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又是一年粽香时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07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问何斋

  鼓声三下红旗开,

  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

  乘风劈浪鸣千雷。

  唐人张建封的《竞渡歌》,以写实的手法,描绘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生动场面,迄今已传承两千余年的悼屈龙舟文化,已然成了久唱不衰主旋律。

  今年端午的民间划龙舟活动,似乎比往年提早了点,原因是今年高考时间与端午节不期而遇,只好提前"让道’。龙舟竞赛毕竟是民间族众自娱竞技项目,而高考则是关系到千万莘莘学子的人生大决赛,孰轻熟重,大家心中自然明了。

  一周之前,县城的萧江塘河、横阳江已经鼓声擂动,呐喊四起,两岸站满了助威鼓劲的人群。看四处青山,桐花刚刚谢幕,接踵而来的栀子花已占满了山坡——孟夏的景色总是青翠而又素白,让人顿生生机勃发又有淡淡的愁怅之感。这种感觉应该是像我一样年过半百的人才会有的。

  弹指间,窝居县城将近四十年。但老家山村,端午节的记忆却清晰如初。少年不觉愁滋味,童年时期的端午节总是充满期待。母亲在为一家人的日常三餐忘我操劳之外,对端午节的安排早早就有周详的计划。端午节二三日前,母亲备好粽叶和平时舍不得吃的糯米淘洗后,加入稻草灰、栀子果汁炮制的“羹汤”(土制食用碱)精心浸泡。浸泡后的米色是泛黄的,金灿灿的发出诱人的光泽,于是,院子里飘满了粽香的味道。

  全家十来口人,母亲当家必须有一双巧手。家里的糯米是稀有而金贵的,如果光就糯米作为主料,恐怕人均分不了几个。于是母亲就大肆“造假”,将白豆(豌豆)、茴豆(蚕豆)大量掺杂其中,而纯“米粽”就少得可怜。

  端午节吃“排场”是初五日的中午,平时难得沾口的蛏子、猪肉、鸡肉之类,可以饕餮一回,而主食当然是粽子和蕌头。大餐之后,母亲就会将剩余的米粽、豆粽由我们几位兄弟姐妹“按丁分配”,各自保存。奶奶、父亲、母亲和大哥大嫂则留下一小份“公粽”。在此后的几日内,我们各自保管的“私粽”日益见少,但谁也不敢越僭觊觎别人的份额,如果越僭,就会被父亲严厉责罚。端午节期间的天气偏热,特别是豆粽,保质期不能超过三四天,尽管很舍不得吃,也不得不作为提前消解的“最后晚餐”。

  在农村,端午节与诸多传统节日一样,都有特有的禁忌和习俗。比如不可向亲友送粽子,不可在端午日在亲友家吃饭或过夜;门楣要插挂艾叶以作避邪,小孩额前要点抹朱砂,大人要喝雄黄酒等等……但由于我家族大多信奉基督,也就自然省略一些有关的禁忌和细节。

  儿时的粽香,成了渐行渐远的记忆,把粽子作为奢侈食品的时代已然一去不返。而今,品样齐全和种类繁多的系列粽品,令人眼花缭乱。日前,在与朋友王先生茶座聊天时,更是见识了粽文化的变迁和繁荣。

  王先生的祖上与我同乡,他的曾祖王显南于民国年间在桥墩卅七街下街创办“王长茂南货店”。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无论朝代如何更迭,吃饭和消费永远是生存的主线,即使兵燹不断战火纷飞的年代,他的祖辈父辈仍然以商人特有基因承袭家族的衣钵,把生意做的风声水起。上世纪90年代,王先生在坚守祖业的基础上,创办了“桥墩门食品有限公司”,根据不同季节,推出各种时令食品,如在端午期间,把各种风味的粽类食品推向市场,成了桥墩门食品非遗类的第四代传承人。

  在他玲珑满目的产品陈列柜中,时下最显眼的是“粽文化”系列产品,王先生说:“传统食品的风味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地变化。但作为非遗的传承人,我们会一直坚守传统文化那种纯正隽永的风味。”

  偶获百度消息,我们的邻居韩国,早在2005年就把“端午节”文化习俗在世界科教文组织抢注为“世界非遗”,而我们却在4年后的2009年9月向联合国科教文正式申遗,这是不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但愿我们每个人,都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

  又是一年粽香时,曾经有龙舟社鼓、艾草朱砂、粽味飘香的端午记忆,即便在若干年甚至更久的将来,是否还可以保持这份淳厚和纯真?今年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是6月9号,也就是端午节前一天,这或许又是一个巧合。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