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文化  -> 正文文化

三代摄影人记录时代变迁

为时代传神为历史留真 萧云集一家用镜头坚守使命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3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萧若驹作品《山区养出特大肥猪》(1974年摄于泰顺雅阳)

萧云集作品《窗》

萧禾嘉作品《珠穆朗玛岛》

萧家全家福,从左到右依次为萧云集母亲吴秀香、萧云集妻子许燕毅、萧禾嘉、萧若驹、萧云集。

  人物简介

  ●萧若驹(萧云集父亲)

  1942年出生,苍南县退休干部。他从1961年至1988年在泰顺工作长达27年,担任过教师、文化馆干部,文化局、教育局、宣传部领导职务。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

  ●萧云集

  1962年出生,苍南县人。现任苍南县文化馆研究馆员、副馆长,浙江工贸职业学院客座教授,1983年从事摄影工作,获得省级以上摄影奖50多次。2次获温州市政府文艺奖“银鹿奖”,4次获得苍南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1997年被评为“温州市优秀青年专业人才”。1999年在台湾省台北市举办个人影展。出版有《萧云集摄影作品选》等著作,其《温州活路》被美国耶鲁大学图书馆收藏,被列为研究中国、研究温州的重要著作。

  ●萧禾嘉(萧云集儿子)

  1987年8月出生,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2012年7月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图片摄影专业。2012年9月至2014年供职于南方都市报摄影部,后杭州创业。2007年9月,刚满20周岁的萧禾嘉创作了创意作品《珠穆朗玛岛》,荣获第22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青年组银奖,这也是我市有史以来第一位获得该赛事银奖的参与者。

  “这张构图不错,这张亮度可以再调一下。”走进苍南文化局退休干部萧若驹的家里,他正和儿子萧云集谈论自己刚刚从泰顺采风拍回来的照片。在萧家,经常可以听到诸如此类的对话,关于照片背后的构图、取景、光圈、快门等等,是他们永远说不完的话题。萧若驹不曾想到,因工作结缘的摄影事业,竟影响了三代人,如今儿子萧云集的工作是专职摄影,孙子萧禾嘉则在上大学时选择了摄影专业,成为科班出身的摄影师。对他们来说,摄影不仅是按下快门那么简单,而是对艺术的追求,对时代的记录,任重而道远。

  传承:

  文化与艺术是“祖传”的基因

  “要了解我们的家风,不妨先了解下我们的家族历史。”谈及自家家风,萧云集首先带记者去了灵溪镇渡龙村的萧氏宗祠。在这里,记者看到了萧氏的族谱。根据族谱记载,萧云集的祖先是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的长子萧统。按照世代推算,萧云集是他的第51代传人。“或许我们家的文艺细胞就源于此。”萧云集笑道。

  记者了解到,萧统又称“昭明太子”,他是太子,更是南朝梁代的文学家,由他主持编撰的《昭明文选》,是现存编选最早的汉族诗文总集,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颇高。

  “然后我爷爷的曾祖父萧桂芬当年是贡生。即科举时代,挑选府、州、县生员(秀才)中成绩或资格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意味着以人才贡献给皇帝。”据萧云集介绍,本来他还不知道他们的家族出过贡生,直到有一次和儿子去给祖辈扫墓。当时他发现在爷爷曾祖父的墓碑上,有清朝进士写的墓偈。“我觉得这里面一定有故事,于是让人把墓碑上的字拓下来,回去做进一步考证。”

  一代文学家,一代贡生,这两个祖辈里鲜明的文化符号,让萧云集感受到了家族里强大的“文艺”基因。“与其说我们三代人玩摄影,不如说我们三代人都在参与文化与艺术的工作,这是流传在萧氏血脉里的基因,所以我们的传承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每代人的使命。”

  刻苦:

  没有与生俱来的能力,

  唯有不停苦练

  基因决定了他们对于艺术的热爱,但并没有赋予他们无需后天努力的技能。1965年下半年,萧云集的父亲萧若驹因才华出众,从洲岭山村学校调入泰顺文化馆工作。当时文化馆只有四个人,只要是群众文化的事,什么都得干,若哪项不行就抓紧学,其中摄影对于萧若驹来说算是弱项。

  后来文化馆抽调了曾是浙江青年报记者的管彦福来协调工作,他既有文字水平又是摄影行家。有这样的人才过来,还不赶紧“拜师学艺”,带着这样的念头,萧若驹不停向管彦福请教摄影方面的问题。

  就这样,边学边实践,萧若驹为泰顺章坑黄碧龙大队和三魁刘宅大队拍摄了不少照片,他的摄影技术也因此迅速得到了提升。1972年前后,县文化馆开始专列摄影干部,萧若驹的工作便以此职为主。

  而对于萧云集来说,他的摄影之路,是从小时候每天画两张画开始的。“这是我父亲对我的硬性规定,在他看来小孩子就应该学习一门技能,将来才不怕饿着肚子。”萧云集说,父亲对他的要求一直是严厉而苛刻的。“如果哪天没有画,那自然逃不了一顿打骂。”萧若驹笑道。

  不过萧云集坦言,正是父亲那时候的严格要求,才让他的画画功底不断加强,这为他之后的摄影构图、取景奠定了基础。

  相比上一辈的辛苦,萧云集的儿子萧禾嘉在摄影道路上则多了一些天分的“加持”,据了解,他曾在高中时获得学校摄影比赛的大奖,而这之前他几乎没怎么碰过相机。不过他表示,这之后他对摄影产生了巨大兴趣,并向父亲学习各种技巧,后来为了考上北京电影学院也是下了不少苦功。

  敬业:

  几乎是用生命在拍照片

  现任苍南文化馆副馆长的萧云集,为了拍到一张好照片的拼劲,在圈内几乎是众所周知。从1983年,萧云集在苍南文化馆专职摄影后,他便沉浸于这个光影的世界,并乐此不疲。30多年来,他的摄影作品获奖多多,并先后出版了三本摄影专著,被评为教授级研究员,当上了浙江省人大代表。

  不想让镜头闲着的他,把相机也带到了两会的现场,成了知名的两会“编外”摄影记者。连任两届省人大代表的他,也拍了两届人大代表们,并结集成册,供代表们留作纪念。

  2006年,萧云集面临着一场“灾难”,辗转于病榻之间,却因为“桑美”台风袭击苍南,让他一次次从病榻上起来赶往抗台第一线,去拍摄人民群众抗击台风、重建家园的镜头。此后,《浙江画报》破天荒地用了七个页码,以《苍南人民抗击‘桑美’》为题进行深度报道。此举感动了许多同事,他却说“记录这次百年难遇的自然灾害,是我们摄影人的责任,值得了”。

  事实上,这样的敬业,在萧家是一脉相通的。父亲萧若驹在泰顺时,因为拍了很多廊桥。而被认为“应该是最早经常拍泰顺廊桥的摄影家”,而萧云集在1996年因为看到美国电影《廊桥遗梦》,灵感所至,重新回到泰顺山区拍摄木拱桥,并因此为木拱桥取了“廊桥”的“艺名”,首登1996年《中国摄影报》和1997年的《人民画报》,影响了学界。但外人并不大了解他为拍摄廊桥吃的苦。“那时候廊桥,还是叫八字桥,为了拍摄,我无数次到深山老林、偏僻山区采访,没有车、没有经费,风里来雨里去,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明白。”

  廊桥的拍摄,倾注了萧云集大量的心血,看到一座座精美的古桥拆毁、坍塌、消失,他更觉得拍摄工作是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大事,与“廊桥”的珍贵相比,胶卷、时间、费用等等的投入和他人的不理解又算得了什么?

  责任:

  摄影的意义是记录时代

  2012年,萧若驹的《泰顺老照片》一书,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厚厚一本的黑白老照片,收集的都是与泰顺有关的200多张老照片,最老的照片已经有46年。萧老告诉记者,这些照片大部分拍摄于1966-1977年间,几乎囊括了当时泰顺发展的方方面面。

  为什么会想到出这样一本书?对此,萧老很是激动地说道:“有位摄影家说过,摄影要为时代传神,为自然写照,为历史留真,这应成为摄影人努力追求的目标。”正是因为心里牢记着这些话,他再次认真搜集之前整理留存的底片、照片,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用照片向世界还原一个在过去某一个时间段真实存在过的泰顺。

  “为时代传神,为自然写照,为历史留真”,这句话也成了这三代摄影世家的人生信条和家风家训。2009年,萧云集被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选中,应邀整理、出版了“中国人的生活”系列作品之一《温州活路》,在封底的自白部分,记者看到了这样一段文字:“动用了摄影最基本的照相本性,拍摄了数以万计的照片并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在今天看来,历史赋予了它们当中的某些特殊价值。”在他心里,用镜头真实记录这个世界、这个时代,是比拍摄照片本身更重要的事情。

  “曾经有一位文字记者对我说,说他特别羡慕摄影记者,因为现在拍下的每一个镜头都将成为历史。那一瞬间我突然醒悟,原来摄影记者存在的意义如此重大,这句话我一直铭记于心,这30多年来我坚持以平民的视角,来反映我们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萧云集说,现在苍南要举办稍微重大点的节庆活动,只要他没事,基本都会到现场积极拍摄,他不想错过家乡发展的每个重要时刻。

  如今,在萧家的墙上,能看到三代人各自不同的代表照片。浏览这些照片,就像是阅读一本贯通古今的史书,他们用各自的镜头,记录各自时代的故事,让历史的瞬间成就永恒的记忆。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