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狮山书院考略

发布时间:2022年09月27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1962版陈翔渊主编《金乡志.学校志》:狮山书院在南门第二街向为学子讲习会文之所。清光绪二十一年,邑人徐松龄等为倡捐重修。邑令汤肇熙捐俸劝置田产以助膏火,今改为民房。

《民国平阳县志》:志城学堂(由狮山学院改制)在金乡南门,清光绪二十九年立,三十四年停。

  李玉信

  书院的名称始于唐,其制度始于五代,而其兴盛实始于宋,延至清末而废。平阳(含苍南、龙港)境内书院在宋代应运而兴,至明清继续发展。初建于朝省,为修书藏书之地,尔后为私家诵习之所。书院主持者称“山长”“洞主”或“堂长”,主持书院事务,多由名儒充任。元、明、清逐渐成为官学,专攻制艺,为科考服务,兼亦有私人或地方捐资兴办。

  一、宋代书院教院

  金乡镇(含金舟乡)境内的书院始于北宋宣和二年(1120)。金舟乡夏口吴处仁遵祖训,建明远楼学馆,教授弟子,是为金舟乡最早的一所书院。明洪武十九年,信国公汤和来金筑城建卫时,曾乘小船来此,闻读书声朗朗,便上岸逗留,并将“明远楼”改“文苑楼”。文苑楼遗址现为夏口村办事处所在地。(关于明远楼,另有一说为∶南宋咸淳元年(1265)吴俊臣,字时衡,登进士入仕,解甲后于夏口筑明远楼。)

  据民国平阳县志和坊下陈氏族谱记载,陈力修,字介翁,生于南宋嘉定年间,从小聪慧过人,就读于太学,以上舍第一人于绍定年间(1226—1230)赴京殿试,榜上有名,入仕。后归故里,致力于教学,创崇文教院于灵峰。

  二、明代卫学社学

  卫学是伴随明代军户制度的创立而形成的一种官学形式,是明代国家、地方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卫学在建立之初便被统治者赋予了教化、育才的双重功用,故卫学是都司、卫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建于明初洪武年间,正统以后进入大规模建设的阶段,至明末,卫所儒学数可考者已达112所。凡入卫学者,称军生,一卫有军生40人。另据记载,明成化年间(1465-1487),金乡卫有卫学,址失考。

  洪武八年(1375),诏天下立社学。至明万历戊子年(1588),平阳县令万民华在金乡建社学七所,为治字社学、平字社学、恭字社学、从字社学、明字社学、聪字社学、睿字社学,后废。清顺治九年(1652)提准每乡置社学一,选择生员学优行端者补充社师,免其差役,量给廪饩。

  在明朝社学的基础上,雍正元年(1723)又义准凡近乡子弟,年十二以上二十以内,有志学文者,俱令入学肄业,亦名“义学”,以成就无力读书之事,大概与今天的义务教育相似。其时,属于金舟乡范围的社学有∶南楼社学(在二十一都郑家楼)、灵峰社学(二十二都旧灵峰寺内)、二十三都的象湾社学(旧象湾堂)、荐奥社学(旧灵鹫讲院内)。"荐奥"一般写作"箭奥"。

  明清之际,民间尊师崇教,耕读传家之风也绵延不断。起源于元朝之私塾,明清时成为民间的主要办学形式。课分读书、习字两门。教材大多采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以及“四书”等儒家著作。有些还以义塾的形式办学,如金乡境内有项桥义塾、龙江义塾等。

  三、晚清狮山书院

  至晚清,平阳境内先后有南雁荡山的会文书院、万全三都交川书院,平阳岭门的昆阳书院,松山(今桥墩)的鹅峰书院,睦[缪]程里(今龙港云岩)的朝阳书院,灵溪的吾南书院,泥山(今宜山)的星岩书院和金乡的狮山书院等。

  汤肇熙,字绍卿,江西万载人。清同治二年(1863)进士,光绪八年(1882)任平阳知县,在任共7年。他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大背景下的晚清平阳县,主持公平正义,大力兴办教育、移风易俗、革除陋习、破除迷信、启迪民智。

  汤肇熙在任内接到了金镇余尧年、余步洲等人的呈状,他在之后审理的诉余李氏管理家产不善一案中发现,其捐赠用于储蓄备荒的义仓助田并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汤肇熙于是发文告知余李氏继子余寿相和殷汝镕、夏毓英、陈彝藻三位金镇生员(秀才),“本县拟将余李氏捐田另择管理,改为该镇建塾兴文之用”。见《出山草谱·义仓助田改建书院谕帖》

  汤肇熙在《出山草谱·禀金乡镇议建书院,以积谷案内余李氏捐田改作膏火经费,请批示遵办》接着说道,他在光绪八年(1882)到任平阳县知事一职,县城昆阳一直有龙湖书院,他每个月亲自去上一次课。此外的万全乡逢源书院也参照这个模式。各地乡绅因此备受鼓舞,大力建设教育机构以期培育人才。江南乡有亲仁书社、南港乡有吾南书院、北港乡有会文书院。全县上下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教育的氛围。

  讲到这里,汤肇熙话锋一转“唯有金乡镇还没有义塾,原因是缺少经费,没有人牵头……兹据各绅士商议,就旧有庙宇一所,劝捐改建书院。是项捐田,请以租息改充膏火等费。”对于义仓助田改为举办书院经费来源的决定,众人和事主都表示支持,“众情悦服,余李氏亦所乐从,一再面禀前来。”

  汤肇熙又和各绅士商议,以金乡镇城内“狮山”为书院之名,任命余李氏之子余寿相为书院董事之一。举办书院的经费保障解决了,接下来就要考虑院址选择的问题了。汤肇熙在《出山草谱。寺院拟改作书院谕帖》中告知余寿相等董事“查书院现在尚无院址,该卫国寺既向由地方公建,且房有三十多间,即以改作书院,似为一举两得。”

  不过,汤肇熙知道这一计划虽然比较理想,但是实施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和不确定性,他接着说“仰该董事等前去采看,是否形势、基址堪为书院,其寺内神像、钟鼓作何安置。该主持一并驱逐,果有交堂钱文,应否发还,并有无财产,逐一详细禀明,以凭察办。”

  在狮山书院董事等会同地方绅士实地勘探察看之后,发现卫国寺并不是举办狮山书院的最佳院址。于是,在向汤肇熙禀报之后,择址南门官禄巷(后曾更名,现金星街)创立狮山书院,生员殷汝镕与其族人集资购屋五楹作为校舍。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前期,狮山书院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正式竣工开学,一改清代以来金乡镇内只有私塾、家塾而没有义塾的尴尬局面,在晚清迎来了义务教育性质的狮山书院。

  光绪十五年(1889),狮山书院聘请瑞安求志社学员、经史学家金晦(原名鸣昌,字志曾,号稚莲,后号遁斋)掌教书院。金氏追随孙锵鸣之后,极力倡导清初学者颜元(习斋)、李塨(恕谷)一派之学说。对于狮山书院来讲,当地名师大儒前来执教,大大提升了狮山书院的教育品质和影响力。金氏至平阳(先至张家堡)后,立即吸引了一批年轻的士子,次年转到狮山书院后,从学者仍追随不舍。其中,包括刘绍宽、朱次庄、黄庆澄、张幼明、陈雨亭等在内都师从金氏学习,狮山书院一时间成为颜李学派在平阳地区的主要传播阵地,并在此地形成了一次学习颜李学派的高潮。

  刘绍宽在光绪十五年(1889)农历十一月十三日的日记中说“予自戊子从金稚莲师游,学问始少进。己丑,稚师掌教金乡狮山书院,虽不能亲灸,而向学颇不倦。

  光绪二十年(1894),金镇监生徐润之(金镇徐元大人-现卫城文化客厅金乡镇社区学校校区)等人劝谕当地殷富人家协力捐助,为书院捐得田产100亩,洋银叁拾两七钱五分,预作省试时寒门学生赶考和奖励学生进取之经费。

  自此,狮山书院有学田300亩。学田所产皆为书院经费,主要用于生童膏火、山长和先生薪资,不足部分由创办者及各方乐善好施者捐献。书院设山长和董事,山长由县知事聘任,讲学并总理校务。

  同年,徐润之发展狮山书院,制订院规、学则,设立董事会,呈请平阳县令沈懋嘉作《金镇文成碑记》。

  光绪二十九年(1903),狮山书院照新章按程度,改为志成初等小学堂。鲍仲敷任堂长。

  光绪三十四年(1908),志成学堂、卫西学堂和醒狮学堂等合并成公立“金乡镇初等小学堂”。民国五年(1916),朱秋帆此基础上开办金镇乡立高等小学校,后称“金乡小学”。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