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随机一公开”提升环境监管效能 为经济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苍南新闻网2025年9月1日消息:“金队长,本月双随机任务发布了吗?我跟你一组可以吗?”“这我可做不了主,系统随机抽查系统说了算,我说了不算啊。”部队转业的执法新兵小陈,担心环保业务不够熟练,想跟在执法老兵金队长身边检查,无奈这要求过不了系统无情关。这是发生在市生态环境局苍南分局本月环保双随机检查的一幕。
所谓“双随机”,即检查对象和执法人员的双重随机性。在行动开始前,环保部门通过电子系统随机抽取了被检查企业名单,同时,执法人员也通过随机方式从执法队伍中选出,确保了执法过程的公正无私。
执法扫码入企、检查计划上网、正面清单无事不扰,环保执法正从“找茬式检查”向“预警式服务”悄然转身。这一变化源于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正在推进的一场执法革新。2025年7月,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严格规范生态环境行政检查大力提升执法质效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建立“非现场监管优先、现场检查精准”的执法模式。
环保执法正经历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的深刻转折,“精准识别+精准协同”模式让环保执法实现了从“拉网式”到“点穴式”转变,彻底改变了传统执法方式。生态环境部门依据企业排污状况、信用等级等要素,将监管对象科学分类,一般排污单位、重点排污单位和特殊监管对象,实施差异化管理,对合规企业“无事不扰”,对风险企业“重点盯防”。
数字赋能让环保监管实现了从“人海战术”到“数字留痕”的转变。无感式、非接触式执法等非现场检查比例大幅提升。在线监测、无人机巡查、大数据分析成为执法新利器,数字化监督倒逼执法规范,让每一次检查都有迹可循。
综合查一次,让环保检查实现了从“多头重复”到“综合查一次、一次查多项”的转变。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协作机制,针对多部门监管的企业或行业,共同制定抽查计划并统一实施检查。
严格规范检查程序,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机制,并统一制定清晰明确的检查标准与细则,确保每一次检查都于法有据、程序严谨、尺度统一,有效减少了人为干扰,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能。(洪钦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