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读书  -> 正文读书

闪烁在青春驿站的人性光辉 ——序颜怡选的小说《如果当年》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2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尽管颜怡选当初选择学理发是为了谋生,但他认为自己早已在学理发的18岁那年爱上了这份工作,正如他第一次翻开《竹林梅雨》时,爱上了这来自文学世界的美好。

  ——人民网官方微博《都市快报》

  记者徐慧兴

  书名:《如果当年》

  作者:颜怡选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字数:150千字

  陈德民

  去年的11月11日,也是当今在网上商业平台被商家炒的颇具知名度的“光棍节”的晚上九点多钟,我手机微信“新的朋友”信息提示,有位叫“卡尔诗造型”的人要求加我为朋友。我对这个名字感到好奇,“造型?”现在行走在大街小巷,经常会看到“某某造型”的匾牌伴着红蓝转灯在你眼前闪现。我时常会想,“造型”一词本来指的是创造物体形象,涉及某种风格的物体。比喻说这个楼房造型美观,那个玩具造型简单,等等。在很多人的理解上,造型艺术应该是“占有一定空间,构成有美感的形象,使人通过视觉来欣赏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但现在随着时代的变迁,“造型”开始在人的身上动脑筋了,如果说时装、面部化妆是一种造型,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它跟美术艺术密不可分。但目前悬挂在街头的“造型”,清一色是针对头发来的。也就是过去的“理发店”,现在摇身一变,就成了“某某造型”了,里面的店员也全部是发型百般奇异的年轻人,很少看见上了年岁的人在那里工作。他们本来的职业叫理发师,我们小时候称走村串户挑着担子帮人理发的人叫“剃头匠”,现在变了,从业的年轻人觉得“剃头匠”、“理发师”这个名称不够“艺术”,便自封了很时尚的名字:“造型师”,还定出等级来,特级造型师,一级造型师,等级不同,收取顾客的价位也不同。这给我的看法是,凡事一旦与“艺术”挂上钩,就身价陡增了。这不,以前剃个头理个发,几毛钱即可打发,后来物价涨了,几块钱也就行了,但到了“造型”的店堂里,就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这里是年轻人的时尚俱乐部,当你看到原先满头乌发的青年男女通过“造型”店堂的精心打造,走出店堂后摇身一变成了飘着红色、蓝色、绿色、灰色甚至白色发型出现在你的眼前时,这就体现了当今的年轻人在很大程度上对美的追求上了一个层次。

  扯得远了,话归正传。当我在微信上通过了“卡尔诗造型”的新朋友验证后,他说他想出版书。我立马想起了先前浙江温州的文友张耀辉打电话给我,说有位叫颜怡选的文学青年想出书,推荐给我。我在微信上问了身份后,果然就是耀辉君介绍的颜怡选。我们聊了一会,他说他是理发师,自己开了一个理发店。也就是说,颜怡选是位当今的“造型师”,我估计他的理发店就叫“卡尔诗造型”了(但至今我也没有向他验证这个问题)。那么,怡选应该是位追求时尚的文学青年。说实话,在我的文学圈子中,从事理发工作的作家,颜怡选是第一人。故而对他的文学创作也就多了一份好奇心理。当我进一步走进他的文学作品中时,我发现颜怡选不仅追求时尚,还钟情文学,热爱收藏,喜欢发明,是中国发明协会的会员。他是一位颇有人生抱负和个人情怀的当代青年。他不但写作散文,还尝试创作小说,这部《如果当年》就是他历经数年写就的一个小长篇。

  在《如果当年》这部作品中,作者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通过小说主人公西门一这个角色,展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困惑和挣扎的生存环境以及不向命运低头的奋斗精神。向读者较好地呈现出难以被专业作家触及的一群小人物在不同时刻、不同地点所发生的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甚至啼笑皆非的故事。

  小说中的主人公西门一是个爱好文学的理发师,他在工作中,与同样有着文学情怀的自由撰稿人司徒爱认识了,然后在作品中讲述了司徒爱与“棺材仔”阳光的情感纠葛,让人对当代青年的恋爱观产生了猎奇的心理;在游历华山时,西门一遇到了令他一见钟情的美少女叶冉。无巧不成书,多天后,叶冉竟成了西门一的同事,西门一为了博取叶冉的好感,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但最终功亏一篑,叶冉还是成了别人的新娘。在作品中,颇具江湖豪情的女生花琼、儿时的玩伴童柯、年迈迟钝的鸟爷、追求潮流的老刀、名号“大师”的巴特……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出现在西门一的视觉世界里,构成了一幅光彩斑驳的市井众生相。他们是西门一生活中的过客,却也给西门一的人生带来了许多的变化,使西门一从一个单纯的青年学生逐步转变成阅透人间世情的创业者。期间所经历的苦难与收获,让人们从一个小小的理发店所折射的人间百态和社会缩影中,感知到在改革的时代大潮中,一代年轻人的结集、分离、迷茫、挣扎、反思、觉醒、奋斗的不同景观,闪烁着青春的人性光辉。并以一种力透纸背的叙事风格,让人们觉得这就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身边的人物。

  颜怡选对自己的创作有个要求,不熟悉的东西不写。他认为,作家能写什么,取决于对一件事物特别实在的感性认识,信手拈来的东西才能特别有质感。确实,生活给予作家的写作资源,单靠查资料、做调查是替代不了的。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生活,才能有打动人心的作品出现。尽管这部作品不是作者的自传,有一些人物和故事都是虚构的,但他的笔下没有太多惋惜、怀旧、回望的笔触,他更多的是出于对现实的关怀,写自己所处的那个时代,那种生活,这样可以捕捉到生命中的“魂”,因为这是他自己所处的时代,是属于自己的时代,自己的生活。一个好的故事,一定能够概括一个时代。《如果当年》这部作品也不例外。作者随时进入生活,感知生活,与时代共舞的功力可见一斑。

  真正的作家善于从平常的生活中,发现不平常的人物和事件,并从中勾勒出让读者心灵为之同频共振的动人故事。作家是时代的真实记录者,其笔力一方面来自于自身的文学素养,另一方面来自于对日常生活的观察,揣摩,这样才能真实地记录这个时代发生的一切,写出可以感动自己,感动他人灵魂深处的优秀作品。期待作者在今后的创作实践中再做进一步的探索。

  (陈德民,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学者协会副主席,《中华文化》杂志总编辑,南京远东书局主编。)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