂声。怎么办?只能千方百计想办法,硬着头皮再动员。”

不知道吃了多少次闭门羹,也不知道被摁掉了多少次电话,攻坚组成员才有了与拆迁户坐下来“聊聊天”的机会。

“进门做工作的时候,细节决定成败。”牛山梧田片整治办拆迁小组组长夏朝伟总结出了几招“实战法则”:一要趁着中饭、晚饭时间去,进门拉家常;二要政策、民情烂熟于胸,开口有理有情;三是尽可能地找村民的亲朋好友,好说话,更容易听得进。

在梧田街道,有66户村民房屋属全违章,拆除之后就没有了容身之地,街道就上报到区里,对符合条件的村民,套用街道农房改造集聚政策;在新桥街道,1个高翔村就有200多名70周岁以上的老人,街道就想方设法安排临时周转房;为了彻底解决拆迁户的后顾之忧,瓯海区承诺在5年之内完成安置房建设……

正是这一点一滴的努力,和老百姓在合理诉求得到满足后的理解和支持,换来了100天完成征迁工作的“奇迹”,拆房量是“十一五”期间瓯海全区拆迁总量的1.3倍。而借着拆迁工作的顺利推进,100天拆除74万平方米旧房、100天完成牛山公园一期工程等后续工作,也水到渠成。

从最初抵制拆迁,到如今徜徉公园绿地,新桥街道高翔村朱永银告诉记者:“真是一天一个样呀!”“以前牛山脚下是出了名的脏乱差,没想到这么快就变美了”,同村的何老伯说,当初领导干部到家里,自己要堵门,现在要开门迎接。

“牛山精神”之魂——

精神动力让温州“牛起”

牛山工程,成为了一个当年立项、当年征迁、当年开工、当年局部完工的综合项目。这一“牛山精神”催生的“牛山速度”,在瓯海区是前所未有的。

审视牛山的苦与乐,我们可以提炼出许多在牛山脚下闪光的品格——

首先是团结互助,我们看到,在牛山项目中,刚刚提拔和后备的年轻干部充当主力,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优秀干部做先锋,牛山脚下真正形成了多兵种、集团化、大决战的氛围。无论岗位,不管分工,只要是硬骨头,大家就一起啃。

其次是任劳任怨,记者采访的每一位攻坚组成员,几乎都会提及:不管吃多少苦、受多少骂,每攻下一户拆迁户,都会增加一点成就感,激励自己更加尽心尽责地去工作。

再者是将心比心,“老百姓的利益受到尊重,他们也会尊重我们的工作”……在攻坚组成员看来,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将心比心,再大的对立情绪,也可以化解。

在这3个“100天”里,我们还看到了一种老黄牛式的干事精神,这是换取“牛山速度”根本。

牛山整治之历,也换来了老百姓的一种声音:这样的硬骨头也啃得下来,以后搞项目建设、建安置房,还有什么事情办不下来的?

“如果把这些闪光点汇聚起来,我们会发现一些共性,这应当就是牛山之战中所体现的‘牛山精神’。”瓯海区一名主管牛山工程的领导告诉记者,每个人都从大局出发、捏指成拳,每个人都不计得失、任劳任怨,每个人都充分考虑老百姓的合理诉求,牛山脚下,因此树起了一面团结协作、破难攻坚、敢于担当、为民谋利的精神旗帜。“牛山精神”为“温州精神”增添了新的内涵。

瓯海区委书记厉秀珍评价道,牛山片区整治是瓯海区城市转型发展、改善环境面貌、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最典型的缩影和样板。自今年全市“互看互学”活动结束后,“牛山样本”引来了不少县(市、区)的党政考察代表团。他们由衷感慨,牛山海拔206米,这只是看得见的物理高度,牛山之战,让人切身体会到了“牛山精神”的高度。牛山蓝图变成现实,是对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最佳演绎。

而为“牛山精神”注入的为民谋利的公仆情怀、奋发有为的勇于担当、破难攻坚的争创意识、扎实深入的工作作风,给了大建设中的温州一个积极信号——秉持一种精神,温州的城市建设将大有可图。

记者杨世朋 见习记者柯哲人 报道组林晓忠

【编辑:李甫仓】

热点新闻

>>更多外媒看苍南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