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时政新闻  -> 正文时政新闻

向“绿”向“数”向“高端” 苍南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4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苍南新闻网2025年7月14日消息:中药奶茶铺里,桃胶雪燕养颜鲜乳、清热苦瓜柠檬茶等丰富的“中药+”产品吸引年轻人驻足;植物工厂里,智能环控系统精准培育番茄,自动调控光照、温度、水分等,确保种苗在最为适宜的环境下成长;塑编企业里,产品从原料入库到销售实现全链条数据“上云”……随着传统产业数字、智能化改造,转型升级,苍南县瞄准绿色、智能、高端化发展方向,传统产业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种养殖产业

  科学管理产质双赢

  苍南紫菜产业占据国内总产量的“半壁江山”,当地紫菜养殖面积5.8万亩,全产业链产值近10亿元。村民依托这一特色资源优势,不仅打造出具有影响力的紫菜产业集群,还带动自身经济增长。由苍南县苍农一品运营管理公司负责实施的赤溪镇白湾育苗场和流岐岙育苗场,主体建筑施工基本完成。两个育苗场1万平方米育苗池已率先投入使用,开展紫菜育苗工作。“传统产业采用更科学化育苗技术,每周定期清洗紫菜苗,确保种苗品质。”正在育苗场作业的养殖户称,与传统育苗方式相比,现代化育苗场实现“一周一清”的精细化作业,更加绿色,更有效提升种苗成活率与品质。

  苍南县还为紫菜产业积极搭建知识产权金融保险服务平台,去年,《温州市苍南县探索“苍南紫菜”地理标志“质押融资+保险”新模式》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上作为典型案例进行推广,同时获评浙江省2023-2024年度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典型案例,是温州地区唯一入选案例。

  在当地,一座集创新与智能于一身的植物工厂——苍南番茄新品种新技术集成创新产业园,正悄然推动着农业的革新与进步。步入植物工厂,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高达4米余的整齐种植柜,这些先进的种植架不仅提升土地使用效率,更配备了完善的室内垂直农业智能环控系统。该系统能自动搜集、分析并调控种苗成长所需的光照、温度、水分、空气以及肥料等关键数据,为种苗提供最适宜的生长条件。“智能环控系统精准培育,育苗周期缩短10天、成活率达98%,年产4000万株种苗。”近期,该产业园凭借其领先行业的数字农业技术及显著的育苗成果,荣获浙江省2024年数字农业工厂的荣誉称号。

  塑编产业

  “智”造引领推陈出新

  作为全国重要的塑编产业基地之一,苍南聚集了600余家塑料制品企业,随着环保加压、竞争加剧等挑战,传统塑编产业如何焕发新生机?

  走进德泰塑业有限公司,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操作着设备,主打产品“阀口袋”正源源不断地产出。这家扎根苍南17年的企业,实现了从半自动化到智能化生产线的迭代升级。“过去一块钱的产品卖两块钱,现在一块钱的基础材料能做出十块钱的附加值。”董事长周光益坦言,这背后的秘诀在于企业连续5年保持产值5%以上的研发投入。如今,德泰塑业的产品已进入陶氏化学、中国石化等国际供应链,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数字化转型赛道上,亚迦布科技有限公司展现了另一种可能。这家由传统塑编厂转型而来的企业,自主研发了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了从原料入库到销售的全链条数据“上云”。董事长梅修透露,企业不仅将AI技术引入订单排产和行业趋势分析,更提出“塑编联盟”构想——通过共享数字化技术、订单资源和生产场地,吸引上下游企业形成集群作战。

  当地的纺织业也正经历从“制造”到“智造”的绿色转型,通过智能化改造和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效率与环保双提升。宜山镇引入智能裁床、单头橡筋机等设备,布料利用率提升至90%,人工成本降低30%。诚华纺织通过自动化生产线,年节约布料成本超百万元。望里镇废旧纺织品循环利用项目入选国家标准化试点,年处理全国六分之一的纺织废料,减排二氧化碳360万吨。通过分色分拣技术,废布角料无需化学褪色即可再生为棉纱,产品远销海外,形成百亿级产业链。

  中医药产业

  体验“中药+”新风

  近年来,苍南以中医药产业为主轴开启融合发展模式,创新开发养生茶饮、大健康食品、中药化妆品等新潮的衍生产品,推进历史经典产业的传承与创新。

  在长生老号中药奶茶铺,丰富的产品选择吸引年轻人驻足,或购买尝鲜,或拍照打卡。年轻态、复古风的包装,陈皮、黄精、桃胶等“药食同源”成分,在当地刮起新中式养生茶饮之风。通过与多家中医药科创平台合作,企业成功研发近200款中药养生产品。“这款叫‘酣睡如泥’,这款叫‘酒消云外’……我们已经联合研发了多款以茶配伍的养生茶,市场反响良好。”浙江长生老号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恩慧介绍,产品有了数据化的科学配比和统一标准,不仅实现千万元的养生茶销量,还让茶农有了新销路。

  长生老号还与丁源兴月饼联合开发九制黄精月饼,与肉燕生产企业开发黄精肉燕,和温州医科大学开发中药养生粽。“都卖断货了。”林恩慧说,仅黄精类大健康产品的年销量就超过了600万元。

  让老字号永远年轻,将中草药应用于化妆品是当地中药产业发展的另一赛道。苍南老中医化妆品有限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企业在苍南拥有近万亩茶场,设有院士工作站,研发如茶氧洗面奶、防护喷雾,含有茶氨酸的沐浴露等10余种中药化妆品。目前,老中医化妆品全国连锁专卖店达3000多家。(温州日报记者 鲍南南)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