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 “互联网+护理服务”在苍兴起
苍南新闻网2025年3月5日消息: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以及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加,居家护理的需求日益凸显。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互联网+护理服务”在我县悄然兴起,为行动不便、高龄独居、术后康复等特殊群体提供“一键预约、上门服务”的便捷服务,真正实现“护理到家,健康无忧”。
3月3日,县人民医院肾内科、风湿免疫科护士长许明辉在办公室接到了一单鼻饲护理的预约订单。接单后,许明辉迅速携带专业器材上门,凭借熟练的操作手法,很快就为老人完成了鼻饲护理,并贴心叮嘱家属日常护理要点。
2023年底,70多岁的吴奶奶因脑中风在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后出院。由于病情导致行动不便,且需要长期护理。“这个服务给我们带来很多便利,能够极大地减轻了病人和家属来去医院的负担,而且时间灵活自由,服务十分专业。”吴奶奶的女儿告诉记者,出院以来,她已通过医院线上平台预约了十几次护理服务,包括鼻饲护理、更换胃管等项目。
据介绍,患者只需在“浙里办”APP或是医院公众号里打开“浙里护理”小程序,点击“上门护理”,就能选择中医护理、母婴护理、健康指导等各类上门护理服务。患者可预约时间、指定人员,还可通过护士个人专属二维码指定下单。这一创新模式有效解决了陪护的人力难题和交通限制带来的不便,让医疗服务真正走进了患者家中。
许明辉介绍,2023年5月开始,医院推行了“互联网+居家护理”服务模式,重点关注老年人、孕产妇、长期卧床以及需要术后康复等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服务项目涵盖了导尿管护理、鼻饲护理、母婴护理、PICC护理等多个领域,覆盖各个学科,满足了不同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患者和家属对这样的上门护理服务给予极高评价。目前,县人民医院共有291名护理人员入驻平台,推出73项护理服务项目,累计开展上门服务1190人次。
近年来,我县充分运用“浙里护理”平台,优化线下居家护理,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服务需求。全县共有19家机构入驻浙里护理服务,共有512名护理人员注册参与,推出9大类88项服务项目,最常开展的是导尿管护理、鼻饲护理、新生儿测黄疸等项目,2024年全年开展居家护理服务人次1219人次,咨询服务人次97次。(记者 李虹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