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卖棒冰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8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杨道敏

  1970年前,江南垟没有棒冰,冷饮只有传统的薜荔果凉饮、仙草凉饮、仙草杏仁豆腐等少数几种,加工方法也很麻烦,一般都是小滩小贩加工出来后,在人流量较多的集镇街道上摆摊出售,深受消费者欢迎。20世纪70年代末,宜山街、钱库街和金乡街电力基本普及,这就为棒冰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几分钱一支的廉价棒冰很快就风靡一时,销路遍及城乡。

  棒冰,又名冰棒、冰棍,高档一点的称雪糕,是早年人们用于夏天解暑的一种冷食。棒冰制作非常简单,将水、果汁﹑食用糖(冰糖最好)﹑牛奶等混合搅拌冷冻而成,一般为长条形,中插一根细长的小竹棍,一端露出,可供手拿。说到底,棒冰就是一块冰,成本低廉,极易普及。

  弗兰克·埃珀森发明棒冰时,他还只是一个11岁的孩子。1905年,人们把调配好的粉状原料和水搅拌在一起,准备制作饮料。在那个寒冷的冬夜,埃珀森意外地将饮料遗忘在门外的走廊上。第二天清晨,埃珀森发现饮料冻成了固体,而搅拌棒却直直地立在其中。他试着舔了舔,发现味道妙极了,棒冰从此发明。我小时候也在冬天时做过棒冰:在寒潮到来前的夜里,将糖水注满小杯,杯中放一根小竹棍,放在窗外。第二天一大早,只要用手拉一下,棒冰就出来了。

  夏天到了,天气逐渐炎热起来,棒冰马上就有了用武之地。这种又冷又脆的夏季解渴解暑食品老少皆宜,小孩最爱。小孩刚买到棒冰,放在嘴中是啃不下去的,要慢慢舔,棒冰才能慢慢融化。此时,寒气和冰冷的糖水不断进入肚中,惬意极了。如果用一些水果罐头切成的果粒加入其中,或者在棒冰的头部加上一厘米左右厚煮熟了的红豆,口感更好,味道更佳。

  卖棒冰有坐商、行商之分。在城镇,人们大多在电影院、主要街口、市场、要道桥头等人流量较大的地方摆摊出售棒冰。因为无需一路叫卖,相对省力,销售时间也比农村行商长得多,可以从上午7点钟卖到晚上9点钟,因而销量比农村行商要大,我老婆上小学时就做过这种生意。

  行商主要集中在农村,平时有一些失学少年参与,暑假时也有一些在校中小学生参与,大多为十六七岁,很少有成年人,因为这种生意只能在夏天做几个月。他们手提向棒冰厂租过来的热水瓶式广口冷藏桶,每天一大早就到宜山新塘山制冰厂批发棒冰,然后提着可装几十支棒冰的冷藏桶,戴着遮阳草帽,披着擦汗毛巾,踏上不断升温的石板路,以5分一支的价格,向农村一路叫卖。天气越热,生意越好,只是中午回家简单吃过午饭,马上再次外出,直到卖完回家。

  后来,看到棒冰零售者生意日益红火,一天可以卖2桶以上棒冰,棒冰厂又制作了一批木制冷藏箱出租给零售者,也有人自己制作。这种冷藏箱以厚厚的棉被作为隔热设施,重量比冷藏桶要重,但可装将近100支棒冰,是冷藏桶的2倍,因而深受欢迎。

  零售者肩背沉重的冷藏箱,手持一块小木砖,一路击打冷藏箱,响声吸引了购买者。生意好时,一天能卖2箱,可以赚4块钱。卖棒冰每天要走30公里左右路程,一路上都是汗流浃背。虽然十分辛苦,却有很多农村少年很愿意做这个生意。

  我大侄儿因为不是读书的料,到了10岁时,就坚决不上学了。父母一口同意,但要他跟着爸爸做贩卖薪柴生意。这种生意每天凌晨一点钟就要起床,晚上天黑才能回家,是一种重体力劳动,十分辛苦。作为一个才十岁的少年,他实在吃不消。看到村中每天有人来叫卖棒冰,他也有了做这种生意的想法,得到父母的支持,父亲给他做了一只小型冷藏木箱,可放50支棒冰,每天可赚1块钱,相当于本地当年普通工人一天的工资,这些钱可以帮助父母养家糊口了。他共卖棒冰2个月,从此走上了终生经商之路,

  卖棒冰也有风险,那就是天气骤然变化。夏天雷雨多,当年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很低。如果遇到这种天气,气温就会骤降,棒冰就卖不出去了。那时候农家没有冷藏设备,熬不过夜的棒冰只能让它在冷藏箱内慢慢融化。我侄儿的棒冰卖不出去时,就会到处送人,做个顺水人情,损失当然只能由他自己承担了。

  20世纪90年代初,电冰箱逐渐进入寻常人家,普通家庭也有能力制作棒冰了,我女儿读幼儿园时就知道如何制作。把果汁、水、食用糖调匀,加入果粒,放入模具,中间再插一根小竹棍,放入冰箱里冷冻半个小时,就可吃了。从此,原先热销的棒冰在城乡很快销声匿迹,棒冰厂也关门歇业了,成为人们的记忆。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