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念购“车”
颜怡选
我一直想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小轿车。但也仅仅是想。驾照考出来十几年,摸过方向盘的次数还是个位数。从前几年的儿子到这几年的女儿,两人无一例外,都问我同一个问题:“爸爸,别的同学爸爸妈妈都有小车,为什么我们家只有电动自行车?”
几年前,贷款买了房。20%的首付,剩下80%的贷款及其接近本金的利息,让我家今后的生活戴上了几十年的枷锁,举步维艰。近年不断下行的房价,使得这几年全家人紧衣缩食偿还的贷款,如同破碎的泡沫,瞬间消失于无形。房贷、子女教育支出,仿若两双无形的手,扼住了生活的喉咙。买车,变得遥不可及,也不切实际。
我于2012年考取了驾照。当年4月份报名,10月份拿证,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春种秋收”。教练姓王,四十几岁,皮肤黝黑,应是长期户外教学的缘故。“怡选,明天早上来驾校练车。”王教练来电告知。2012年微信尚未全面普及,教练叫学员练车大多是电话通知。驾校位于当时尚未开发的郊外,途中需经过一段碎石路。翌日,当我置身于一辆辆白色教练车穿梭其中的驾校时,心想一代车神将由此诞生,心中涌起的阵阵悸动,盖过了来时的颠簸。
待我摩拳擦掌,欲上车一显身手之际,王教练拉住我,指向不远处,说:“怡选,今天你在那里先练一下打方向盘。”我满脸疑惑,循着教练指的方向望去,只见几个汽车方向盘模型摆放在场地上,上面已有几个学员在练习。“来,看这里,左边打三圈半,回正;右边打三圈半,再回正。”王教练向我传授口诀,如此如此,这般这般。我依样照做之,然“身在曹营心在汉”,眼睛却不时望向坐在车上练车的学员们,并对其心驰神往。
第一天学车,在“左边画个龙,右边画一道彩虹”中结束了。教练叮嘱我回来后需勤加练习,以巩固今日之所学。在拿什么道具练习上,令我颇费周折。“只要是圆的,能转动的就行。”我按照临别时教练的指示,物色心仪的物品。最先找到的是妻子用来洗菜的不锈钢脸盆,大小适中,转动还算自如,唯一的缺点是每每练到意犹未尽时,耳边便传来远在厨房的妻子的声音:“快把脸盆还给我,我要洗菜了。”虽妻子此举大大影响了一代车神的诞生进程,但“民以食为天”,也只能无奈归还。
正当悻悻之际,忽见我平时帮顾客剪头发坐的“师傅椅”,正合我意。该椅座垫为圆型,并具备升降及旋转功能,是练习的不二之选,真乃“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如此练习了数日,方向盘已打得有如风驰电掣般,待第二次学车时,教练称赞不已。
“这是离合器,这是油门、刹车……”王教练逐一介绍车辆零部件及功能,“尤其是刹车和油门要分清,不然会出大事的。”
教练话音刚落,只听咣当一声巨响,循声望去,只见一辆教练车半个车头已嵌入了驾校办公室。尘土飞扬中,从内疾速飞窜出一人。“皇天,是谁开的车,吓死我了!”定睛一看,出来之人原是驾校校长,方才其正在办公室喝茶,扰了他的雅兴。据王教练推测,应是那位学员误将油门当刹车,当场给我们初学者做了回生动的反面教材示范。
据传,王教练车技了得,曾在驾校上演极限漂移,然真实性待考。但其身怀的另一项绝技——铁砂掌,我是深有领教。每有学员们忘记了动作要领,其此项绝技辅以“今天眼睛没有带过来吗”一同施展。伴随着啪的一声脆响,一道鲜红的掌印便在受害者大腿上慢慢显现,令吾等叫苦不迭。其此举导致我家该年度跌打损伤药的购买量,遥遥领先于其他年份。苦也。
科目二的项目还未练熟,王教练就拉着我们到既窄且绕的“山路十八弯”上检验练习成果,美其名曰锻炼学员的车技及胆量。“大胆点,油门用力踩,超过前面那辆车。”在王教练的不断撺掇下,学员们如坐针毡,轮番上演速度与激情。待下一位学员将前面之人轮换下来,其双腿早已如筛子般抖动,直接瘫倒在后座上。如此新奇的教学模式,学员们的技术突飞猛进,使得其后的科目二及科目三考试大多一次性通过。
在灵魂拉着肉体跑了几个月后,我如愿拿到驾照。苦于没车开,奈何技痒难耐,于是乎,我便打起了表哥的主意。“表哥,你的七座车能借我开一下吗?”我拨通电话,直奔主题。“你驾照刚考来就要开车,胆子也太大了,等你技术成熟了,再借给你开吧。”表哥直言不讳。虽遇冷水浇头,也未曾熄灭我开车的热情,遂转向朋友借车。朋友得知我是新手,开始含糊其词,“嗯啊”良久。临了,其像是下了某种重大的决心,说道:“我车子的离合器比较短,容易熄火,你开的时候小心一点。”
妻子得知我要借车,直摇头:“你一个新手司机,不要天天向亲戚朋友借车,不要让他们为难。”一语惊醒梦中人。赶忙谢过了朋友的好意。自此,便不再向任何人提及借车之事。
借车难,遂而萌生了买车的念头。这种念头在每逢下雨天接送小孩,听到孩子被蒙在电动自行车雨衣里,因闷热难耐而抱怨的一句“爸爸,我们什么时候买小车呢”时,变得愈发强烈。制定购车攻略,上网看车型、比对各个汽车品牌、去4S店实地看车等,事无巨细。然而,购车计划在我签了购房合同沦为房奴后被迫搁浅。曾数度迫切想要开车的激情,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淡化了。
这几年,身边的亲友也陆续买了车,时常听到他们抱怨停车难、加油贵等窘况。每每此时,我暗自庆幸没有买车。也许,这些烦恼于我这个没车族而言,仅是聊以慰藉的借口罢了。抑或,副驾驶座和后座更适合我。
我时常在想,开四轮汽车的人,和我这个开二轮电动自行车的人,所能到达地方是一样的吗?或许,他们只是比我早些到达,抑或,他们所远远抛我于身后的山腰,是我这一生也无法企及的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