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美人种子市蛏秧

发布时间:2021年07月27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美人种子市蛏秧

  陈汉莉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浙闽滨海一带还有“讨海”这个词,一个“讨”字足见生活的艰辛与无奈,然而,当“海”也能像土地一样,通过耕耘劳作、四季交换而获取丰美回报之时,海便被赋予了宝藏和财富的意义。蛏子就是潮泥壅沃的海田上结出的“果实”之一。

  蛏子,学名缢蛏,温州一带瓯语称之为“蜻子”,闽南语则发音似“滩”,都是特指缢蛏。浙闽沿海一带食蛏历史悠久,早在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有宁海学者记载:“近则采螺蚌蛏哈之属,以自赡给或载往他郡为商贾。”明弘治《温州府志》载:“蛏子生海涂,长二三寸如指,时病忌食”。明代屠本竣所撰《闽中海错疏》中则有:“生海泥中,如指,长三寸。肉白壳薄,两头稍高,谓之蛏”的叙述。

  蛏子,为双壳纲帘蛤目贝类,属软体动物,在软泥滩上挖穴生活,一般栖息在潮间带至浅海砂泥底,以强而有力的锚形斧足直立生活,即前端向下,后端向上,竖着穴居在滩涂中的管状洞穴中。潜居的深度随季节而不同:夏季温暖,潜居较浅;冬季寒冷,潜居较深。遇到危险或惊吓时,会迅速将身体全部埋入砂泥中。

  蛏浴泥而居,却又出污泥而不染。蛏子个体大小均匀,贝壳完整,无畸形,表面清洁,壳色呈浅黄色。洗净后的蛏子白腻丰腴,顶端的“美人腿”轻柔飘逸,伸展之间分外妖娆妩媚,历代文人墨客称羡其色白、其形美、其味鲜,为之留下的口水不少,美其名曰:“新妇臂”、“美人蛏”等。在宋人罗大经的《鹤林玉露》文中将“螺头新妇臂,龟脚老婆牙”这四种海味列为浙江特产而推崇,宋孝宗亦为之赞,据说,“螺头”指的是辣螺,“龟脚”,即石蜐,苍南海边人常吃的观音手,也称“龟足”、“佛手”,“老婆牙”则指的是藤壶,也称雀嘴、曲嘴。文中“新妇臂”即指蛏子的白腻润泽。清代《清稗类钞》中记载:“蛏,肉似蛎,色白而甘美,俗呼为美人蛏,产海边泥中。”清代诗人张凤翔有“渔诗”曰:“轻寒料峭满春城,渤海鱼鲜次第生。玉骨琼肌冰雪质,最饶风味美人蛏。”

  关于蛏子,在浙江一带还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传说朱元璋率兵去攻打福州时,坐官船从浙江东部入闽。因退潮搁浅在滩涂上,见附近渔民正在捕获蛏子,品尝后为之赞不绝口,却惜蛏壳太圆难夹,遂用筷子夹着活蛏放回海涂中。如今蛏子的壳上有一道凹进去的痕迹,状如缢痕,据说就是他用筷子夹过的地方,后人称之为“缢蛏”,寓有圣上敕赐之意。

  在我国沿海,尤其是山东、浙江和福建等省,都采用人工方法来养殖。蛏类的人工养殖,约始于明万历年间,《本草纲目》、《正字通》及《异鱼图赞补》等书均有记载。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蛏乃海中小蚌也……闽粤人以田种之,候潮泥壅沃,谓之蛏田。”清《宁海县志》记载:“蛏,蚌属,以田种之谓蛏田,形狭而长如中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乾隆《福宁府志》也有记载,“闽书:种海泥若田亩,然夹杂咸淡,口乃湿生如苗移种他处,乃大长二三寸,所种之亩,曰蛏田或曰蛏埕。”民国《平阳县志》记载:“蛏子旧产海涂中,土人画地种之,名曰蛏田,一种形圆者,曰圆蛏。”

  苍南养殖蛏子始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4),沙坡(今龙沙)人开始围垦养蛏,并很多人以此为生,这就是所谓的“海田种蛏”。古人曾有诗赞道:“麦碎花开三月半,美人种子市蛏秧”。因蛏子直立在滩田里,有点像插秧,因此也就有了“蛏秧”的叫法。其实,这首诗不仅道出了蛏的美味,还暗藏着蛏的生长周期。

  据《苍南县海洋与渔业志》记载:蛏子主要栖息于江海口与有淡水注入的浅海内湾滩涂,苍南沿海一带多海湾滩涂,养殖蛏子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龙沙(旧称沙坡)面临大渔湾内,长年有溪水注入,水质肥沃,饵料丰富,温度适宜,这里的蛏子生长快,个体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鲜,无杂味、肉韧结实、味道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蛏子,极为独特,人称“沙坡蛏”,远近闻名。

  浙闽一带有“五月节(端午节)吃蛏”、“脱赤脚吃蛏,穿鞋袜吃蛤”之谚语,意为:夏天到了天气热光脚丫的时候正是吃蛏子的季节。盛夏至秋,等到潮水退去,滩涂逐渐露出海面,渔村的老老少少成群结伙,踏入滩涂深处,开始了劳作。海涂上不易行走,而蛏壳薄而锋利,一不小心即被割伤手指,一个潮水下来,就有可能十指伤痕累累。这时,渔民往往就要骑上特制的交通工具——泥遢,戴上布手套,一只一只地从海涂下面(约50厘米)把蛏子捉上来。泥遢,又称“泥马船”,是沿海一带群众在海涂上采蛏、挖蛤、捕弹涂鱼、捡泥螺以及从事养殖、捕捞等作业时一种工具,堪称“海涂轻骑”。它以木制而成,长五尺、宽一尺,上面装置一个把柄,使用时双手效柄,左腿跪在船尾,右脚向后一蹬,船即向前沿行,速度极快。渔民们通过泥遢这种海涂交通工具来捕获蛏子,并将蛏子从海涂上运送出来。

  如今,在菜场里,上市的蛏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裹着滩泥,从黑糊糊里泛出片月色的蛏壳的干蛏子,另一种是则被冲洗干净、养在水里,显得白得水嫩干净的水蛏子。上了年纪或有经验的家庭主妇会选择黑泥糊身、饱满结实的蛏子。因为她们了解:这糊泥的新鲜蛏子购回家后还能放几天,而洗净的水蛏子则不能存活多久,需及时处理。

  据蛏农们说,一年可采的是“新蛏”,需要第二年再收的是为“老蛏”。最好的要数那逃入畦沟中自然成长两年以上的老蛏,个头大、肉质肥、味道美,但市场上极为难得。从口味上来说,新蛏、老蛏各有千秋,都说“新蛏嫩,盐水煮最能体现其鲜美;老蛏肥,做铁板蛏子最适合”。

  蛏子是名副其实的大众食品,只要让蛏吐尽泥沙,通过蒸、煮、烤、腌,都能做出不同的味道来:蒸、烤的蛏肉鲜嫩、汤汁香醇;炖出的蛏子蛏肉鲜香,肉块酥糯;腌后食之则味鲜咸可口。但最推崇的还是白煮的蛏子,加适量的盐即可,出锅犹如豆腐一般柔嫩的口感,一口吞下去,几乎可以不用咀嚼,一股甘醇鲜美直抵喉舌间。

  据说福建宁德一带喜欢吃老酒炖蛏,海味的鲜美加上陈年老酒中蕴含的时间魅力,融合在一起的味道就更加的独特。蛏子还可生炒,也可以铁板烧。温岭箬山一带居民的吃法则别具一格,他们喜欢做一种蛏羹:将蛏肉取出后外面裹上番薯淀粉,在沸水锅中烧熟,加入喜欢的调料即可。这样,蛏子既保持了鲜味,同时蛏羹还有滑溜溜的感觉,那风味极为独特。

  中医认为,蛏子肉味甘咸,性寒,有清热解毒、补阴除烦、益肾利水、清胃治痢、产后补虚等功效,对烦热口渴,湿热水肿,痢疾,醉酒等也有一定治疗作用。《泉州本草》中记载:蛏子肉“清热解毒,利小便,消水肿”。蛏子肉可治疗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中暑泄痢、小便不利等症。但是脾胃虚寒、腹泻者要少吃。

  蛏子除了鲜吃之外,还可制成蛏干,旧时,浙闽交界及周边一带的人们就喜欢吃蛏干。清代李渔的《风筝误·婚闹》:“且尝新淡菜,莫厌旧蛏条。”诗中的“蛏条”,即为蛏子干,蛏干最适合煲汤,香醇鲜美;也可用来煮面,面汤鲜美异常;跟排骨、猪蹄一起炖汤,相互补益,鲜香醇美,炖出来的汤可谓十里飘香。此外,蛏干还可以做“蛏干烧肉”、“蛏干炖薯仔”等多种菜肴。据说厦门人现在煮咸饭、火锅,通常要用蛏干。记得小的时候跟随大人去吃酒(闽南方言,意为是参加红白喜事的宴席),有一道“蛏干炒鸡蛋”,鲜黄的鸡蛋末裹着蛏肉,黄白相间,脆嫩滑软,这是宴席上必有的一道菜,一端上来往往就吸引着全桌的筷子齐齐伸出,似乎不约而同地迎接这道美味的到来。蛏干极为名贵,浙南一带还将之作为馈赠亲友的佳品。

  最难忘的是咸蛏(或称醉蛏),温州人一道美味的下饭小菜,多选用个头较小、鲜活的蛏子,直接用盐腌之,吃的时候放白糖,黄酒调开,肉嫩而带咸鲜,举箸之间,真真让人欲罢不能。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