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读书  -> 正文读书

小物不小 ——读《大瓯小物》有感

发布时间:2022年06月08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华夏雪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一下子收到作家、诗人翁德汉老师的四本书。三本散文集《大瓯小物》《青灯有味》《一幕幕》和一本诗集《水的锐角》。一看到书,我眼前不禁发亮,多厚重啊,墨香味浓浓。

  读《大瓯小物》时,我的心情是宁静的,慢慢地读,感受到很强的文字魅力,一种亲切感油然而生。全书分三辑,“那鲜,那味”“那事,那物”“那水,那人”,共49篇,题目取得很有个性。

  第一辑“那鲜,那味”,说的是饮食小品,是对温州特色海鲜的写作。曾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吃在温州,穿在温州。”在外地人看来,温州人会做生意,会赚钱,钱多了就不愁吃不愁穿。温州多山、靠海,海鲜自然而然就是餐桌上的一道上等菜。当我认真读到作者“那鲜,那味”里写的蟹、虾、螺、蛏子等物时,对作者描写的舌尖上的味觉垂涎三尺,回味无穷。作者以最简单的清蒸、水煮、烤、爆炒,甚至是生吃,用姜葱、黄酒和酱醋来调味,保持海鲜的原始本味和鲜、嫩、软、滑的口感,读了让人耳目一新。比如《江蟹事》里的细节描写,如何洗、蒸、吃都非常细致到位。洗时如何用牙刷刷净蟹身上的污垢,蒸时“水汽汹涌,好像钱塘江的波浪,已经拼命地涌上不锈钢片,而江蟹的颜色也已经变成红色了,蟹盖在蒸汽的吹拂下,好像课本里的寒号鸟,在不停地颤抖着”,形象而又生动。这些过程虽繁杂,但肯下功夫也就迎刃而解。九节虾是否九节,花蛤表面有多少条放射肋,作者都一一认真数过。还有一些海鲜的名字,也很特别,比如:淡菜,它不是菜,而是一种海鲜,是贻贝煮熟加工后的成品。蝤蠓是温州一带对青蟹特有的叫法;钉螺真正的名字叫“锥螺”;温州人叫蛏子为“鲜蛏”;海瓜子不是瓜子,它也是一种海鲜;鲍鱼不是鱼,是贝类,看上去像一只耳朵,所以被渔民称为“海耳”等等。先前我知道的很少,读了这本书,我才知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连名字也取得如此有意思。

  “那鲜,那味”里,作者用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了一道道温州活色生香的海鲜,这些装着温州人独特味道的海鲜,永远成了很多人味蕾上的记忆。这些温暖胃和心的美食让很多游子对家乡念念不忘,成了乡愁。记录乡土、书写乡愁,家乡美食绕人心,小物不小。

  第二辑“那事,那物”,作者以纪实的笔调讲述自己身边琐碎小事,带我们走进生活。推开生活的大门,朴实的语言,使我们仿佛置身于书中的人、事、景中,久久无法抽离。在《自行车》里,作者写自己读初中时很想有一辆自行车,学自行车到拥有自行车时又被偷,细节描写打动人心。《锄头》《杯子》《馒头》等文,笔底文字细腻,文字朴实,让人动容,可读性强。

  第三辑“那水,那人”,作者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记录了一些历史人物,更是让人大开眼界。翻开历史的一页,从里面走出来一个个鲜活人物。横塘先生横塘来的许景衡,三游仙岩的潘耒,下川村的孙衣言、孙诒让父子以及戴美斋、戴恩、戴家祥、戴金星等。还有梅雨潭边留“飞白”的张宗祥,仙岩书院里的陈傅良。作者写王季思、董每戡和中山大学,写他们的社会环境和所处的那个时代,特别是写董每戡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抄家,后又被错划为右派,平反后不久就辞世,可以说命运坎坷。

  写历史题材的文章,作者要了解历史,查看史书,熟读史书,这要花多少心血啊。可以看出作者是一个喜欢阅读,博识多闻而又勤于耕耘的人。挖掘古人物,与古人游,叙古人事,追索古人的生命印迹。作者娓娓道来,引人入胜。让人感受到文字背后的无穷力量。

  看了整本书,感觉有温情,有收获,同时也享受阅读情趣。读书、生活和文学创作,在作者温暖而真实的文字中,感受到小物虽小,意义却大。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