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新闻网
经济新闻: 书记专集|县长专集|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乡镇部门|文化教育|网友播报|外媒看苍南|公告栏|
您所在的位置: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经济新闻 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0577-68881652
浙商回归农业成“新宠” 资本“下乡”科技进农家

苍南设施农业迎来“破茧成蝶”的春天

2012年11月04日 22:05:38来源:苍南新闻网
 
 
 
 
 

记者 李静静

靠天吃饭、技术落后、效益低下、广种薄收--这是苍南农业曾经给人留下的印象。然而如今的苍南土地已今非昔比,农业伴随着科技正悄悄改变着农村的面貌。随着我县对设施农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民们对发展设施农业的热情随之高涨,从城郊到偏远村居,一座座钢架大棚、日光温室“破土而出”、成方连片,育苗、嫁接、移栽,农民们成为了技术熟练的“土专家”,尝到设施农业带来的“甜头”。而大棚番茄作为我县设施蔬菜“主角”,面积现已达到2.5万亩,约占设施农业总面积的75%,正走在温州市的前列,土地流转、浙商回归、工商资本投入更是为设施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苍南设施农业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春天”,一场由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华美“蜕变”正在进行……

工商资本 进军农业

苍南的大棚蔬菜种植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最初发展较为缓慢,直至1995年,全县仅有大棚蔬菜200亩,年产量不足400吨。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深入,苍南发展设施蔬菜的自然优势逐渐显现,大棚蔬菜得到快速发展,至2005年,全县大棚蔬菜面积已经达到5200亩,年产量约1.1万吨,产值约0.2亿元。之后在中央、省、市级农业项目的带动和效益的驱动下,农户生产积极性持续高涨,同时吸引大量工商资本投资,催生设施蔬菜新一轮建设高潮,设施蔬菜近5年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7.5%,并呈现出增长趋势,截至目前,全县大棚蔬菜面积达3.2万亩,实现年产量约18万吨,产值约5.4亿元,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是2005年的6.15倍、16.4倍和27倍,我县成为了全省四个设施蔬菜优势产区之一。

那么,什么是设施农业?设施农业是指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以及产品的储藏保鲜等提供适当的环境条件,以获得速生、高产、优质的农产品。设施农业打破了传统农业地域和时季的“自然限制”,具有高投资、高产出、高效益、无污染、可持续农业等特征。而就苍南设施农业发展的现状而言,县农业局局长苏静平认为设施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农业难以解决的自然限制因素,加强了资源的集约高效利用,也大幅度提高了农业系统的生产力,使单位面积产出成倍乃至更多地增长。近日,记者深入走访了灵溪、龙港、桥墩等乡镇,实地了解当前我县设施蔬菜的种植情况,并与农户们进行了交谈。

“过去农民都是靠天吃饭,但现在我们有了技术上的辅助后,天气因素对植物种植的影响减小,效益也比传统种植提高了好几倍。”杨国瑜过去在广西一带主要做矿产和房地产投资,但一直都想回到家乡苍南做观光农业,今年他终于如愿以偿,他与合伙人李士严在灵溪镇南水头社区田乾村承包了40亩地,进行了大棚草莓种植,尽管目前种植面积不是很大,但他们在技术上却花了很多心血。记者走进大棚,看到棚内四周会不时喷洒出水雾,他们介绍说,这是我县大棚种植中目前被比较普遍采用的微喷技术,不仅可以起到降温及叶面施肥的作用,而且还能达到病虫害防治的效果,就人工成本而言也比传统方式要低很多。而接下来“补光系统”也将被“迎接”进驻大棚,像去年年底和今年正月,苍南以阴雨天气居多,对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利,“补光系统”恰能起到补充光源的作用,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此外,他们还计划在大棚内安装上28个抽风机,在阴雨天起到抽湿作用,而高温天气则能帮助降温,提高棚内的空气流动性,帮助草莓授粉。他们表示,由于科技投入较大,到目前为止他们已投入了300万元,其中每亩成本达到了15万元左右。虽然种植成本较高,但杨国瑜信心十足,他认为设施农业的投入大,但回报也大,并且观光农业符合当前市场的消费需求,草莓在棚中等着顾客来采摘,比拿到市场上去卖,“身价”要高出许多。另外科技种植的产量比传统种植也要高出2.5∽3倍,因此如果栽培顺利,预测两年内就能收回成本。

而像杨国瑜和李士严这样将工商资本投资效益农业的,在苍南并非个例。工商资本向农业大规模“进军”,似乎成为了苍南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反哺农业,一方面延长了工商企业的产业链,提高了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产出效益。资本“下乡”进入农业,不单带来资本、规模和先进技术,同时,还有新的经营理念及方式。在我县不少的大棚种植基地、果蔬种植园内,休闲农业的内涵也得到了实际的延伸,游客们可以自由的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之乐,真正享受乡土的情趣。如台商投资的日月潭农庄建设项目,该项目一期投入约1000万元,其中包含了草莓、花卉、有机鸭稻米、绿色有机农场、茶道庭院、耕读体验营等等,农庄的建设主要以养生、健康为主题,与休闲农业相结合,让消费者享受到“田园乡村”的风光。

土地流转 农企双赢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工商资本的投入不仅改变了土地的面貌,而且也带动了我县土地流转的蓬勃发展。部分农业企业和非农企业涉足流转领域,试图开拓新的发展路子。而为了不损害农民的利益,顺利租入农民土地,许多流转户一样,秉着“让利于民”的原则,以公司的名义与农户签订了土地租赁的合同,确定土地每年每亩地的租金,每年付一次,而各项粮食补贴由农户享受。不仅如此,他们还雇佣当地的村民到农地帮忙,这样一来,村民除了可以拿到土地租金外,每个月还能定期得到一笔工资,农民转身成为了产业工人,土地资源也得到充分利用,真正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在和一些村民聊天时,他们表示,现在农村的土地很多都荒废着十分可惜。而通过土地流转后,企业会按粮食的市场价折合成现金作为租金,当地有经验的农民还可以作为“农业工人”为企业提供帮助,收取固定酬劳。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企业的条件合理,村民基本不会反对将土地外租。 据统计,2012年全县土地流转总面积达12.8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30.23%;土地流入规模经营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或专业大户(10亩以上)的个数2573个,规模经营面积达10.82万亩。

政策扶持 前景广阔

设施农业让农业生产由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向高投入、高产出集约化经营生产方式转变,成为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可持续增收的重要途径。为了支持设施农业发展,县政府也出台了相关的设施农业的扶持政策,以农业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点带面,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投入设施蔬菜产业发展中来。县财政整合农业发展资金500万元,对新建连片钢管大棚、钢竹混合大棚、彩钢棚等给予不同标准的补助,并探索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以农村信用合作银行为依托,以土地入股,社团、企业、个人参股,银行贷款等方式,加大对设施蔬菜的资金投入,为发展设施蔬菜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我县还依托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平台,不断加大“浙商引回、台商引进”招商引资力度,并由台湾农民直接来苍投资农业或以合作的形式引进台湾优良农产品品种,如花椰菜、甜玉米、樱桃番茄等。在龙港、钱库、金乡、马站等地,目前已建设的设施蔬菜精品区共5600多亩,并辐射周边12000亩。而随着我县在政策、技术、资金上对设施农业予以大力引导和扶持,以及多个“浙商回归”项目落地,全县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兴未艾。

【编辑:李甫仓】

热点新闻

>>更多外媒看苍南

f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