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读书  -> 正文读书

阅读手记 粮仓里的谷粒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30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吴合众

  看到一段话,特别好。

  “我们是群演,是龙套,是粮仓里的谷粒。哲学家诡辩说,没有两颗谷粒是相同的,但你试着把这个道理对着风力磨面机讲一讲啊!它只会自顾自地磨啊磨,而所有的谷粒最终都会变成面包。”

  本月继续挣扎于磨面机中,读书五种。

  叶公超传,傅国涌著,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傅国涌师月初遽逝,至今亦觉恍惚。浮生一梦的幻灭之感,对生者实在强烈。读了傅老师许多书,亦聆听许多教诲,最好的怀念之一种,想着还是把尚未读过的傅师著作尽量找来通读一过吧。这册《叶公超传》,亦是二十多年前的著作了。二十年,叶公超也从“遗忘得太久”中,从发黄的期刊中,渐渐为大陆的学人所知晓,其功自然不尽在傅老师,但作为大陆最早的叶公超传记,其间助力处自明。叶公超不记日记,不收集照片。在从教授到“外长”的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创造历史,而不记录历史,让有心了解他的人,还是费尽心力的。这一册传记从旁人的日记、书信、评论、回忆中,攫取时间的片段,缀接成片,慢慢成就叶公超的一生。虽简略,却也涵盖一生,品评人物,将之纳于时代之中不做凿空之言。二十多年前,遣词用句自然不似晚近汪洋磅礴,但史料取舍的功夫还是一以贯之,读之,一个丰富的个体就跃然而出。而那写的人,亦依旧如在眼前。

  弃夫潜逃:战时北平底层妇女的生活与犯罪:1937—1949,(美)马钊著,孔祥文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5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战时北平底层民众,特别是其中的底层妇女的生活,偶尔会见诸报端史料,但涉及衣食住行、交往就业,乃至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并不能让人有细致的印象。本书以离家出走的妇女为研究中心,调阅民国时期北京地方法院刑事审判档案,特别关注“妨碍婚姻家庭”类的庭审材料,对这些年间经历日伪政权、国民政府和中央人民政府三个政权时期的底层妇女的“生存手段”进行审视,对米歇尔·德·塞托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所定义的“对话、阅读、搬迁、购物、烹饪等日常活动”构成的“生存手段”,甚至背后的逻辑,维持逻辑的内在秩序,都有比较好的研究。在这些研究的背后,读者读来,是无数底层妇女挣扎、绝望、策划逃脱的现实,这是宏大的国家叙事所不曾关注的一面,让人对“循规蹈矩的女人很少创造历史”这句名言有另一层更为感性的认识。

  王映霞自传:一个知识女性的独立史,王映霞著,长沙:岳麓书社,2024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当年富春江上神仙眷侣,后来以《毁家诗纪》的闹哄哄而退场。如果只读郁达夫的诗文,二人聚散离分,其中许多不合理处实在是讲不通。王映霞这本自传,虽然也不免以自己的立场来叙述历史,如写自己在温州任教,早晚看大海云云,读到这段,心里想肯定是与事实不符的,温州市区,哪里能看到大海。后写到去新加坡,说自己第一次看到大海。反证十七八岁时候在温州是不曾见过大海的。但与郁达夫生活的很多细节处,特别是最后形同陌路,关节处却是能够说得通的。郁达夫个性的矛盾,其在情感上的不负责任,“自我暴露,在达夫仿佛是成了一种病态了”(郭沫若语),用来解释当年的谣诼漫天,也就信然了。此外与鲁迅夫妇、丁玲、白薇、王莹等的交往,书中记叙颇细,以一新妇视角,看到在家国之外的这些鲜活个体,也是这本自传的一个特点。往事已矣,在一篇文章中,王映霞写到:“和郁达夫做了十二年夫妻,最后虽至于分手,这正如别人在文章中所提到的,说郁达夫还是在爱着我的,我也并没有把他忘记。四十多年来,他的形象、他喜怒哀乐变幻的神情,我依然是存人心底深处。”也是千帆过后的淡然吧。

  中国学术流变,冯天瑜彭池邓建华编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这册煌煌巨著,一开始以为是学术论著,翻开才知道是辑录历代的学术流变之文章的集子。编著者云:“对学术史的把握,往往是通过对历代学术经典的重读得以实现的。”又尝见近几十年来,各类学术古籍整理出版甚多,哲学史、史学史、教育史、宗教史、经济史、政治史资料书也纷纷涌现,,但尚未得见一部历代学人论述学术流变的结集。于是有心编辑此册,1991年初版本出来后,又增补重版,从40万字增至70万字。以总论、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分八部分,以原典缀连学术流变史,适合有心人通读一过。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