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公”教我作贡献
蔡渭洲
我于1936年夏至1940年夏,在温州中学初中(毕业)和高中(肄业)共读了四年书。我是平阳县人,能有幸进入浙南最高学府读书,除了我的报考成绩优秀外,也是和我当时的邻居刘绍宽先生的多年教育和鼓励分不开的。
回忆我在三十年代初读小学时,刘先生已年过花甲。他是前清拔贡,曾东渡日本考察教育,并两度担任温中校长共达七年之久。他从温中辞职回乡后,从事诗文著述并参加编撰民国《平阳县志》。他是地方上学贯中西、道德文章极孚众望的著名士绅,在我们小孩子眼中,他更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学者、老爷爷。我和我哥哥蔡渭溪(解放前后曾多年在温中担任生物学老师)及地方上亲朋、邻居都尊称为“先生公”,称刘老的公子刘云五(曾在温中任校医)为“云五先生”。
我家和刘老一家同宅而居(我们住的房子人称“刘宅”)共十多年,他给我印象最深至今难忘的有两件事:一是每年夏季,他必亲自督率家人(包括孙子昌镠、昌汉,孙女宜鸿、宜荪,都是在温中读书的),选择晴天,翻晒藏书。刘老的藏书多为珍贵的线装书,藏书量大,差不多摆满了整个庭院空地,要晾晒多日才能分批晒完。二是在我读初中时,刘老有一农村亲戚来平阳跟他学习四书五经,我曾有两个暑假作为附读,得到刘老亲授《论语》、《孟子》。刘老学识渊博,慈蔼可亲,循循善诱,他的教诲是我后来长期喜欢攻读文史书籍和从事这方面工作的重要契机。现在我也已年近古稀,追念先哲,自愧后学无成,不胜感慨!
我在温中读书虽四年,但所受教育和获得的知识是我终生难忘的。温中校舍宽敞,教学、实验设备比较齐全,学生一般均住校学习,各班除教室外,还另有自修室。在老师的严格、辛勤教育下,我的文理各门学科学习成绩都较好,有两个学期得到奖学金,得到英语演讲比赛奖品。我课余喜欢打网球、乓乒球,是校网球队队员。
温中不仅历史悠久,校风优良,而且有光荣革命传统。我在温中读书的几年,民族面临危亡,战火纷飞,母校师生中不少仁人志士毅然离校投身爱国救亡和民主革命神圣事业,对我们在校读书的同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也和同学们参加过禁用日货,募款抗日,到汉奸殷汝耕在温州的老家门前示威游行,编辑抗日救亡的壁报等活动。广大人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但因当时国民党政府反动腐败,不能组织有效的抵抗,温州遭敌机轰炸和少数敌军偷袭,伪党政机关即惊慌失措,纷纷撤逃,美好乡土,三次沦陷。我们的母校亦遭轰炸,损失惨重,不得不多次搬迁至青田、泰顺等地。祖国广土众民,山河壮丽,但国家贫弱,民生凋敝,教育是难以发展,青少年也是无法安心读书的啊!
我的母校温州中学是浙江有影响的重点学校,她在许多方面都是近代历史的见证,母校师友是一些重大事件的直接参与者。母校培养的数万校友遍布省内外、国内外许多重要岗位,为我国科学民主、人民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或正作出重要贡献。愿我们已离校的校友和仍在校的老师同学,加强联系,互助互勉,弘扬爱国爱乡、严教勤学的优良校风,进一步办好温州中学,告慰于乡贤先哲刘厚庄先生,为祖国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