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科教文体  -> 正文科教文体

七战七胜!“南哥”苍南队是怎样炼成的?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8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浙ba温州预选赛颁奖现场

国手吴前和灵溪一中校篮球队球员

2024苍南首届“村ba”赛事

  温州日报记者 林思思 本报记者 林明明

  终场哨响,温州体育中心体育馆化作沸腾的海洋,“浙江以南,苍南最强!”的呐喊如潮水般席卷全场。

  7月26日晚,浙BA温州预选赛的巅峰对决在此上演,苍南队以88:65的比分战胜瑞安队,以七战全胜的强势战绩,将预选赛冠军奖杯稳稳收入囊中。

  这支被球迷热切称为“南哥”的钢铁之师,其战斗力究竟是怎样炼成的?从苍南球迷热血的口号可以洞悉答案:全民对体育运动的狂热,是苍南篮球练就如今实力的文化基因。

  从青少年抓起:

  这里有盛产球员的“摇篮”

  冠军之师的战斗力,始于苍南的中小学校。

  决赛当晚,当苍南队77号尹城精准投出三分,或是6号方瑜抢断上篮得分,又或是14号王正尧适时起跳封盖,苍南县灵溪镇第一中学的篮球场仿佛传出无声的共鸣。

  只因在这支冠军之师中,尹城、方瑜、王正尧等10名主力球员,均是从这所曾培育出国手吴前的中学走出。

  自1998年被评为“浙江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篮球)”、2008年获评“浙江省首批体育特色学校”,灵溪一中便以近三十载光阴浇筑苍南篮球“摇篮”的根基。

  这里尽管没有专业体校的建制,自2011年校队在ZSBL浙江省中学生篮球赛上取得第三名的优异成绩后,就开始以每天1.5小时、每周6天、寒暑假无休的“铁律”训练,将少年的热爱锻造成专业的素养,现已在全校形成“班班有球队”的运动氛围。

  从培养出篮球国手吴前,到成为浙BA预选赛温州赛区冠军之师主力的成长摇篮,灵溪一中的秘诀在于苍南“小学—初中—高中”的篮球运动三级梯队培养路径:2009年起,灵溪一中每年3至5个名额从全县小学特招优秀篮球苗子,并同步在校内发掘,校队年均人数超20人,至今输送超80名篮球特长生进入苍南中学、海亮中学等省级重点高中,成为温州地区篮球人才的重要输出地。

  如今,苍南已培育8所篮球特色学校,并构建了U10、U12、U15三级选拔机制,在训注册青少年运动员达230人。近三年,全县累计向省市专业队输送球员35人,向CUBA输送6人,培育出前国家男篮队员吴前、入选2024年世界中学生篮球锦标赛中国代表队的郭骐宁等顶尖篮球人才,形成“以赛促训、以训育才”的良性循环。

  因着人才优势,苍南不止拿下此次浙BA温州预选赛冠军,更在2023年起连续两年斩获“共富杯”浙江省山区海岛县篮球联赛冠军,还输出球员代表温州斩获2025年浙江省男子篮球超级联赛季军。

  从启蒙、到培育,再到输出,苍南的篮球梯队建设贯通了人才输送管道,为其在赛场上的亮眼表现注入了强劲动能。

  拐弯就有球场:

  这里有全民篮球的“气候”

  冠军之师的战斗力,长于苍南的街头巷尾。

  “以前想打球得跑老远,现在出门拐个弯就到。”家住苍南县城新区的球迷蒋先生,是“浙BA”的忠实观众,也是社区篮球场的常客。他的话道出了苍南篮球的坚实底气:遍布全县的669个篮球场,实现标准化篮球场乡镇全覆盖,让篮球运动更加触手可及。

  如今,这股根植于街头巷尾的篮球运动热情,在“社会力量办体育”的加持下,愈发节节攀升。

  社会组织育人才,让更多人了解篮球、爱上运动。

  苍南县篮球协会注册会员800人,拥有国家一级裁判8人,年均培训篮球教练50人次;全县15家持证篮球培训机构,年培训学员超5000人次,并且经常组队外出参赛,激发球员发展活力。例如温州盛博体育文化有限公司就多次组织签约球员前往“共富杯”、浙超等赛事。

  社会组织办赛事,让更多人在家门口畅享篮球盛会。

  苍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推进“办赛”职能向社会组织转移,连续多年承办国际职业篮球对抗赛、中美职业篮球对抗赛、U19中国国青男篮四国赛、长三角篮球对抗赛等高规格篮球赛事等。例如今年3月举办的“盛博体育杯”中国篮球发展联赛(CBDL)巅峰挑战赛,作为苍南今年首场高水平篮球盛会,首日即吸引近3000名观众到场观赛。

  从普通民众到社会组织,这股热情催生出“南哥”独特的战斗力。这支冠军之师的球员身份多元——教师、学生、个体户,却毫无“球星包袱”,比如“得分机器”0号柳杨杰全场飞奔连续得分,14号王正尧化身“篮板怪兽”屡屡抢下进攻篮板,“防守尖兵”8号梁正东全场盯防对方主力球员……

  这些球员均有一技之长,又像齿轮一样紧密咬合,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只有严丝合缝的团队协作:传切配合、精准挡拆、全员退防,稳扎稳打,最终豪取“七连胜”。

  “队中很多人是平时一起打球的伙伴,所以大家的配合默契度会更高。”苍南队6号球员方瑜说,日常训练增加了团队配合能力,成了苍南队得胜的关键优势。

  当全民热情与专业培训在街头巷尾嫁接,“南哥”的战斗力便有了最深厚的根基。

  打造“运动之城”:

  这里有顶层设计的“土壤”

  冠军之师的战斗力,臻于苍南的顶层设计。

  从前两年的“共富杯”,到今年的浙超,再到此次浙BA预选赛,温州各地球迷一再追问:“为啥是苍南?”

  苍南给出的回答是:这源自苍南“大县大城·五城联建”之“运动城市”建设的长远布局。

  对苍南而言,体育运动从来不是被边缘的领域。

  尤其近几年,在苍南“运动城市”建设版图上,一座座体育基地呼之欲出:江滨公园水上运动中心今夏即将投用,为市民带去皮划艇的快乐;张玉宁足球训练基地的选址已敲定,将填补县域足球专业训练的空白;明年落成的吴前体育馆,更以篮球、游泳、羽毛球、全民健身四大功能区的布局,昭示着“全民健身新地标”的雄心。

  本土赛事的生长力更令人惊叹。

  就拿篮球赛事来说,仅2024年苍南首届“村BA”赛事为例,该赛事历时33天,吸引18个乡镇54支本土队伍、918名运动员参赛,累计观赛观众超10万人次,线上直播观看量突破100万人次,足见当地篮球运动的深厚群众基础;带动赛事配套“山海大集”决赛期间销售额130万元,周边文旅消费超500万元。

  最近,苍南第二届“村BA”正火热开展,苍南半程马拉松刚摘下“浙江银标”,168黄金海岸骑游、欧美职业篮球对抗赛等也已在筹备中……苍南县文广旅体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敏透露,今年上半年苍南已举办70场赛事,“周周有赛事”让赛场欢呼成了苍南最常见的背景音。

  一个个基地的落成,一场场赛事的举办,让这座城市对体育的长期期待,有了一个个释放出口。

  “浙BA温州预选赛只是起点。”王敏表示,苍南将以设施与赛事为支点,撬动体育融入城市发展的每个环节,让体育设施覆盖全域、赛事经济激活消费、人才梯队持续造血,将运动基因转化为发展的澎湃动能。

  哨声暂歇,荣光已铸。

  苍南球迷的热血口号仍在耳边回荡——“浙江以南,苍南最强!”“南哥,南哥,一路凯歌!”

  未来,每一场赛事口号的回响,都将化作苍南向“运动城市”迈进的坚定足音!

  从追“球”卓越看城市精气神

  温州日报 林乃鹏

  连日来浙BA温州预选赛的战火点燃了瓯越大地的运动激情,更照亮了温州这座城市的精气神。

  赛场上,号称“南哥”的苍南队以七战全胜的骄人战绩问鼎冠军,其他县(市、区)代表队也同样奋勇拼搏,各展风采。赛场外,独具特色的文化展演与县域发展成果交相辉映,共同勾勒出一幅体育赋能城市的生动画卷。

  这场篮球盛宴,是温州打造“运动之城”的生动写照。为什么苍南能成为“篮球强县”?答案藏在街头巷尾的669个篮球场里,藏在“班班有球队”的校园文化里,藏在10万观众呐喊的“村BA”赛场里……苍南是温州的苍南。温州是一座具有运动标签的城市,温州人是热爱体育、有热情活力的群体。这座城市正以“政府引导+全民参与”的向心力,书写着体育事业发展的新篇章:例如2024年全市体育及相关产业总规模568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196.76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2.3%;近两年温州每年举办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活动100项以上;就在今年,更是成功入选国家促进体育消费和赛事经济试点工作城市。展望未来,随着更多“苍南模式”的复制推广,温州“运动之城”的金字招牌必将愈发闪亮。

  这场篮球盛宴,是温州城市活力的生动注脚。赛场上的每一次拼抢、每一声加油呐喊,都是城市激情的真情流露。作为一座镌刻着运动基因的城市,温州人将体育精神融入城市血脉。无论是白昼里跃动的城市脉搏,还是夜幕下不息的生机活力,都彰显着温州人珍视每一天、拼搏每一刻的精神特质。在这里,创新创业与休闲娱乐相得益彰,人的生命力得到最充分的释放。

  这场篮球盛宴,是温州人精神的具体彰显。敢为人先的温州人总是善于将机遇转化为发展动能。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以敢闯敢拼的“四千精神”,在经济发展上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温州模式”。这种精神是无处不在的韧性,即便是一轮浙BA预选赛,他们也要利用好一切有力机会,以体育活动振奋精气神、弘扬正能量、发展新经济,努力从举办“赛事”向实现“赛市”和形成“赛势”转变,使之成为撬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为城市带来全方位溢出效应,形成“办好一个赛、提升一座城”的赋能发展效应。

  篮球在空中划出的优美弧线,恰如温州城市发展的上升轨迹。当体育精神与城市气质深度融合,当拼搏激情与创新智慧交相辉映,这座城市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继续领跑。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