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人物  -> 正文人物

老憨拾“破烂”——朱良越一人办起民俗馆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9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朱良越在展厅收拾木盆 陈岳正/摄
 
百工床
 
学生参观
 
铜器
 
大水缸
 
古木盘
 
陶瓷品

邱新福 文/摄

“如果不再抢救,让这些破烂随便丢弃,多么可惜,时间久了,子孙后代就不会知道中国悠久文化历史。”朱良越这样担忧着,他于30年前就开始拾“破烂”,30年来不停地四处收集被遗弃的民俗珍品,平时省吃俭用,却为这些“破烂”自费了几十万元,默默创办起一座民俗博物馆。

今年65岁的朱良越是矾山镇退休职工,平常喜好收藏古董,他30年花去30多万元已收藏古董2000余件。老朱常对人说,这些古董现在若不收藏,子孙后代就无从知道它们的演变和发展历史。

朱良越民俗馆设在矾山镇福德湾村旗杆内朱氏民居,大门贴上对联“件件摆列笑老憨拾破烂,行行麻林须知泥沙埋明珠”。这是一座清代贡生朱大彬所建的四合院式的民居,距今己有300多年历史。大门口立有两对青石竖有旗杆,故民居又被人称为旗杆内。朱良越的民俗馆办在自己的故居里,面积320平方米,共7间,主展厅100平方米,陈列品分门别类井井有条。分为木制品、棉制品、铜制品、竹制品、陶瓷品五大类,分别陈列在七间房屋里,让人看了目不暇接,大饱眼福。

朱良越的收藏史,说来话长。最初,老朱看到中意的古董,总是千方百计要得手。一次到山区,他发现一只玻璃灭蝇罩,古色古香。他看了又看,爱不释手,欲出价收购,持罩者见老朱真喜欢,就慷慨地将它送给了老朱。事后,老朱逢人就说自己收藏了一个奇特而少见的灭蝇器,让人欣赏。又一次,他到杨子山村作客,而他的心思却在百年老宅寻找文物。他发现墙角一个瓷制大水缸,直径1.2米、高1米、边厚8厘米,可装十几担水,不由得驻足细看。主人知情后即热情送之,老朱欢天喜地请来三五壮汉,将水缸抬上车运走。令他最为激动的是,有一次一位朋友从厦门邮来刻有“中国实业”4个字的古代搪瓷八角碗,让老朱晚上睡觉都会笑醒,时过5年,至今还念念不忘这件乐事。还有一次,老朱到山区寻找文物,进一家老宅,发现有一个瓷盐罐,制作奇特,罐内分两层,上层装盐,隔板有多孔;下层装盐水,罐外有耳和口。他想买,主人同样爽快送之。在宜兴务工时,他见到一款小巧玲珑的紫砂壶,用300元买到手。时隔3个月,遇到原先的卖主。对方说,自己不识货,人家告诉他,这款紫砂壶出自某工艺大师之手,后悔莫及要用7000元赎回,却被老朱婉言谢绝了。

前年他花3万元从浙闽交界山区收购古代富家10张雕花百工床,其中三天官闺女床特别引人注目,制工精细,17扇透顶,共刻百幅图像,每幅图案都有寓意,表达龙凤吉祥,家庭和谐,夫妻恩爱,体现中国民间艺术精髓,床体采用箔金、嵌螺细等工艺技法。虽历时200年,床架完整,漆色光泽闪亮,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其图片被新闻媒体刊登。

朱良越曾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参加茶场劳动,50年来他的劳动工具收藏得特别齐全。

朱良越的心思都用在收藏品上,不论是酷暑炎热还是天寒地冻,一年四季收集藏品从未停手。他的爱人是个“贤内助”,每次朱良越运回民俗品都帮助洗净收藏,他家二楼成为陈列室。由于藏品越收越多,他才把收藏品转移到旗杆内古民居。为保护收藏品,他特地购买两只狗看守,特地购一辆小车,四处奔跑,搜寻、运载收藏品。

一次矾山高级中学800名学生参观民俗馆后,许多同学深感这次参观受益匪浅,感谢朱伯伯提供了学习机会。

最近,苍南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多位工作人员来矾山镇参观这座朱良越民俗馆,对展出的每件民俗品颇感兴趣,看后大加称赞,鼓励他继续办好民俗收藏馆。

灵溪一位爱好收藏的李先生多次来参观不仅送来像章参展 ,而且送来收藏书籍,使他进一步了解如何收藏的方法。

民俗馆现已成为福德湾村一道景点,吸引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据不完全统计,免费开放一年来已有上万人次参观了民俗馆。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