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创作  -> 正文创作

戴口罩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3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薛思雪

  “出门一定戴口罩,不戴口罩不出门。”已经成为这段战疫期间人们的共识,其实不戴口罩也根本出不了门,过各个卡点要戴口罩,超市购货,菜市场买菜通关更要戴口罩。在这段时间就发生了很多没有戴口罩,不能进超市,顾客跟管理员和志愿者发生争执的事情。我们这里某市的一个超市里就发生这样的一个案例,我在视频里看到有个女顾客,也许是出门忘记戴口罩了,结果不能进商场购物,大概一时心急,就与超市里的管理员和志愿者发生激烈争执,虽然她百般刁蛮,使出各种所谓的“汉骂”,最终还是被警察强行带走。这件事,经微信视频广为传播后,也对人们养成戴口罩习惯起到很好的警示教育作用。

  我们在平常生活中,一般人确实没有戴口罩的习惯,刚开始也很不自在,不好意思。记得2003年,非典时期,我们宜山街头,也有几个人戴口罩的,结果引起人们一片哗然,引为异类。有些人还在背后偷偷议论,用本地话骂那些戴口罩的人“肉烂起来了”。而今,戴口罩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要是不戴口罩出门,反而会成为异类了,不仅自己不好意思,而且被别人认为你是一个没有素质,缺乏公共意识的人。戴口罩也可以观察出是我们的心理活动过程,刚开始的时候去买口罩都觉得怪不好意思的,好像自己怕死似的,到后来出门不戴口罩,反而觉得不好意思,好像自己出去害人似的。我发现还有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老年人在疫情刚开始都不戴口罩,到现在全国各地都清零了,却反而戴得更厉害了,即使现在新冠疫情在我们温州零确诊已经30来天,他们在屋前屋后还都戴口罩。看来,戴口罩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了,而且还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体现了一个人的公共安全意识和素养。戴口罩不仅仅就是为了防疫新冠病毒,而且一个人对他人安全的尊重;有些人还把它作为一种装饰品,除平常的蓝白的医用口罩和N95等专业口罩外,街头还出现红黑色的各种造型富有个性化的口罩。各种各色的口罩,随着流动的人群,一如街上一道道流动的美丽风景线。

  口罩的紧俏,也带来了口罩的紧缺,也诞生了“一罩难求”这个流行语。想想也是,以前日常从没有戴口罩的国民,一下子全民口罩,口罩也因此身价百倍,原来一两毛钱一个的口罩,一下子要卖到四五块钱一个,更有甚者,像N95都要卖到几十块一个,原来做口罩的厂家挣得盆满钵满。即使这样还是买不到口罩,大概为了解决“一罩难求”问题,原先卫健委的专家是呼吁民众口罩戴四小时要换一个,后来改口为一两天换一个也可以,再后来又说只要口罩的整体性没有被破坏,晾晾干多戴几天都可以,其实这些说法都是因为口罩的紧缺。为此,各地都加快口罩生产,以解决口罩危机,连我们宜山这样人口只有四五万的小镇,都办起了口罩厂。在这段时间我也是遭遇了口罩紧张的问题,正月里好不容易弄到朋友送给我的20个口罩,可是学校的保安没有口罩,学校一时又买不到,只能分给他们15个,我自己只留5个,这5个口罩晒晒换换居然用到前段日子。直到前几天收到一位远方朋友快递来的20个N95民用口罩,才解决了口罩危机。

  但我依然舍不得用,因为随着国外新冠病毒疫情的加重,国内的疫情防控还很严峻,应该还远远没有结束,开学还在后头,到时还需要很多口罩,现在还是节省点着用吧。前段时间网络看到的,很多买不到口罩,没有口罩就自己造的朋友,他们或用柚子皮,或用柑橘皮,或用方便面桶改装,花样繁多,想象丰富,聊以一乐,虽然未必真能达到防患效果,但有总胜于无,这种尊重自我生命的行为,也值得大大点赞。不像意大利人,据说为了亲吻,为了浪漫,死了也要爱,结果短短几天内,迎来新冠疫情大爆发,到今天已经累计有五万多确诊病例,死亡已有四千多人,疫情加剧带来的患者激增使医院人满为患,媒体报道称之为“末日般的景象”。为此,全国封城、封国,还向我国发出紧急救援的请求。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前不久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一个有关口罩的故事,不知真假与否,以飨各位一乐:“浙江金华一戴姓夫妇,于疫情期间生下一男孩,经郑重研究商量,为孩子取名‘戴口罩’。

  是为记,公元二零二零年三月二十日。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