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乡镇部门  -> 正文乡镇部门

我县以玻璃钢插杆代替传统毛竹实现降本增效 让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2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苍南新闻网2025年7月22日消息:苍南有着“中国紫菜之乡”的金名片,紫菜养殖是农业特色产业之一,以玻璃钢插杆代替传统的毛竹降本增,实现紫菜亩均增产15%、全产业链产值超10亿元,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的“苍南路径”。

  站在赤溪镇南头村的海岸边放眼望去,大海中上万根彩色玻璃钢插杆整齐排列。早在几年前,这里的紫菜养殖还是以毛竹插杆为主,长期在海水中浸泡极易腐烂,每年都需要更换。而且,毛竹的局限性使得养殖区域和规模都受到极大限制。

  “毛竹利用率比较低,大概一年只能用一次,每年都要换新,成本代价比较大,只能在浅海地段进行养殖。”赤溪镇农业渔业中心工作人员王美檀说。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赤溪镇统一规划建设玻璃钢插杆养殖区,租给养殖户。不仅节约了养殖成本,也给村集体带来可观收益。

  “玻璃钢插下去可用8到10年。毛竹从外面买过来,15~16米的要每根100元,加上加工、安装等要130元左右。玻璃钢插每根只收90块(租金),对养民有很大的帮助。”南头村党总支书记许开渺说。

  玻璃钢插杆的应用,可谓是一场从“靠天吃饭”到“科技赋能”的产业革命,也有效避免了台风影响紫菜受灾,养民血本无归的窘境。

  “玻璃钢抗台风能力强,我们这里既有毛竹也有玻璃钢,去年台风天一过,毛竹都是倒伏一大片,但是玻璃钢那边都没有倒伏,最多就是绳索断裂,后面重新系起来,损失会降低。”王美檀说。

  阳光下玻璃钢的七彩竿影与168黄金海岸相遇,一场从“卖紫菜”到“卖风景”的蝶变也正在上演。一片片彩色的玻璃钢插杆阵列,成为了海岸线上的“网红打卡点”。

  “游客来这边看,玻璃钢插在海面上看上去是比较壮观的。特别是MOJ咖啡火了之后,许多养民家属也来在这里摆摆小摊,增加经济收入。”王美檀说。

  政策与技术的双轮驱动,是苍南紫菜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目前全县玻璃钢插杆应用已接近紫菜养殖面积一半以上。

  “2024年底,玻璃插杆全县达到2.1万亩,接近整个苍南紫菜养殖面积的一半以上。今年再推广4000亩以上,今年年底之后应该可以超过百分之五十。除了玻璃插杆之外,还建设一些标准化育苗厂,今年在赤溪、大渔跟沿浦打算建4个标准化育苗厂。”县农业农村局渔业技术发展科科长陈瑞梁说。

  如今这片海域,玻璃钢插杆不仅撑起了紫菜养殖户的“钱袋子”,更成为践行“两山”理论的鲜活样本,并以可复制的“政策引导+技术赋能+农旅融合”模式,为全国县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着“苍南方案”。(记者 林明明 吴宝春)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