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一枝一叶总关情 ——桥墩镇茶业发展调查

发布时间:2021年03月25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剑竹小吴

  在中国茶叶专家的记忆里,桥墩是一个有特殊贡献的地方。上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大面积推广云南茶叶种植,结果,云南茶种在全国各地先后种植失败,却唯独在桥墩存活下来。茶叶专家用福建大白茶和云南茶种杂交,培育出许多新品种,至今在中国天南地北的茶园上,笑傲江湖的不少品种,其诞生地就在桥墩。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内知名的茶叶育种专家刘祖生教授,培育的3个在国内卖相较好的茶叶品种,都与桥墩有关。刘教授对桥墩茶的评价是,汤色嫩绿明亮,茶味鲜醇爽口。

  能够诞生好茶的桥墩,其茶事会有怎样的前世和今生呢?

  高峰·低谷

  桥墩种茶历史也非常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北宋崇宁元年,平阳(含苍南)曾置“场”收税,桥墩已有零星茶园。乾隆《平阳县志》载:茶出南北港多。民国初期,桥墩所产茶叶质量上乘,品种繁多,有绿茶、白毫银针、明前黄汤、明前红茶、明前红毛尖等。1915年,桥墩茶商洪灿霞(招牌商号为洪锦春)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桥墩产茶叶在被称为首届世博会的巴拿马博览会上获金牌奖。1929年,杭州举行首届西湖国际博览会,桥墩茶商吴滋庭(招牌商号为吴源发)参展的明前白毛峰获得金奖。桥墩茶叶通过这些展会,开始走出国门,远销世界各地。民国《平阳县志》载:民国初,出口茶约一万担。

  据桥墩退休老干部吴昭印介绍:民国初,桥墩一条街市上就有茶叶商铺30多家,宁波茶商曾在桥墩设点收购,小小古镇客商云集,甚至有外国传教士也慕名来桥墩挑选茶叶。民国中期,他爷爷吴滋庭是当时平阳县最大的茶商,曾当选为平阳县茶业商会会长。他爸爸吴经甫与吴源发茶行同时诞生,1920年毕业于甲等蚕桑专科学校后,即投身商界。并长年奔波于京津沪杭之间,广交茶界朋友,组建了温州同业公会,被推荐为会长。创立温州中茶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设立中茶公司驻沪办事处,开创了上海经营地盘。

  据当地《吴氏宗谱》载:吴源发茶行在桥墩建造占地面积十余亩的两座茶厂,二层砖木结构厂房,建筑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是当时桥墩唯一的工厂。并从上海购进揉碾机、滚筒机,烘干机等机械生产设备,初步实现了机械化,改变纯手工生产的现状,提高了生产速度和效率。三十年代,源发茶进入鼎盛时期,年产量达3000担,需要提供毛茶达7000担左右,仅靠南港产地提供的生茶,远不够需求,于是在闽东柘荣的溪坪、福鼎的金钗溪、白琳、店头、五里牌、泰顺的峰门、叠石等重点茶叶产地设立收购站或委托当地茶商收购毛茶,源源运送到桥墩源发茶厂精制,形成以桥墩为中心的扇形辐射的收购网络。当时,有首童谣在桥墩一带传唱,“响雷公西北雨,采茶查某逃无路,”反映了当时乡间的茶事活动。

  抗战时,桥墩吴源发茶厂运载2000箱茶叶的轮船从温州启航至上海,途经宁波海面,遭日寇抢劫,茶叶全部被日寇焚毁。1941年4月,日军为封锁浙江沿海,发动了宁绍战役,接着日寇轰炸温州,温州中茶公司及驻沪办事处关闭,茶行从高峰跌入低谷,企业濒临破产。

  抗战胜利后,桥墩茶叶生产又逐步恢复。源发茶行开始第二次创业。经过短短三年奋斗,1948年资产超过战前水平,登上了顶峰。1950年,中茶公司在桥墩设茶叶收购站收购茶叶。过后,温州设茶厂,原桥墩许多茶厂工人调至温州,私人厂家基本停产。据温州茶厂老技工曾裕榜说,温州茶厂的技术工人均系桥墩人,就连省农业厅制茶厂的绿茶生产标准,也基本取自桥墩吴源发茶厂的标准。1958年,公社化后,茶树归集体所有,个人生产基本停止。后来,桥墩的莒溪、腾洋、碗窑等地的茶园不同程度遭到破坏,茶业生产陷入低谷。

  拓荒·成片

  此后的十余年,有个叫李孔宗的农民让桥墩五凤茶叶声名鹊起。上世纪70年代,由李孔宗等五名党员,靠着集资的50元钱,穿着五件蓑衣,用五把锄头开出了今日八亩后村千亩茶园。

  过去的八亩后村因山区生产单一,全村男女除种山、砍柴外,别无收入。村人自嘲,“五凤山区十八窟,小路好进不好出,吃的是地瓜丝,啃的是臭鱼骨。”1968年,带着村里的生产队前往福建白琳贩卖柴火的李孔宗发现,当地气候、土质条件与村里大致相同,却因种植茶叶人家富足。当时茶叶紧俏,如能引种将扭转山区贫困局面。充分考虑了各方情况,李孔宗决定开垦荒山建茶园。

  用全村6支生产队凑出的50元钱,扛着自家的锄头,李孔宗带着李圣元、杨文春等4名党员在山中破庙安了营。他们带头做义工,一干就是10年。“那时候就怕天冷。”李孔宗说。破庙没有窗户,瓦片也早被掀去大半,每到冬天,山风呼啸突入庙中,只能用稻草、麻袋御寒的他们挤做一团,相偎取暖。夜里冻得睡不安生,黎明时分寒霜降,身体被冻僵的人们赶紧起床活动,一天劳作由此开始。这一年冬季,大家一鼓作气,建设茶园70亩。1975年,八亩后村茶园开始大规模产茶,1982年,八亩后速生茶园发展到500亩,建成茶叶基地。1991年,400亩“名优茶”园应运而生,茶园总面积迅速扩大到1357亩,比1978年增长5倍多。1992年,茶园猛增到1570亩,茶叶亩产270市斤,是1979年的5倍强。至此,一个“规模较大、集中连片、高产栽培、深度开发、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茶区在八亩后崛起。

  李孔宗带领村民创业,开拓茶园上千亩,带动了五凤全境开荒种茶的热潮。李孔宗因此也被树立为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当选为五凤八亩后村党支部书记。此后,五凤的茶园如雨后春笋快速向四周蔓延,直至发展到今天的1万多亩。

  但当时大部分茶叶是粗加工,产量低,上不了档次,当地茶业生产也反反复复,起起落落。这一产业就这样几十年不温不火地传递下来。

  到了茶香四溢的新千年。2003年4月份的一天,桥墩五凤来了一个叫骆耀平的人,他是浙江大学茶学系副教授,这次作为省级科技特派员的身份被派到五凤。初来八亩后的骆耀平发现本地茶叶香气高、品质好、口感鲜爽,却长期装在批发桶里套着“龙井”等品牌低价销售。他便带着茶叶前往省农业厅推荐,谷雨前的上等茶每公斤45元仍无人应价。“就因为没品牌!说实话45元的价格我都不想卖,舍不得。”骆耀平回忆说。

  回村后,他一边指导村里改善茶园管理,推进无公害有机茶园建设,一边引进新设备、新加工技术,进行茶叶精加工。他为当地茶叶“翻身”拿出了看家本领,并为五凤茶叶取了个好听的名字“五凤香茗”。当年12月,八亩后茶园获得农业部无公害认证。

  “五凤香茗”每一次进步都有骆耀平的一分辛劳。从最初在锡箔茶包上贴“五凤香茗”白纸的简易包装到今日小罐礼盒装,从全县各地分送到供不应求,从参加省级茶叶评比到获取国际茶博会金奖,骆耀平让五凤茶叶经历了一条“凤凰涅槃”之路。现在八亩后的茶叶值钱了,谷雨前的上等茶能卖到每公斤800元的高价,更创出了每公斤5000元的天价。

  办节·创牌

  五凤茶山春占先,雨润灵芽露嫩尖。2006年3月18日,温州首届开茶节在苍南五凤八亩后村举行。开茶节现场,以打造“温州梅家坞”为主题的采茶、炒茶、品茶、售茶、论茶、茶道等系列活动精彩登场。

  以开茶节为契机,桥墩镇近年来积极响应温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号召,秉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美丽民居建设和抓好“两园两区两中心一平台”为重点,2014年底投资1500多万元建设了生态茶园、茶文化主题公园、美丽民居、生产体验区和10公里骑行车道等“十大工程”,现在的八亩后美得就像一幅画。2015年还被评为中国最美30座茶园。

  2015年以来,该镇还紧紧围绕“建设茶基地、研发茶产品、提升茶文化”的思路,一抓茶基地建设规模化,按照“生态化、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的要求,抓好茶园基地建设。二抓茶产品品牌化,通过茶叶的深加工技术,改变了茶叶的固有形态,创造出更多更新更方便又健康的茶产品,丰富了市场,满足了人们个性化消费的需要。三抓茶文化产品化,继续举办开茶节、茶文化旅游节和茶叶展销会等活动,宣扬茶文化,助推茶品牌。曾邀请了“采茶舞曲”的作者周大风,写下一首旋律优美的“五凤香茗歌”,使五凤茶叶注入了草木灵性。同时,将茶产业作为该镇旅游景观来开发和培育,将茶叶作为该镇重点旅游商品来营销和运作,真正地把茶文化融入到特色乡村旅游发展之中,使桥墩茶实现从卖茶叶到卖风景的转变。

  令李孔宗等茶农不曾想到的是,当年的几个人几把锄头的拓荒,使八亩后成为全省唯一的国务院扶贫工作整村推进典型案例之一,五凤获评国家3A景区,成为浙南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万亩茶园全部通过国家级无公害生产产地认证,全省第一条名优茶全程自动化程控生产线也在五凤投产,五凤生产的“苍南翠龙茶”品牌价值被评估为3.31亿元,荣获“中华文化名茶”称号,“中国茶文化之乡”也落户苍南。天生高贵的桥墩茶,一路走来,茶香扑鼻,也在历届国际与国内茶叶博览会上摘金夺银。

  而今,我们站在五凤山上,看到的是从山顶到山脚都是茶园,层层叠叠,畦径相连,茶香扑鼻,令人神思顿爽。

  (原载《茶和天下》浙江人民出版社,本文有删节)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