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游记  -> 正文游记

东海之眼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9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陈秀丽

  沧海茫茫,风急浪高,我跨越山海,慕名而来,只为一睹它那绝世风采——

  在东经122°,北纬30°,东海之东北隅,中国东部沿海航线与长江航线的交汇处,有一双灵动犀利的“千里眼”,有一盏奇幻不灭的灯,它穿透百年风尘,闪亮于苍茫云海间,又隐匿于沧桑岁月里。它就是花鸟灯塔,因其位置重要,规模宏大,技术先进,历史悠久,也被誉为“远东第一灯塔”,是上海、宁波舟山等港口国际航线的重要导航航标。??

  从杭州客运中心出发,大巴车程三个多小时,抵达上海洋山港的沈家湾码头后转航船到舟山嵊泗岛,再经嵊泗岛码头转航到嵊泗列岛东北部的花鸟岛。前后历时七八个小时,可谓行途周折,一路颠簸。似乎这样的行途,才配得上“远东第一灯塔”这样的豪誉——风景在险途,得来费工夫!

  花鸟岛面积很小,不到4平方公里,海岸线仅17公里左右,只容得下两个小村庄,花鸟灯塔便座落于小岛西北部的灯塔村。岛如其名,岛上处处繁花似锦,草木葳蕤,蜻蜓飞舞,鸟儿欢鸣,恍若世外桃源。在这样一个远离大陆架,濒临公海的美丽小岛上,花鸟灯塔已在此静默守护、孤独守望一百多年……

  从码头坐上通往灯塔的公交车,下了车沿着一条繁花镶边的海岸小道没走几步便可见这座历史名塔巍然屹立于苍茫山海间。塔高16.5米,共四层,圆柱形,圆弧顶。塔身为混凝土砖石构造,上黑下白,塔的上部为黑色铁板,塔的顶部以玻璃为墙,是重要的透镜导航设备区。整体坚实牢固,从塔座到塔顶黑白相间,甚为清爽醒目。塔身还开有几扇小方窗和一扇黑白条纹镶边的拱形门,再配以形似帽子的铜铸圆弧顶,欧风洋味十足。“体形”壮实挺拔伟岸,像头戴礼帽庄重尊贵的西方绅士,又像健壮稳重的戍卫哨兵。

  它生于清朝,长于东海,效力于全世界,始建于1870年,距今150多年历史。由英国工程师设计建造,采用19世纪末最先进的牛眼透镜技术,配备光波、电波、声波三重导航系统。顶部四面巨大的牛眼透镜光源系统,由8圈三菱形水晶玻璃拼装而成,直径达1.84米。聚光灯将2千瓦的卤素灯光汇聚成一道光柱,每分钟旋转一圈,可照亮方圆约45海里的海面。雾天则通过气雾喇叭提供声波导航。在当时属于世界领先科技水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灯塔透镜。在夏季的夜间,射出的光源可与星空和荧光海交织成奇幻景观,被称为“夜海奇光”。它极具魔性的“眼波”,强力透射,向汪洋,向苍穹,向宇宙,向着不可知的远方,以光为线,为航船牵引方向,为生命保驾护航,为人类指引未来!

  此刻,我站在它伟岸的身体旁,油然而生敬意!在它飞速打转的“眼珠子”下,我迅速被卷入时间洪流的漩涡中……一瞬间,翻腾的情绪又一次与不堪的历史对峙——

  这个由清政府海关筹建的灯塔,当时的掌控权不属于清政府,而是被英国人所控。为殖民统治需要,当时的殖民统治者要求清政府建造沿海灯塔,以保障他们的航运安全。这是当时首批建造的灯塔之一,也是当时殖民统治的有力见证。抗日战争期间,又被日军攻占并试图篡改导航信号,肆意破坏,以达到侵略目的。??1945年,国民政府派轰炸机对灯塔进行攻击,致灯塔主体稍有损伤,塔的顶端还留有枪眼。曾经弥漫的硝烟,给了它极大的创伤和耻辱。直到抗日胜利,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有专人护卫,得以结束它那段动荡不安、命运多舛的不堪历史。

  如今,它是中国十大著名海上灯塔之一,也被人们寄意为爱情塔:“百年灯塔,百年好合”,彼此守护,真爱永恒。它的牛眼透镜因工艺及材料等问题,现已无法复制,成为“绝版”。?它既是导航航标,也是历史文物(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更是战略性军事要地。它小小的身躯,历经百年沧桑,抵挡枪林弹雨,既承载着历史的耻辱,也肩负着未来的重任。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导航技术不断有新突破,比如用卫星遥测及AIS等新型助航系统,一直在为世界的航运安全保驾护航。

  来时路,依然海风拂面,返程时,心情却大不同。借这双犀利魔幻的东海之眼,我窥见历史的伤口,也触摸到中华民族不屈的魂!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日之际,为不屈的魂敬上一支香,以祭奠,以缅怀,也祈愿:苍生无恙,山河无恙,世界和平!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