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亭子下四条“根”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13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林邦川

  丰乐亭是金乡卫城十景之首,名曰“一亭、二阁……”丰乐亭始建于明代成祖永乐年间(1403—1424),雄踞于城东、卫前、凤仪、城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形成南面的十里路口,正面直对金字山。清顺治(1661)迁界时,毁于兵火,重建后又遭台风侵毁。清咸丰年间(1851—1861)东门余家善人余庆荣捐资又重建,由金乡南门外牛卧龙地方著名木匠张殿元设计,精选砖木,结构坚实异常,双层飞檐,亭高16米,底座三开间,占地近40平方米,中间有四层浮雕栏杆,八角形上层葫芦顶,精致风雅,古色古香。

  1985年由金乡地方公益人士捐资重建,16根朱柱分别矗立在四座石墩上,整座升高1.5米。

  当年黄群觉先生有诗赞曰:

  一亭雄伟踞通衢,面对金山展宏图,

  过客停骖资稍息,丰收捷报合欢呼。

  民间百姓亦有顺口溜:

  航旗日月肚内空,上有葫芦登当中,

  十六云头抓八爪,下可南北透西东。

  丰乐亭顶上辉煌,底下繁荣,亭下四周及卫城内的人倒反没有叫丰乐亭,而叫亭子下,就是当年在外地工作、读书、当兵的周边人,向家里写信只要写:金乡镇亭子下***收,邮电员就能准确无误地把信送到某人手里。

  亭子下既精致风雅、古色古香,又雄踞城中心大街之当中,人口密集,往来熙攘。自然是能人商贾,人才荟萃、各显风采。民国年间至解放后,就有四条根(好汉)孕育于亭子下,护拥丰乐亭。四条根扎实了古亭,繁华了古街,人杰地灵。当地老人至今还念念不忘、津津乐道。

  南货店叶立根

  亭子下城南街(现叫南门大街)距丰乐亭只有几步之路,有一座坐东朝西的吊脚楼,楼下三间店面其南首墙壁上,有一显赫商标“叶万盛”,叶万盛是一家南货店,其店主名叫叶立根(庚)。城南大街当年开有四间南货店,从北到南分别是王德丰、叶万盛、陈高鸣、潘宏成,叶万盛店面宽阔。金乡卫城的南门又名靖海门,之所以称为“靖海门”,是从金乡到海头的大渔下(大渔)、石砰、小渔、大岙、海口,都必须经靖海门出走,靖海寓意海不扬波,风平浪静,渔民出海鱼虾满仓,国泰民安。

  叶立根是叶万盛叶思富(又名金富)的大儿子,其三个弟弟分别是立齐、立志、立夫。立根生于民国甲寅年(1914),他小学毕业才只有16岁时,父亲就给他结婚,其妻是卫城西门大户刘宗标长女,也是16岁。结婚后就在城南街开设南货店,少年夫妻既恩恩爱爱,又同心同德,开创的南货店红红火火。其店后有一块空地,叶立根着手盖了四间小瓦房,作为工场,形成了前店后厂的局面。立根自己亲力亲为,还带了一个徒弟各叫潘焕龙,雇了余家余亦虎父子两人作为人客(小工)。师徒等人起早摸黑,立根自己大小事情亲自落场(参加),既是老司又是工人,做的各种糕点很有名声。叶立根产的史茶糕精选糯米为原料,配料得体,甜度适中,松口耐味,不仅在卫城古镇饶有名气,还销往大渔、石砰海头地,常常叶万盛的糕点一到,海头人就围拢排队购买,由于名气大还跨洋过海销到台湾,被台湾的温州人奉为送礼佳品。

  叶立根为人正直,处处能为地方为他人着想,其三间店面原为平房,为了开阔门面他重建为吊脚楼,前檐冲出底下为行人道,便于雨天顾客和行人稍息行走,以至临街店面大家照仿,所以地方人还记得过去雨天从南门头到大仓桥,走瓦檐头底下过也不会淋雨。

  其妻刘氏大家闺秀娴静清秀,自从16岁嫁到叶家后,大家都叫她“先生娘”,她相夫教子连生多胎,到年龄大了还清清水水、文质彬彬。她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曾经一次到菜市场买菜,回来时竟不知道城南大街怎么走,反而向西门小山下去了,直到碰到一个亲戚问她去何处,她才知道走错了。刘氏夫人对待人客(打工)十分关心,一次一位徒弟身上暖(感冒了),她知道了亲自烧葱汤粉干,叫他趁热吃了表表汗,徒弟感激不尽,传为佳谈。

  卫前街酱油根

  从南门街穿过丰乐亭,便是卫前街,映入眼帘的就是“永新和”酱油店,店面整整洁洁,物品货架一尘不染,店主陈萃根个子高挑,双眼有神,讲话声平气和。陈萃根民国十二年(1913)出生在亭子下,10岁时就奉母命,到卫城第五巷酱油坊陈太和店当学徒学生意。

  金乡卫城四周有宽阔的护城河,城内有鲤河水,南门外有常年不竭的滚水潭,水流不干,清味甘甜。城内有玉泉庵等七口名井,其余大小水井密布,所以有“一城山色半城河”之称。因此金乡的酿造业、水作食品坊特别多,也特有名气,有同春、太和、益利、永新、振兴等几大名店。陈萃根在太和学艺3年,13岁期满回家在亭子下开“永新和”酱油店,天光早卖豆腐、豆腐干,整天有酱油、醋、水作食品豆腐乳、豆腐干等,以及酒、油等副食品。

  “永新和”顾名思义,陈萃根从小在太和拜师学艺,现在自己创业了,既要继承先生太和的一团和气、和气生财之“和”的好传统,又要创业创新,而且永新不止,因此取名为永新和。开业这天吉日良辰,在亲友簇拥下,在热烈的鞭炮声中,“永新和”招牌亮光闪闪,特别耀眼。

  陈萃根心有打算,要使生意永、新、和,现在店面有了,要自己产出自产自销,供应周边小商小贩。他便在凤仪街牌坊边,开设了“寨房”,把拜师学艺招进来的徒弟分成二班,一班店前,由他自己负责“站店做生意”,店前有徒弟许益海、沈培恩、杨孟村(南垟人)。天光一早开门营业,还负责向海头人发送货。一班店后,在寨房做工,有洪汝康(半垟人)、缪思亮(缪家桥人)、叶志喜(钱库人)、陈超俊(宜山人),他们担水磨豆腐、晒酱制酱油。两个班各管各,兢兢业业做工、做生意。学徒期满可以留店也可回家创业。但“永新和”越来越发达,这些人客感激先生恩惠,大多留店续工,有的甚至做到“头发白胡须结籽”,就是返工回家了,也年年正月头提包头(金乡话一种礼品)到先生家拜年,先生家大小事情密密走到。

  陈萃根自知创业不容易,创业了家大业大要发展、要巩固、要下点功夫,但他知道自己有今日全赖母亲养育教诲之恩,也不忘兄嫂关爱关心之情,当他的母亲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他每天安排徒弟一日三餐给他住寨房的母亲送饭,他知道母亲爱吃海鲜,每餐新鲜鱼虾不断。母亲去世后,他又给长嫂送饭(哥早逝),感谢她照顾之情,如此大孝大爱,彰显“永新和”孝心。

  香烟店许益根

  1927年二月初三,紧邻亭子下西壁的许道龙家,清晨一声婴儿啼哭声,惊醒了左邻右舍,一个白白胖胖哭声响亮的小男孩落地出生了。许家十分欣喜,按照许家的辈份是“益”字辈,正好出生在丰乐亭脚跟下,就取名叫许益根。

  许益根父亲当年是跟人做糕饼的,益根长到13岁时,父亲不幸去世了,可想而知家里失去了顶梁柱如何困难。益根小学只读了二三年,失牯了就无法再上学了,母亲忍痛只得叫小益根去“朝”点香烟,用一块小木板钉了一个烟架,赶到街上摊头叫卖香烟。益根虽然年纪小,但身架高大的,脸蛋白白的,叫卖声洪亮,“口码”特别好,阿叔阿哥的叫得亲切,一天下来也能赚几个铜板。每当金乡卫城清明、九月半会市时,街上人来人往,店家摊头摆满街市,他会端着香烟盘连街转,连街叫,有时碰到中所庙什么地方做戏,东门外桥头林调板龙(舞龙),他都会把烟盘摆得满满的,赶到戏台下做生意,回来还向母亲讲做戏怎样怎样闹热。难怪供货给他的烟店老板啧啧称赞:“看他不出人马小,天天香烟比别人卖得多得多了。”

  香烟卖了一段时间,母亲看看自家屋前正在亭子下十字路口,正是开店的好地方,小益根也蛮能干,于是整理店面择日开了个许益根香烟店,后来又添置了蜡烛、肥皂、烧酒、火柴等常用日用品,亭子下繁荣,香烟店生意越做越好。

  人们常说开店易守店难,他除了有时去进货以外,不管晴天落雨天天起早开门,天全暗了才上店门。他奉信生意人讲诚信,童叟无欺,待人要客气,逢人要主动打招呼。一年冬天一个夜晚,天气十分寒冷,半夜时分有人敲门买蜡烛,他一听连忙起身披件棉衣,开门迎客。虽然只有二三分钱的生意,但急人所急他不嫌麻烦,顾客走了连忙说“走好,走好!”

  他常说“做人嘛,大富靠命,小富靠勤俭。”他不仅这样讲还这样做,当年到鳌江去进货,去时起大早走到方岩下,回来有货才到方岩下坐小船,到北门头上岸自己挑货回家。

  益根母亲黄氏是金乡南门外风门浃山区人,嫁到金乡成家立业后儿孙满堂,她既有风范家教也很严,她吩咐益根:孙女儿嫁出以后,住金乡的平时回家嬉嬉可以的,但我们只留他们吃饭,不要留她们过夜的。对待邻居,在孙女未出嫁时,除了要大家认真读书,她吩咐孙女有空要帮助亭子内卖粽的姥姥,老人家一个人苦着的。隔壁一户王家有七个小孩,她会常常帮助照看,小孩子喜欢到香烟店玩耍,走了老人家会扪一把炒蚕豆给他们吃吃,所以孩子们“阿婆、阿婆”(祖母)叫得很亲热关系很和谐。

  1954年国家实行公私合营后,许益根被抽调到鳌江任贸易公司采购员,他不仅外交能力出众,还会一手打算盘,一手记帐,分毫不差,被称为“飞马牌”采购员,后升任贸易部经理,曾被派到北京作平阳县驻北京贸易代表。

  砻间坊郑体根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平阳北港一带风林人郑仁钊,在山区生活困难,难以养家糊口,便携子郑永康到江南垟一带逃荒找出路。他们在金乡卫城内常常无处安身,有时只得寄居丰乐亭下。丰乐亭在清咸丰年重修时,亭子内建有五显庙,五显庙后墙外一空地,郑永康一家在此开荒平整杂地建了二间草房子,至光绪丁未年(1907)生下儿子郑志根和弟弟郑志财。

  郑志根脸蛋圆圆,身材矮小,但头脑活络,思想善动,他看到当地种田人和租种他人土地的佃农,稻谷登场后无处碾谷舂米,就在住地对面杂草丛生、荆刺遍地的杂地上翻出一块平地建起三间草房子,置办了砻磨、捣杵头、风车等工具,办起了亭子下砻间坊,供四乡八邻种田人舂米。

  舂米看起来是眼上活,但有些环节一般人不会干,如筛米要把未磨的谷从糙米中筛出,好多人都筛不出来,郑志根再忙也会排起来帮他筛。风车扇糠轻了糠扇不出,重了米会扇出去,他会不厌其烦地边教边干很是诚心。至于加工费有的人付不出,就把米糠留下抵工钱就是了。一时砻间由于地处中心,正正亭子底下,生意繁忙,常常接应不暇。郑志根边干边发展,扩大规模就有了三张砻磨、四对捣杆捣臼、二张大小风力风车、一张扇砻出的谷壳、一张扇捣米后的糠,另有大大小小竹匾、米筛、地箩一应齐全,成为卫城内较大规模的砻间工坊,又叫砻间厂。

  郑志根自己虽然矮小,但妻子杨氏却人高马大,一口大嗓子,一把力气,整天拿着一把扫帚在砻间内这里扫扫,那里掸掸,还热心帮别人抬谷、抬米,帮着往风车斗里倒谷物。特别是砻间内的重活:捣米,实实在在要一个正劳力才能干得动,在杠杆一头脚踏身压,两只手紧紧抓住扶手的毛竹护栏,但捣臼里的糙米却四散蹦出,这时“阿根嫂”就不辞辛劳地帮着把米扫进捣臼,不间断、从不推诿。

  “阿根嫂”嗓门大,爱打抱不平,对于看不怪的事敢讲敢说,人家又称她为“赶鸡棒”。赶鸡棒是用一根毛竹尾巴,把下节破成四瓣,放地下一搞“啪啪响”的,是农家晒稻谷时赶走偷吃谷粒的鸡子用的竹棒。

  郑志根人矮小,城里喜欢按人的特点取起绰号,叫他“老矮根”,他办的砻间两夫妻经营得法,人们又叫他“砻间根”了,真的有人忘记了他的真名。“砻间根”办了砻间后有了资本啦,在南门外买了一亩田,拿现在人讲法:兴办家庭工厂,带头致富。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