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谢香塘的哀婉人生

发布时间:2014年01月08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陈汉莉

谢香塘(1792-1872),原平阳县(现苍南县)矾山镇苋头庵人,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过人,饱读诗书,受家风熏陶,从小于女红外便耽于典籍,文风婉约,青年丧夫,终身守寡,晚年手编诗词作品为《红余诗词稿》,身世凄凉有甚李清照,故有浙南清代“李清照”之称誉。

熟读文章 身世凄凉

谢香塘身为长女,其父谢云瞻是国学生,大弟谢青洲,道光年间举人,次弟青扬,监生,清代诗人,著有《愈愚斋诗文集》,俱以能文能诗著称。谢香塘曾有诗文记载“我家本儒术,颇流翰墨芳。长兄年逾壮,拔萃游帝乡”,“我虽裙钗辈,亦略知词章”,作为一位大户人家的大小姐,关心的是女红及写诗习字。

谢香塘成年后嫁到平邑蒲壮所城(今苍南马站镇蒲城社区)金家,夫婿金洛先。金家为蒲城望族,原先家底殷实,良田千亩,但因金洛先吸食鸦片,又喜交朋友,游山玩水,挥霍无度,一度家道中落。谢香塘曾多次苦苦相劝,希望丈夫能改变恶习重振家风。后金洛先终于安下心来掌管家业,谁知不久突发重病,不到30岁便病逝。

红颜薄命,年纪轻轻的谢香塘,28岁便开始守寡。她少时曾写一首《月中桂》诗,有“试问素娥枝许折,不辞相伴住蟾宫”。其父看到,以为这是不祥之词,不喜,并为之担忧。后来她写下《哭夫八绝》诗,其中说“忆少吟秋桂,严君见辄嗔。素娥甘作伴,诗谶竟成真”,就是指这件事。

在《哭夫八绝》第一首中,她描写其夫“瘦骨不盈把,全非当日形。伤心何至此,恶饵误芳龄”,认为金洛先致死原因,首先因吸食鸦片,因为鸦片导致丈夫身体完全垮掉,以致撒手而去,因此对鸦片深恶痛绝。守寡的日子漫长而孤寂,谢香塘无比思念丈夫,“梦中曾一晤,到醒又全非”。谢香塘原先曾生有一子,谁知未及周岁便夭折了,失子之痛未平,又加上丧夫,旧伤新痛,她写道“还将思子泪,倾向哭夫时”,字字句句肝肠寸断。“念欲从君去,承祧未有人”,承祧,指继承为后嗣。封建时代,承祧是头等重大的事。在旧时封建礼教下,既是金家妇,为了夫家,谢香塘连追随丈夫共赴黄泉的资格都被剥夺。

重振家业 嗣子孝敬

为了传宗接代,谢香塘后从族内过继一子,将其倾心抚养成人。她独自撑起门户,原来用来簪花写字的芊芊细手要操持井臼。《示儿三十三韵》写道:“井臼躬操作,米盐策周详。一日复一日,渐渐充仓箱。为筑新栋宇,为复旧田庄。虽幸收桑榆,辛苦已备尝。”期间的艰辛由此可见一斑,但此时的她已将丧夫的哀痛转化成对家门兴起的殷殷期望。

对嗣子不能只养不教,她为嗣子延师课读,并提出希望:“期汝早腾骧。上作廊庙器,下为宗族光。少壮不长在,白日去堂堂。我今明教汝,及时须就将。毋以青云志,而诒白首伤”,积极勉励儿子奋发图强,为家族争光。几经努力,谢香塘独自支撑,振兴家业,1834年亲手建起11间楼房,后面还有3间书房。据传其胞弟谢青扬常居蒲城,每逢正月十五元宵节,蒲门三都的文人墨客都齐聚香塘厅堂,姐弟俩以诗会友,吟诗作对,宾朋满座。由于她是女子,文采出众,地方上男性文人都自愧不如。

在谢香塘谆谆教诲之下,其嗣子金孔阳学有所成,曾任四川某县千总,年轻时在外读书,风流倜傥,娶有福鼎、永嘉、四川籍三房妻妾,为人豪爽,结交广泛,花钱大方,对谢香塘极为孝顺。据金孔阳之女、蒲城倪家太姑婆口述,谢香塘生前曾喜食鱼豆(一种豆类),有次过了收鱼豆的季节,市面都无处可寻,当时家中十分困窘,金孔阳身无分文,但他还是到处寻求。听人说八里地之外的积谷岭下一家农户尚有鱼豆未收,他即赶往,告求农人赊些鱼豆,农人听闻其母之事,为其孝心感动,赠送鱼豆给他。谢香塘临终时想起自己早年亲手制作的凤冠,想再看一眼,不料已被金孔阳拿去典当多时,金孔阳想方设法借钱赎回,虽已破败不堪,但终于让谢香塘见到,其心已慰。

诗作哀婉 小词流丽

谢香塘一生坎坷,夫家遭遇变故不断,其娘家兄弟姐妹众多,也先后陨落,而她和娘家的兄弟姐妹侄儿等等,感情都很深,因此她的著作中屡有悼妹、悼弟、哭兄、哭内侄等诗。自己命途多舛,而亲人又先后亡故,此情此境,真是无以言说,其中尤以哭二弟谢青扬诗,一连写了十首,言辞惨切,令人不堪卒读。“萧斋寂寂暗生尘,碎墨零笺瞥眼新。依旧绮窗银烛短,可怜不见检书人”;“自昔相随曲水隈,吟风弄月共徘徊。只今天末鸿归处,谁寄音书答大雷”;“锦帐宵寒夜不眠,函书独对也潸然。我今亦为文章哭,不独伤心为何连”。凄清哀婉,溢于言表,其中欲言难言之痛之苦,绵蕴隐深。

谢香塘不但工诗,小词也写得清新流转,如《浣溪纱》:“春到前村水拍池,牡丹亭畔语莺儿,纱窗睡起日迟迟。 懒向园林携浊酒,漫将愁绪寄新词,怅怀又恐被花知。”《卖花声》中写村居景色:“秋色晚来赊,断雨残霞,萧疏芦荻满丛花。流水小桥红树外,几点归鸦。”《满庭芳》中有“枫叶萧疏,菊英零乱,小院无限秋光。试登高阁,一为遣愁肠。闲望故园景物,凝眸处,云树苍茫。碧天际,宾鸿隐隐,夕照锁危樯”。

深秋浅春、断雨残霞之词意,菊英云树、凝眸清游之风情,构建了一个善感多愁的闺阁才女,眉底心上的愁绪皆被她细细沉吟,心系家族,其胸中的悲苦黯哑,亦付深深长啸。敏慧多情的性格,写入诗间,句句流丽清圆;博雅疏朗之意气,融进词内,行行舒放流畅。

历尽艰辛,悲苦一生的谢香塘,聊以自慰的是晚年手编一册《红余诗词稿》传于后世,至今保存完整,在金家代代相传。如今收藏在苍南蒲城谢香塘故居其五代玄孙媳李金花的油漆古木盒里达50多年之久,共收存谢香塘诗词遗著50首。《红余诗词稿》另有刻本,附于谢青扬《愈愚斋诗文集》内,作为诗集第五卷流传至今。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