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创作  -> 正文创作

“密印”深处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28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章小强

  人在尘世烟火里久了,需要脱俗,需要净化。两次探秘这座寺院,肉身生津,心生菩提,大大超出我的预料。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寺多了易迷离。而坐落于州南二十五里头陀山麓的密印寺,俗称头陀寺,山色空蒙,丹桂飘香,梵音通透,幽深的不露一点声色。似世外一隅净土。我喜欢这样秋意空明的寺的况味。这个从唐朝一路兴衰沧桑而来的佛家圣地,掩映在绿树成荫的气象中,若隐若现,仿佛私人的豪华园林。被时光洗练的一尘不染,尽显秋色骀荡,超凡脱俗。完全不像汪曾祺小说里描写的寺院的红尘滚滚。

  身体两度被裹进头陀寺,情思颠倒,横生敬意,忘了是朝圣,忘了是寺。“游荡”此地,不见烟火缭绕,不闻木鱼绕耳,香客零星擦肩,或观或思,或饮或悟,魂与灵皆在净土里精神辽阔。可谓:“寺可寺,非常寺。”寺的内敛,院的低调,像时光为它打造的信仰圭桌。独自徜徉于幽径殿宇,只觉禅房花木深,潭影空入心。

  被低调撞怀的先是入口的门台。偌大的寺院,门台看上去竟与以前大户人家并无二致。不知是否是不显山不露水的修行初心使然。好在门台两边“南無阿弥陀佛”六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门前的椭圆形水池大方灵动,撑起了门庭的肃穆与庄重。这或许是头陀寺呈现给世人稳健、敬畏、内敛和智慧的修行“门道。”

  三进式殿宇随山势,一字递进,渐觉庭院深深。最深处楼宇竟是“三昧书屋”佛家用“昧”字,甚觉其妙。宽敞明亮的阅览室和高科技借书系统,让人误以为是走进了城市的一隅文化空间。中轴线两边是各种功能的建筑。或古色古香,或园林绿化,与三大殿一的轮廓相得益彰。灰色的瓦,石板的地,与周遭的山林融为一体。色彩似乎成了这里最大的美学。整座寺院错落有致的布局,不张扬的檐墙门楣、花草树木,让整座寺显得优雅从容。以至于,我两次浸润其中,心里的佛学禅意都战胜了宗教意识。似乎是与道教的上善若水道法自然的精神相吻合。这应是头陀寺的律筑布局折射出的庄严的低调。

  最高处的殿宇游离于整体建筑之外,独自禅隐。陡峭的阶梯不时提醒着仰望的意义。谜底似乎就在门台上方醒目的“一宿觉”三个遒劲大字。头陀寺悟智方丈的书法,竟不输书法大家。出乎意料。陪同的学生说,原本是请章草泰斗萧耘春老先生题写的。后来竟阴差阳错,令人唏嘘。如果是萧老的字,相信我这个老乡看了,会有另一种的肃然起敬。我到此,正好遇见方丈带领宾客,驻足观看“一宿觉”题匾。为了不打扰他们,我们折回遣兴。此处的静谧与安详,肃穆与深隐正合山意的禅宗低调。在制高点安放本寺的禅宗有何深意,我不得而知。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宿觉”偏于一隅,正是以此表达对时间的侵蚀和红尘作伴的一种精神抵御。

  头陀寺偌大的空间存在,空间意识形态的载体,一定是依附于禅师上乘禅意的修行法则。这个人就是缘定永嘉祖庭的悟智方丈。他的生活和灵魂栖息地——證觉院,夹杂于高大建筑间,很容易被忽视。里面狭小而高深。就建筑而言,斑驳的外面散发着神秘的气息。它是真正的时空延续。小楼有禅意。在此案头文章,研磨禅义佛法、再合适不过。学生告诉我、这是以前方丈的旧址。从“觉”字为知道,这是玄觉大师的佛学渊薮。悟智方丈钟情于此、与其说是安于低调与幽闭,不如说是执着于头陀寺一脉相承的精神秉性。简约与个性的修葺,并没有破坏原有的建筑格调。相反,柴门斑驳的门楣保留、鱼翔浅底的点缀,馆藏式会客厅的温馨,让它显得更加的古朴与灵动,形神俱佳。作为整个寺院的大脑,它的避重就轻,它的严肃性与功能性,恰到好处诠释了建筑等级空间的合理性。我两次幸运虔诚隐人此地,敬畏感一半源于此。一座干年寺院的禅禅宗精髓发轫于此,意义就如同故宫之于皇权。

  證觉院给人最大的知觉,并非只是小楼东风的建筑偈语。午饭素斋后,悟智方丈入座茶会一团和气,古拙淡雅中蕴藏着一股暖流。与他品茗禅聊的融治,如浴佛经。他的亲和力,远胜于建筑空间的渗透感。他随境而发的“一念生出万波水”的开场白,像投向水面的一粒石子,让在座的每个人瞬间脑洞大开。没料到,之后他竟惜字如金。然而,我觉得今天听得,已幸莫大焉。一个寺里的女义工与他开题的“身不由己”的禅释,倒是一个适时的时空延续。他对“身不由……”的禅语不展开,点到为止。我不谙佛经,听得似懂非懂。还好,有茶的暗中调和,免了谈经词穷的窘境。最让人惊讶的是,他谈论魏晋和民国的士大夫精神,信手拈来,却是浅尝辄止。我想,他完全无视“福报、信仰、念佛、打坐……”这些敏感的话题,都源于他上乘的禅宗境界。我懂得他的禅聊的“吝啬。”或许,他的人格高深更具魅力。半个时辰的茶聊如穿越头陀寺千年的时空。这种氛围给人的启示是,一座寺真正的低调;是方丈智慧的深沉与博大。或许,低调的沉淀才是这座寺的大境界,这座院的精神内核。

  證觉院隐藏的禅魂,只待有缘人双手合十。

  今年金秋时节,学生再次引我入得證院,已多了一层时光造化。常常听人说,有信缘的人有福报。今天被一次巧遇,信服的很彻底。斋饭前空隙时间,客厅正面茶几上的一粲然透明的水晶佛塔,引起了我的注目。身旁的学生反应够眼疾手快的。他说,这是舍利子,头陀寺的镇寺之物。我有点不相信。却瞬间陷人了被轰然一击的兴奋。他接着说,里面米粒大小的乳白色的硬物,就是舍利子,是从斯里兰卡引入的,非常的珍贵。我平生第一次见舍利子,又是无比珍贵的镇寺之宝,仿佛坠入金庸小说里的一次奇遇。用“贪婪”的眼神,心定气神虔诚一番后,我双手合十盘坐在地上,心驰神往,灵魂好像与千年时空对话。抑或是佛祖心中流的释然。这种奇妙的感觉,压缩在神奇的时空里,一切茫然了于无形。我暗自窃喜,今天,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是的,奇缘也是一种修行。

  夕阳西下。从“一宿觉”出来,沿着寺外小道出寺院。入耳的虫鸣有朴素气,中有深情。在寺外看寺内,弥漫在头陀寺时空里的渗透力,不减反增。轻描淡写的低调在心里奢华流淌。学生关乎小道旁山地的未来走向,而我心头则无端生出一种在此修行的置之度外。是建筑意境的感召力,还是悟智方丈催生的上乘的头陀寺佛家文化?风无言,屋檐无言,人无言,寺无言……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