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读书  -> 正文读书

吴乃伊《筼坪纪异》之治疫暨名医济人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7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清道光八年(1828)秋,吴乃伊录《丛桂社诗札》善本(温州市图书馆藏)

清道光八年(1828)秋,吴乃伊《筼坪纪异》笔记(温州市图书馆藏)

  宫温虹

  因主编《浙派中医·温州地方卷》之需,阅温州图书馆所藏吴乃伊《筼坪纪异》善本。

  吴乃伊(1775—1844),字莘夫、或景训,号衡堂、或聘三,平阳钱库(今属苍南县)夏口村人。清诸生,诗文俱佳。自幼随陈培元、胡秋圃、鲍台诸先生习举子业,惜“三膺乡荐不售”,后“乃援例授儒学职,历署西安教谕,定海、云和训导”,有政声。著有《石屏山房吟稿》《雕虫诗草》等。道光戊子(1828)之秋,以“少有园”题名,录《丛桂社诗札》三卷。卷上为《蕉鹿吟遗草》《听松轩存稿》《西园雅集》等,卷中为《瀛社联咏》,卷下为《筼坪纪异》文言笔记共二十七则。该笔记所述大都为吴氏家族因果善报之异闻,其词语清晰,富于理趣,多寓劝诫之意。今录其“山庄却病”及“名医济人”如下:

  山庄却病

  余祖集轩公将抵库垟征租,闻山庄患疫,家人皆惮行,仅一老仆从。初至枯梅坑叶姓其家,召巫夜祷。余祖谓叶曰:“神明正直,岂为是欤?盍延医以治?”叶曰:“山僻无医,可奈何?”祖遂投以消风散,其病渐愈。由是,循行各户,俱药以清凉之剂,而疫不为灾,庄民德之。

  虹按:集轩公即吴大成(1735—1800)。吴乃伊祖父,官至布政使理问。自清乾隆二十年(1755)到同治年间(1862—1874),夏口贡生吴大成、吴荣烈(即乃伊父亲,为人正直,因状告平阳的贪腐知县黄梅而影响较大,此案为“乾隆后期六大案”之一)、吴乃伊、吴履墀(乃伊之子)、吴冠朝(乃伊之孙),五代六修东塘,修桥铺路,恩泽江南四乡八都百姓。

  名医济人

  余赴丙子乡试,将抵括苍,腹上患一痈,半月至武林,其大如瓢,坐卧甚苦,诸医治之不效。有客谓余曰:“朱养心之孙,杭之良医也。盍往观乎?”余谒之,朱刺以针,出脓水数升,敷以药散,数日而痊。余厚谢之,笑而不受。曰:“某祖传九世,以此济人耳。”其邻人曰:大井巷遭火六次矣,惟朱获全,闻其家有仙笔墨水龙,能御火灾云。

  虹按:丙子即嘉庆二十一年(1816),四十二岁的吴乃伊赴杭乡试,将抵丽水时,腹上患痈,半月至杭,其痈大如瓢,诸医治之无效。经人指点,得遇朱氏第九代后人,敷药数日痊愈,故以此文记之。朱养心,名志七,浙江余姚人。明万历年间(1573—1620),举家迁徙来杭,在吴山脚下大井巷东侧开设以膏丹为特色的“朱养心药局”,自制丸散膏丹,尤以红膏药闻名天下,几近“手到疾愈”之水平,并自制眼药,闻名于世。朱氏平素乐善好施,赈济贫民,同情民间病家疾苦。乾隆四十九年(1784)《杭州府志·方伎》记载:明朝朱养心,余姚人,徒于杭,幼入山,得方书,专门外科,手到疾愈,迄今子孙皆世其业。

  相传,朱氏药铺中有八仙之一铁拐李所赠的“泼水墨龙”画卷,以及其洗过腿上的疮毒,而洒入药料缸中的仙水煎制的膏药,疗效神奇,一贴即愈;另有“和合二仙”遗下的青荷叶投入锅中,熬制成朱家独一无二的膏药——“童禄膏”。而传说大井巷曾多次发生火灾,整条巷都被烧光,唯独朱养心膏药铺无恙。据说,当时百姓看到药店上方隐隐有画卷中的水墨龙在喷水护宅,此事越传越神,为后人留下诸多传奇故事。及民国年间,军阀夏某借故查抄朱家,欲得此画,但见屋中挂有近百幅水墨龙画卷,真伪难辨,怕引起公愤,只好收手。如今,位于杭州大井巷的朱养心药业公司(其旧址已不复存在)传承四百余年的薪火,其传统产品如:万灵五香膏、碧玉膏(童禄膏)、八宝神效眼药等,仍深受海内外同胞青睐。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