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工坊赋能乡村振兴 大岙心村民“家门口”实现增收
苍南新闻网9月21日消息:大渔镇东坑紫菜·共富工坊依托党建引领、村企合作、村民参与等模式,共吸纳15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人均月增收近2000元,提供“家门口就业”岗位,有效畅通村企双向共赢,为强村共富注入了动能。
该共富工坊位于大渔镇大岙心村,是一家集紫菜培育、养殖、采收、烘干、包装、销售为一体的共富生产线,总面积约400平方米。大渔镇党委依托“东坑紫菜有限公司”阵地,通过村企结对、资源衔接,有效整合资源,探索构建“支部+工坊”模式,建立大岙心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村“共富指导员”工作机制,为共富工坊集体经济增收找思路。同时由大岙心村两委针对本地资源、供给需求、政策支持、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收入农户)等“四张清单”开展全面排摸,为东坑紫菜·共富工坊不断输送劳动力,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共富工坊根据生产加工环节分别设立培育、养殖、采收、烘干、包装等专岗专项,针对居家妇女、老人等个体差异,明确专岗专职,辅以“专岗多人”,实现生产任务安排由“技能依赖型”向“组织调配型”转变。并建立健全“老带新”机制,由工坊的能手对新进工坊人员进行面对面授课、手把手传技,帮助新进人员熟练掌握技能并快速上手。
在大渔镇党委带领下,工坊设立了党小组,在常态化走访联系过程中为工坊在消防安全等方面提供精准服务。同时开展系列志愿活动,为村内的困难群众提供暖心慰问180余人次,提供电影展播、为老义剪、健康义诊等公益服务,丰富群体的文化生活。今年已开展8次公益服务活动,惠及村民300多人次。(通讯员 魏恒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