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新闻网4月8日消息:去年,我县加强重点岗位效能监察,共开展专项活动25次,查处违反效能行为人员121人,其中调离工作岗位1人、免职1人、辞退3人、解聘7人、政纪处分2人。
督查到点,在末梢环节架构“传感器”。筛选100家代表性企业作为软环境监测点,聘请100位效能监测联络员深入企业,定期汇总反馈,督促整改。聘请20名退休老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村干部、企业代表为监督员深入岗位,定期开展听证会、座谈会、调查问卷、民主评议等,及时监测反馈重点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效能和服务质量。成立督导组深入项目工地、基层一线,围绕项目开工率、重大事项落实等进行督导,并纳入绩效考核。
责任到人,在枢纽环节破除“中梗阻”。筛选发改、经信等23个职能部门的执法、审批类科室、23个基层站所为“懒、散、慢、乱”重点监察岗位进行审核,并在报纸、电视、网站上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县作风办、县考绩办定期通过对这些重点岗位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并公布监察结果。制定《“中梗阻”治理活动服务对象情况登记表》,进行实名登记,随机抽查服务对象了解重点岗位事项办理、服务态度等情况,纳入绩效考核。
问责到底,在终端环节设立“处理器”。建立“一站式”效能投诉热线和网络投诉平台,对行政效能投诉进行“一站式”处理、“零时差”突击暗访,拍照固定证据,20分钟内做出处理决定,杜绝说情空间。建立连带责任追究制度,对重点岗位工作人员被追究效能责任的,该单位分管领导、主要领导负连带责任。被书面效能告诫4次以上的,分管领导调离岗位或免职,主要领导书面效能告诫或调离岗位。(效能办)
【编辑:李甫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