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读书  -> 正文读书

陶诗:淡远悠然 情淳意真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8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吴笔建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早年曾任江州祭酒、镇压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后因厌恶官场污浊,遂退隐农村。并写出了大量反映农村日常生活的诗歌,现存诗歌120多首,具有丰富的内容。表现作者崇尚自然的情趣,返朴归真的生活思想;追求进步,自强不息的人为思想。

  自然,作为人类生活的天地和劳动实践的对象,与文学一直结有不解之缘。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就指出过:“若乃山林泉壤,实文思之奥府。”自然不仅是诗人感兴的源泉,情感引发的对象,而且是文学表现的一个重要方面。陶渊明就是魏晋时期一个率先把自然作为讴歌对象的杰出诗人,因而素有“自然诗人之宗”的美誉。他笔下的自然,从题材与内容来说,大体可分为田园、山水和四时三大类。

  陶渊明向来以田园诗著称,他对自然界描写最多的当然首推田园景物。田园,是农业社会人们生活的舞台,是诗人乡居的自然。在诗人的眼里,田园是一幅活生生的山水画,生活在其境,如置身于画中。如:东园之树,枝条再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停云》);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五首》)。一幅幅明朗清新,情调轻快的写意画便呈现在读者面前。以往的诗人也有写过园树新枝,榆柳桃李,梅柳佳花,但与陶渊明笔下的自然景物相比,却有很大的区别。前者只把这些景物作为情感抒发的发端,或人物活动的陪衬,而陶渊明的诗却把这些景物推向正面,作为直接描绘的主体,歌颂的对象。

  山水诗是陶渊明的另一类写自然的诗歌。山水作为人们游赏的场所,诗人行乐的自然,虽不是陶渊明描写的重点,但亦有出色的描绘。如:“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游。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迥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虽微九重秀,顾瞻无匹俦。”(《游斜川》)诗歌写的是二、三月游斜川时的情景。所游的并非名山胜水,它没有仙境般的“九重秀”,但在诗人看来,附近一带还是“无匹俦”。从鱼儿在和缓的水中自由自在地弛游,水鸥在空谷里自在的高翔的氛围中,诗人感受到自然的和谐,并得到某种醒悟,因而觉得足以“散游目”。

  陶渊明第三类自然诗是以四时节候和晴雨朝夕为描绘对象的四时诗。这些自然诗大多是对自然现象进行正面的描写,“喜柔条于芳春”,诗人眼里的春天是美好的:气候温和,草木生意盎然。这类诗在诗人的作品中也有相当的数量。如:“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从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拟古九首》);“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读山海经十三首》)。诗歌既描绘了夏景:微雨好风,草木绕屋;又写了诗人感受:清凉甜美,可以托身。陶渊明笔下的夏天亦是美好的。

  四时节候和晴雨朝夕,被陶渊明作为审美对象来观赏,并从中发掘自然美,再加以吟咏,因而作品表现的自然现象也就更显抒情化了,更贴近现实,更具有生命力。

  陶渊明在对自然喜爱的同时,也对人生充满信念,以致达到“物我一体,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他在主张顺应自然的同时并非放弃一切人的作为和斗争,也并非对社会对人生持消极无为的态度。从诗人的一生来看,他倒是相当重视作为,人为思想颇为突出,并表现在各个方面。

  对于社会,他向往远古“黄虞”“羲农”时代的真朴,追求“明君贤臣”的理想政治,谴责险恶的时风和卑污的世俗。如:“羲农去我久,举世省复真!……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饮酒二十首》)

  诗人并非因为世风时俗败坏、士人道德沦丧,就避时遁世,任情纵欲,或高蹈自任,企求羽化登仙,而是积极入世,企求改革政治。但在《桃花源诗并记》中,作者又流露出对这种改革无望而提出了“桃花源”的社会理想。这里的生活是富裕、和乐而安宁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里人人参加劳动:“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劳动所得也全归自己所有,没有封建的剥削:“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诗人所构想的这种“世外桃源”,是在他经过田园生活实践之后,随着思想的发展,对劳动认识的提高,对封建社会认识的加深,所提出的具体的生活原则。这是诗人田园生活中理想因素的集中和概括,是代表小私有生产者对造成战乱和贫困的封建社会所提出的抗议,它反映了广大农民希望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和平幸福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虽然这种“世外桃源”是一个不可实现的幻想,却启发人们认识封建社会的黑暗,鼓舞人们反抗不合理现实的斗争。由于可知,作者并非是逃避现实,而是对现实充满希望,只是换一种方式来表达而已。

  对待生活,陶渊明更是自强不息,勤劳节俭。诗人少年时,有“佐君立业”、“大济于苍生”的雄心壮志,希望在仕途上有所作为。中年“以禄代耕”,入仕为祭酒,因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即开始躬耕自资。但长此以往,又担心自己碌碌无为,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如:“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饮酒二十首》)诗人先后入桓玄、刘裕和刘敬宣幕任职,虽是“因贫而仕”,但更为“立善有遗爱”。

  诗人积极进取,希图见用于当世,立功扬名。四十一岁时,“逃禄而归耕”之后,他是:“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躬耕未曾替……(《杂诗十九首》);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人不愿“苟得”,过那种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寄生生活,而是以“田桑”为“常业”,“躬耕”不止,力求“自资”。

  晚年,在躬耕之余,诗人不忘读书学艺,这种精神在我们今天也具有非常值的学习的。如“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读山海经十三首》);“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和郭主簿十三首》)”。

  对于子女,陶渊明舔犊情深,充满爱恋,和蔼慈祥,但也流露出一些不满:“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也栗。”(《责子》)诗人为诸子“不好纸笔”,“不爱文术”,学业无望而感叹,热切地希望他们学业有成,仕途有望,不要“懒惰”。在《与子俨等疏》中,他还训诲儿子:用管仲的“以败为成”,伍举的“因丧立功”为榜样,来激励自己。

  陶渊明的诗歌,内容是复杂的。因此不同方面的内容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不同的作家,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他诗歌中所表现的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教育了后代文人不屈服于权贵,“不为五斗米折腰”。如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高适“转忆陶潜归运去来”,要学陶渊明那样与污浊的现实一刀两断。

  他的桃花源理想对后代也有积极的影响。北宋王安石曾歌颂这个社会是“虽有父子无君臣”,对“闻道为长安吹战尘”的现实表现了深沉的感慨。康与之的《昨梦录》写一出世人世界,显然是模拟《桃花源记》,其中也提出“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纩麻枲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均之。”“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衣食于他人耳。”这是封建社会里决不能有的。

  读陶诗如品佳茗,物心合一,方能享受其醇美的韵味,久而弥香。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