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制品从传统作坊到现代集群转型升级 三链融合,打造“浙产好食品”
苍南新闻网2025年7月25日消息:我县以“浙产好食品”肉制品行业省级试点为契机,创新构建“监管链、产业链、品牌链”三链融合发展模式,推动肉制品产业实现从传统作坊到现代集群的转型升级。
织密“智慧监管链”,破解食品安全保障难。创新推行食品生产风险防控“红黄绿”三色可视化监管模式,建立风险清单,实施法人履职述职制度,实现全县肉制品生产企业“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全覆盖,推动主体责任落实从“纸面”落到“地面”。试点培育重点企业接入智能巡检系统,适时监控添加剂投料、温湿度控制等关键风险点,让食品生产全过程实时可监控。依托全省首个GM2D县域试点建设,构建“生产赋码-流通扫码-消费验码”全周期追溯链。建立“科所队+检测机构”四位一体执法模式,滚动开展“扫街式”排查。推行“通用+专业”分级评价机制,对企业实施差异化分级分类监管,提升治理效能。打破“课堂教学”的传统培训模式,创新开展“剧本杀”模拟执法实训,培养高素质监管队伍。
做强“特色产业链”,破解产业转型跃升难。依托地方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投资打造矾山肉燕、藻溪猪油渣食品产业集聚区,升级苍南卤制品小微园,通过企业“互看互比互学”“大厂帮小厂”等活动带动企业升级、作坊转型,形成传统特色食品产业集群。制定《速冻肉燕》《瓯式月饼》等团体标准,推动企业开展HACCP、ISO22000体系认证,实现规上企业HACCP等认证率达100%,强化企业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编制“百问百答”工具包,为企业申办许可提供精准业务咨询、现场指导和全流程协办。打造非遗体验工坊等特色场景,推动矾山肉燕、藻溪猪油渣制作技入选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深化“好食品+文旅”跨界融合,开发非遗手作体验套装、文创伴手礼系列等IP衍生品,推出168黄金海岸、玉苍山武侠梦体验等“美食+旅游”精品线路,创造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增收,实现“小产品”向“大产业”跨越。
铸就“价值品牌链”,破解市场增值突破难。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注册“苍南肉燕”“苍南藻溪猪油渣”等集体商标,培育“品字标”企业、“老字号”品牌,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强化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联合企业设立打假维权联络站,打击假冒侵权违法行为。联合浙江大学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平台,落地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攻克杀菌保鲜等技术难题,加大产业新技术攻关力度,引导企业加快产品研发,以产品的高端化促进产业的高端化。设立“浙里市监瓯越服务站”,提供商事服务、政策咨询、举报投诉、检验检测、技术帮扶等等一站式服务。推动传统食品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平台经济新业态资源双向赋能,培育典型示范绿色直播间、建设特色电商直播共富工坊、开展直播带货,拓宽数字化营销渠道。(陈朝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