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宜山的桥

发布时间:2022年10月17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薛思雪

  宜山,千年古镇,真柑故里,旧时江南垟经济文化中心。宜山民间有言:“一亭、二楼、三市、四寺、五河、六山、七树、八岩、九井、十桥。”其中的“十桥”指的是上市头的三进桥,上市陈氏祠堂对面的广源桥,广福寺西的广福桥(建于北宋元丰年间),老菜场街的进源桥,南市口的进市桥,仁寿街旁的仁寿桥,下市口的汇源桥,学士街的泗水桥,旧同乐园边的龙跃桥,阔桥底的阔桥。这些桥历经岁月变更和风雨侵蚀,大多数已湮没无迹了。现存的广源桥、三进桥和进源桥,其桥体形制已经被大大破坏,面目全非,不复当年的风采。倒是宜山镇周边村居里,还残留着几座古石桥,静静地卧在长河之上,见证着人世的沧桑,勾起了一代代宜山人的乡情,也唤起了江南垟人最后一抹乡愁。

最古老的石桥:塘西元祐古石桥

  塘西,据民国14年(1925年)印行的《平阳县志·舆地志》所记:“古老相传,其地一寺(已圮),俗称为堂,庄处其西,方言“堂”“塘”同音,遂讹为塘西。其地尚有“元祐”古石桥,筑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

  宜山最古老的石桥,当是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的广福桥,是一座双石板桥,可惜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其地建宜山水泵厂时,这座桥被毁坏。也有一些老人回忆,说这双石板并没有被毁坏,现只是沉埋水泵厂的地下。而今有存留下来的最早古桥,当属塘西这座筑于宋元祐二年(1087)“元祐古石桥”,距今已930多年了,也是苍南县最古老的石板桥之一。2018年国庆期间,我与欧阳玉慧兄前往老家塘西,找寻考察“元祐”古石桥,最终在普明堂旧址后面的小河湾处,发现了横跨其上的两条石板,其坐落于我儿时学堂边的一条古道之上,其中一条石板的边侧上刻有“宋元祐二年歲次丁卯十月辛亥朔二十六日甲辰建題石匠童楫”的题字。

儿时我记得应该是三条石板的,一问村书记,才知道有一条已经断裂了,现在就沉在河底。记得儿时课余时分,我和同学们经常在上面闲坐洗手濯足,好不惬意。而今,这两条石板静静地默横于荒野一隅,迎接偶至的行人,见证着人世的变迁,岁月的无常。按照古桥的时间推测,故乡塘西应该在1000年前的北宋时期就应该有人在此定居。而据《河东郡薛氏族谱》记载,薛氏最早在此定居的先祖是光禄大夫闽贺公一世的第十四世孙维茂公于崇祯年间(1628—1644)移迁至此的,不足400年。此外塘西的郑氏、黄氏和李氏,其先祖定居于此都没有超过500年。那为何会在930多年前的元祐年间就有人会在此筑路建桥,这座桥的功能又是什么,这些都是一个谜,也为这座古桥增添上一点神奇和魅力,这些都有待有关文史专家考证。

最富传奇的桥 黄良牛车桥

  黄良,《平阳县志·建置志》作黄粱。据《黄氏宗谱》记载,明万历年间,黄氏迁此,期望后裔“勤劳善良”故名黄良,系孙中山先生秘书黄实故居所在。而牛车桥就是黄实先生当年(1918)回乡后,造福桑梓,倾其家产,于中华民国八年(1919)重建而成的。

  黄实(1880—1921)原名树滋,字秋士,号笃生,宜山黄良人,国民党早期创始人之一,其一生追随国父孙中山先生,叱咤民国政坛,为建立中华民国作出重大的贡献。1911年任平阳高等小学校长,后东渡日本,1913年任孙中山、陈其美机要秘书。民国元老、同盟会会员邹鲁曾撰有《秋士公革命传略》,其中写道:“先生抱革命之志,名虽不彰,而民国生成,洪宪颠覆,先生之志以酬,实为总理(孙中山)所器重,英士(陈其美)所赏识……历亿万年而不朽。”1916年黄实辅佐孙中山筹划北伐,很受器重,1921年9月,积劳成疾,卒于广州,享年41岁。同乡黄菽民有挽联云:“参笔政、军政、财政,亲创共和,后克强(黄兴字)又弱一个;羡工诗、工书、工画,自成名家,与公望(黄公望)同足千秋”。

  牛车桥,顾名思义是与牛车水有关的桥,其位于宜山东河的牛车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桥边还有一座四角样子花岗岩石柱建成得牛车水凉棚。牛车桥,又名“狮子桥”,是黄良地方通往宜山下市的交通要道,始建于明朝,中华民国八年重建,2005年重修,大桥五开间五板并列,桥头东西两侧各有两只青石大卧狮,桥面两侧各有17宕青石栏杆,左右栏柱上头各有18只形态各异的石狮子。据一些老人回忆,原来有四个大石狮,二雄二母,后均被人推入河中,至今还静静地沉寂在河底的乌泥中。桥中间一宕的栏板上,镌刻着桥名“牛车桥”三字,其余的栏板上分别刻着人物、花草鸟兽,桥两头各有一对行走状的石狮,用料上乘,工艺精美,大桥中间的花岗岩桥板两侧,用阳刻着“牛车桥”三字,其余用阴刻重建桥的时间“中华民国八年”,这些桥梁残件上的刻字系为黄实亲笔所书。此外,现重修的桥身上还刻有“乙酉年(2005)仲冬穀旦(吉利的日子)”字样。牛车桥工艺造型都十分讲究,魅力独具。我们现在见到的大桥是近年改建的“牛车桥”,其桥墩和桥梁也全部改为水泥结构,只是两侧的精美青石栏杆还保持着原样,其中一块弓形的、刻有桥名的梁板石被砸成两段,摆放在东岸桥头的凉亭内,作为坐凳之用,桥建成时有桥碑,据说桥的碑文是刘绍宽(1867—1942)先生所撰。可惜的是建桥的桥碑在1970年初建宜山水泵厂时移作它用,至今下落不明,给宜山的文化留下永远的痛。

牛车桥还有一个很神奇的故事,近年前在改建牛车桥时,先把桥栏柱上头雕刻精美的34只石刻狮子,拆下来放在一边,准备等桥改建好后,在放回原处,以最大程度保留桥的原来形制,也告慰纪念家乡的这位传奇人物。可有些人出于贪婪,竟偷偷地把其中的几个最精美的石刻狮子运回家藏起来。最后牛车桥改建好后,就缺了几个石刻狮子,无论大家怎么呼吁和谴责,偷石刻狮子的人就是无动于衷,不肯把它放回原处。可是,不久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这些偷石刻狮子的人,家里都先后出现重大变故。也许是这些人慑于这种玄奇,都纷纷把石刻狮子偷偷放回原处,于是才有今天桥上完整保留下来的17对石刻狮子。这个神奇的故事,让黄实传奇的人生更富传奇,也让牛车桥更充满神秘色彩。

最有典故的桥:珠山棣华桥

  珠山,《平阳县志·舆地志》作龟山。龟山《黄氏宗谱》(民国丙子年重修)记载,五代后唐时期,为躲避战乱,唐通议大夫、福建惠安人黄晟携四子迁居平阳松山(今苍南桥墩镇)定居,其长子黄孝(字民行)觉得松山无险可守,不是旺宗之地,见江南垟龟山地方山水交汇,土地肥美,便定居于此。又据《选举志》载,宋绍定二年(1229)进士黄镇周居龟山,盖其地处山麓,而山形如龟,因方言“珠”“龟”同音,旋改珠山。其地历来文脉渊厚,人文荟萃,进士辈出,很多建筑遗迹都有着厚重的历史典故,这其中首推“棣华书院”和“棣华桥”。

  “棣华书院”和“棣华桥”都与黄晟第九世孙黄观有关,出自《诗经·小雅·棠棣》:“棠棣之华,鄂不铧铧,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其意是:“高大的棠棣树鲜花盛开时节,花萼花蒂是那样的灿烂鲜明。普天下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不如兄弟间那样相爱相亲。”黄观,字国滨,是乡里善士,好学不倦,怀古人之道,韬晦不仕,潜隐于家教子耕读。当年他在居所之西建一座小桥,取名“棣华桥”;又在桥东边建一座书院,命名为“棣华书院”。取“棣华”之意,是因棠棣花开每两三朵彼此相依而生发联想,以棠棣之花喻作兄弟,既是对兄弟亲情的颂赞,也表现对传统的人伦观念尊崇。他希望两个儿子能相友爱,诗书传家,蝉联不绝。他在书院内置琴棋诗书,春弦夏诵,并遍延聘名儒教育族内子弟,使得其后裔在南宋科场中脱颖而出,纷纷出仕。据清乾隆《平阳县志》记载,黄观的后人中从1220年至1232年,仅十二年间,龟山黄氏家族就出了九名文武进士,科场罕见。黄氏科举之盛实得益于其祖黄观创办的棣华书院诗书继世,其所建的棣华桥对后世子孙的铭训。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武科进士中,平阳籍进士共十一名,全部是黄姓,其中龟山黄氏就占有五位:黄德庄、黄庆远、黄应祥、黄与仁、黄洵。

而今,这座开启龟山黄氏文风的棣华书院早已湮没于岁月的长河,甚而失载于当地史志;棣华桥虽几经改建,千百年来,依然静静地横卧在当地的长寿河之上,仿佛向人们讲述着南宋时期龟山黄氏那段辉煌的时光,那个温暖的典故。

最怀旧的桥:下市口的汇源桥

  下市口的这座汇源桥,承载着四五十岁以上的宜山人共同的记忆,是最具怀旧气息的桥。它静静地横亘在下市口最热闹的东河与金河的交界处,这里一边是下市口的轮船埠头,另一边是百年老校宜山小学。商贾往来,人声鼎沸;机船进出,马达轰鸣;学生云集,书声琅琅;加之桥头小贩叫卖,看相算命,伛偻提携,摩肩接踵,好不热闹。

  记忆中这座汇源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还在,后来宜山小学被迁到对岸,学校旁边的小河被填为平地,桥也被拆毁,连同校址,在上面建成高楼和街道,就是现在的学前街、仁寿街和繁荣街。记得桥两边各有一座凉亭,在老街这边的凉亭旁还有一小段走廊,靠河边设有一小溜“美人靠”,供往来行人歇脚,小贩摆摊,我们宜山本地人又称之为“凉亭桥”。这座小小的凉亭桥却给儿时的我,带来舌尖上的诱惑,一段难忘的怀旧时光。

  记忆最深的是桥的凉亭旁一对父子经营销一家老面包店,有馒头和糖包各色包子。在上世纪那个物质匮乏的七八十年代,每次上下学经过店前时,我总被店里蒸腾的白气所迷醉,更为香喷喷的包子所垂涎。每次攒足了五分或一毛钱,买下一个糖包或肉馒头,总是先放在手中,把玩了好一会儿才狠狠地咬上一口,那糖包“滋溜”一声溢出来的红糖,那肉包香脆的嚼头,好吃得仿佛连舌头都要吞掉。

  在炎热的时节,桥的凉亭里有一位身材瘦小的老妇人在卖“奅膨”,我们叫她“奅膨女”,她卖的“白奅膨”特别好吃,听说是用球山脚下大王殿前的“圣泉井”水酿制的。“奅膨”类似于“白凉粉”的“凉腐”,是我们江南垟特产。因我们宜山方言称薜荔果(别名凉粉子)为奅籽,这果专取籽用来做凉腐的。奅籽儿细细的,软软的,把它装在小布袋里,用水泡透后,奅籽儿便渐渐膨胀起来,再用手在木盆子的里使劲地揉搓,令籽儿尽出汁水,待时,就会凝固成腐状的晶莹透亮半流体物,这就叫“奅膨”。吃“奅膨”,是需要添加些薄荷水才好吃,那种伴着薄荷清香透心凉的感觉,自今是我生命中最美的记忆。在每次运动过后,我总要到那里用五分钱打一碗“奅膨”,好好地享受一番。每一次吃“奅膨”,我都要“奅膨女”加些薄荷水,她总是笑着说,加多了会苦涩的,而我总是不管不顾,因为浓浓的薄荷水可以给我带来无以言说的清甜。要是在冬天,凉亭里就会有一位跛足的老太太,在那里卖爆米花。有时囊中羞涩的我,就用一两分钱,买上一小盏香喷喷的爆米花放在口袋里,边走边摸出一两粒放在口中,让其慢慢融化,让米花的爆香抚慰饥荒的胃,亦有一种无言的快乐,无上的幸福。而今汇源桥和凉亭早已消失了踪迹,奅膨女和卖包子的老爷爷,以及卖爆米花的老太太也好多年不见,他们或许早已作古,或许在家里安享晚年了吧;而我们年少的旧时光,何处再重寻呢?

  时光如流,世事沧桑,守一段记忆,说一段过往。一条小河,一缕乡愁;一座古桥,一段记忆。宜山的桥,还有一段你我愿意于此虚度的时光。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