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亚运会火炬在温州传递 苍南5名火炬手接力奔跑

苍南新闻网9月18日消息:9月15日上午,杭州第19届亚运会火炬传递温州站活动成功举行。170棒火炬手参与火炬传递,传递路线总长9.2公里,其中5名火炬手来自苍南。他们分别是第16棒火炬手谢秉政、第28棒火炬手黄哲贵、第118棒火炬手杜延辉、第123棒火炬手王小珊、第166棒火炬手唐必潇。
谢秉政是比音勒芬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获评全国纺织工业劳动模范、中国优秀民营企业家。他是苍南“乡贤回归工程”的领头雁,投资建设了多个拉动地方经济的旅游项目。
黄哲贵是作家,曾获郁达夫短篇小说奖、林斤澜短篇小说奖等,擅长用平静的语调,来展现和还原诸多温州当代生活的日常。
杜延辉是中广核苍南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目前正在有序推进的三澳核电项目,是浙江省贯彻国家“3060双碳目标”和国家重大战略项目实施载体。
王小珊是苍南县文化馆馆长。30年间,她坚持为基层群众“送文化”“种文化”,参加文化下乡演出665场,培训乡村舞蹈爱好者近10万人次,每年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500余场。
唐必潇是天信仪表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也是“浙江工匠”“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据了解,杭州亚运会火炬手选拔充分考虑来源的广泛性、人物的代表性、选拔的公平性,涵盖了各领域各类型的先进代表,及对杭州亚运会有突出贡献人士。在观众的欢呼声中,苍南火炬手接过火炬,高擎“薪火”奔跑。
作为历届大型综合性体育大赛的保留项目,火炬传递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每一项仪式都标志着该届运动会到了一个全新的筹办节点。本次火炬传递以“千年商港幸福温州”为主题,围绕传递路线所蕴含的人文、历史、社会等各种元素,精心组织安排了170个点位,充分考虑火炬手自身特点,将火炬手点位和标志性路段紧密结合,让有故事的人跑在有故事的地方,全方位讲好“温州故事”、传播温州声音、展示温州风采。
火炬传递从温州松台广场出发,沿信河街—蝉街—五马街—公园路—环城东路—安澜亭(古港遗址、江心屿)—瓯江路进行传递,最后到达城市阳台收火。全长9.2公里,总时长约两个半小时。传递路线是一条温州城市发展脉络线,集中展示了温州城市风貌、历史人文、商业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历程。(李静静/文 苏巧将/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