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繁育+野外回归 “笔筒树项目”通过验收
苍南新闻网2025年11月17日消息:近日,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实施的“笔筒树种质资源保护、繁育及野外回归(2021-2025)”项目顺利通过专家验收。该项目的实施对加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维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笔筒树(Sphaeropteris lepifera)为桫椤科白桫椤属的树蕨类植物,被誉为“活化石”,兼具极高观赏价值与科研意义。受地史变迁影响曾大规模灭绝,目前仅残存于我国南部、菲律宾、日本等地,其中苍南是其在我国的分布最北缘。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IUCN评估等级为近危(NT)。
自“十三五”以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观赏植物研究团队,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总站支持下,以林长制为重要抓手,持续推进浙江省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保护工程,扎实开展笔筒树种质资源保护、繁育及野外回归项目工作。“十四五”期间,双方团队聚焦原生境保护、濒危机制解析、人工繁育及野外回归四大核心方向,依托县乡村三级林长体系的网格化管护优势,进一步强化了苍南县大渔镇原生境的保护与动态监测,明确并解析了笔筒树的遗传多样性、耐低温性、抗旱性、光适应性等关键特性,研发了笔筒树环境因子协同调控孢子促萌技术,开展了笔筒树容器苗栽培技术研究。
“十四五”期间,项目累计繁育笔筒树种苗2551株,新增野外回归种植433株,通过林长牵头、部门协同、护林员常态化巡护的联动机制,有效扩大了种群规模,缓解了物种濒危状态,保育成效显著。(洪东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