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两会  ->  两会文件  -> 正文两会文件

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1年02月08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2011年1月23日在苍南县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苍南县代县长 董庆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根据《中共苍南县委关于制定苍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县政府认真制定了《苍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请各位代表对报告和纲要(草案)进行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发展的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是苍南在应对挑战中负重前进、在经受考验中突出重围、在转型发展中谱写新篇章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中共苍南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紧扣苍南崛起跨越发展战略目标,克服了“桑美”台风等自然灾害和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不断开拓创新,全力克难攻坚,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预计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251.2亿元,年均增长11.3%;财政总收入24.2亿元,年均增长18.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0亿元,年均增长20.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0.6亿元,年均增长2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99元,年均增长10.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939元,年均增长12.3%;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4.4%,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年均下降3.2%和3.2%;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五年来,我们致力产业转型升级,力抓发展方式转变,经济持续较快健康发展。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经济沿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新建设施蔬菜基地1.7万亩、渔业养殖基地3.5万亩,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绿化造林8.4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达801家,荣获国家“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获批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成功举办“浙江省首届森林旅游节”,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八大产业的改造升级进一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增长了3倍。注重建设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苍南工业园区初具规模,超亿元企业由21家增加到47家,规上企业产值比重由34.9%扩大到40.4%,工业项目投资累计达147亿元。积极培育区域品牌和产业品牌,新增中国驰名商标5枚,“国字号”金名片由10张增加为14张。深入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7家,新增省、市、县三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47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在全市率先通过了国家级试点县验收。现代服务业持续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旅游总收入、房地产投资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6.5%、21.7%和28.5%。商贸、金融、信息、物流等产业实现新发展。强化市场监管,深化“十小”行业整规和印刷业等专项整治,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经济秩序明显好转。

五年来,我们不断加大统筹力度,力求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城乡规划体系日趋完善,完成《苍南县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和11个乡镇总体规划编制以及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人口集聚程度不断加强,城镇化率达52.5%。重点建设强势推进,实施重点工程项目88个,完成投资107.6亿元。江南海涂围垦工程圈围4.3万亩,大渔湾围垦工程前期工作扎实推进,苍南发电厂等工程建设有序推进,新行政中心建成投入使用,新78省道、瓯南大桥、温福铁路苍南段等重点工程顺利完工,苍南站成为全国首个客运专线上开通始发动车的县级站。全面实施县乡道路硬化工程和乡村康庄工程,公路网总里程达1440公里。“清洁家园”行动全面推进,城乡环境明显改观,居民环境意识显著提高。村庄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完成317个待整治村、18个已整治提升村、4个乡镇连片的整治工作。河道整治、“两违”拆除、殡葬改革等工作进一步推进。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农村来料加工业较快发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作成绩突出,下山脱贫力度进一步加大,新建、续建下山移民点104个,搬迁下山移民9158户35644人。

五年来,我们十分注重开放创新,力推经济社会改革,县域发展活力持续增强。启动“强镇扩权”改革试点,建成全省首家镇级审批服务中心,强镇发展活力进一步激发。整合重组国有资产营运、城市投资开发、沿海投资开发、社会公共事业、交通运输集团等五大国有公司,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和融资平台搭建取得初步成效。稳妥推进国有企业改制,8家国有企业改制工作顺利完成。农村改革持续推进,成立全市第一个县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完成土地流转23.2万亩。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全面完成,新增6家股份制银行机构、2家小额贷款公司和1家村镇银行,荣获“全国金融生态县”称号,2010年底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46亿元和330亿元,年均分别增长28.8%和35.3%,有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推进,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16.2亿美元,年均增长21%。招商引资取得较好成绩,实际利用外资1.4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62亿元。实施内外苍南人互动战略,引进在外苍南人回乡投资项目20个,投资额12亿元。加快“走出去”步伐,新设境外投资企业10家。成功举办两届苍南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首届百名外商采购会”和“上海世博信息网馆苍南主题日”活动。

五年来,我们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力解民生改善难题,社会更加繁荣和谐。大力实施教育“393计划”,基本普及15年教育,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高考上线人数和录取人数连续5年居全省首位,办学水平普遍提高。城乡文化更加繁荣,县图书馆顺利完工,新建乡镇文化中心28个、村文化活动室210个,90个项目列入国家省市非遗保护名录,广播电视“村村通”完成率100%、“村村响”完成率94%。群众体育蓬勃开展,创建省级体育强镇10个,实现了全运会奖牌零的突破。深入实施卫生“4111”工程,“120”急救指挥体系启动运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保持计生工作高压态势,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违法生育得到有效控制。社会保障取得明显成效,五大险种覆盖率显著提升,企业养老金水平逐年提高,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机制逐步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启动,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和大病医疗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6.6%,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人员集中供养率分别93.5%和100%。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功能齐全的龙港就业服务中心。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全面推进,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9.5万平方米,改造建设农村住房5万户,累计为3132户家庭发放了廉租住房租赁补贴491.5万元。加大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力度,解决了49.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6+2”标准渔港体系进一步完善,“两库两闸”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农村避灾点建设全面铺开,农村防灾减灾能力稳步提高。深入实施“移民脱贫奔小康工程”,移民人均纯收入从3345元增长到7475元。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连续5年安全生产三项指标保持零增长。“平安苍南”建设成效突出,圆满完成奥运、世博等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成功夺得“平安鼎”。

五年来,我们全面提升行政效能,力争政府服务优化,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政协通报,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建议议案1429件、政协提案989件。深入开展“政企联动、合力攻坚”和“转作风、优环境”等活动,集中解决了一大批难点热点问题。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两集中、两到位”改革深入进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深入开展“五五普法”、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工作,荣获“全省法律援助工作先进县”称号。深化政务公开工作,推进政府信息化建设,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不断提高。加强政府性资金监管,全面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考核和“小金库”清理工作,公务员津补贴发放得到规范。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平台建设,招投标市场的交易行为更加规范。深化惩防体系建设,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共立案查处违法违纪案件784件、政纪处分176人,审计查处各类违规资金4145万元。加强与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沟通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顺利进行,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两项国情国力调查全面完成。老龄、慈善、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发展,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档案、双拥、应急、人防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的攻坚之年,是全面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我们紧紧抓住后危机时代的发展机遇,切实把握经济社会进展中的积极变化和有利条件,深入开展“经济发展七大行动”、乡镇部门“比学帮”活动,着重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是抓重点工作的推进。把经济转型、空间拓展和重点工程建设作为“夯基础、增后劲”的重点工作来抓。在经济转型方面主抓传统产业的提升和新兴产业的引进,完成工业项目投资38.9亿元。在空间拓展方面我们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积极实行“三规融合”,优化城乡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启动龙港与临港滨海新城 “合二为一”规划,江南海涂围垦提前一年实现堵口合龙。48个县级重点工程实施项目完成投资28.4亿元,9个列入市考核的投资项目完成投资额8.2亿元,位列全市第二。二是抓难点问题的破解。针对农村环境治理、“两违”拆除、闲置土地清理、用地报批、计划生育、节能减排、建设环境整治等难点工作出实招、出硬招,取得明显成效。深入推进“清洁家园”行动,四级垃圾处置机制初步建立。强力推进“两违”拆除百日会战和闲置土地清理的攻坚战,清理违法用地8.7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建筑10.9万平方米,收回闲置土地253亩。积极争取省市土地指标支持,新增各类用地指标1300亩,完成用地报批3093亩。开展计划生育“双月冲刺行动”,扭转计生工作被动局面。实施有序用电,加大减排力度,“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基本完成。打击地霸、村霸和强买强卖等违法行为,城乡建设环境有所好转。三是抓民生事业的改善。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切实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全面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13万60周岁以上城乡居民享受每月60元的基础养老金。全面推进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完成校舍改造71所10.2万平方米,实现乡镇文化中心全覆盖,形成“120”网络1小时应急急救圈。扎实推进水利、渔港、饮用水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桥墩水库和吴家园水库保安加固工程全面完工,巴曹一级渔港工程通过交工验收,农村饮用水工程解困8.7万人。四是抓社会管理的创新。紧紧围绕“世博安保”等重大活动,全面开展“强打击、严防控、保民安”秋冬大会战,社会治安形势好转;充分发挥“领导包案制”、“信访销号制”、“下访约访制”等信访载体的作用,破解了一批疑难信访事件;深入实施“安全生产年”活动,安全形势逐步好转。五是抓“十二五”发展的谋划。按照主攻黄金海岸线、突出灵溪和龙港两核发展、紧抓104国道和龙金大道及78省道三条产业带提升、保护培育西北和中部山地生态两域的总体要求,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组织了11个重点专项规划和14个一般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精心编制“十二五”规划纲要,为苍南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齐心协力、克难攻坚、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在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辛勤工作、做出贡献的全县人民和外来建设者,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积极参与苍南建设的驻苍部队、武警官兵和政法干警,向情系家乡的在外苍南人和关心支持苍南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还有不少差距和不足。主要是:传统产业提升速度不快,新兴产业培育力度不大,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欠发达地区发展迟缓,促进农民增收办法不多,城乡一体化进程任重道远;拆迁难、征地难、政策处理难相当程度存在,就医难、出行难、住房难仍未有效破解,发展环境有待优化;信访维稳和社会矛盾化解任务繁重,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社会管理压力很大;政府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精神状态不佳、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不同程度存在,攻坚破难、大干快上、比学赶超的氛围不够,政府自身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事关苍南大局,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是苍南在新的起点上谋求突破的黄金期,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崛起跨越的关键期。从国际国内形势来看,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科学创新孕育新突破,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快速推进,调整转型成为最重要的阶段性特征。从浙江情况来看,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加快推进、全国海洋经济试点省先行先试政策的全面实施,全省各地迎来了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历史机遇。从温州情况来看,“互看互学”活动全面开展,全市各地你超我赶、大干快上的形势逼人;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环境再造时代全面到来,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条件更加有利。从我县发展优势看,苍南有融入海西桥头堡的区位优势,有港口、滩涂、旅游、生态等资源优势,有特别能创业创新的人文优势,随着高铁、高速公路时代的到来,苍南大建设大发展的条件已经成熟。因此,我们要切实增强发展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善于抢抓机遇,充分发挥优势,努力实现苍南崛起跨越。

“十二五”时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城镇化为龙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生态文明为目标,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以社会和谐稳定为保障,大力实施“投资驱动、沿海开发、三带协进、中心集聚、环境优化”五大战略,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努力打造浙南对台经贸集聚区、浙南闽东北最具活力的工贸生态滨海城市。

“十二五”时期苍南县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44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财政总收入50亿元,年均增长15.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8亿元,年均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率保持在50%以上,累计投资达到1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5亿元,年均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9.6亿美元,年均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00元以上,年均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000元以上,年均增长12%;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继续下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要突出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突出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大转变。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加快粮食功能区、现代农业综合区建设为重点,发挥气候、生态和海洋资源优势,进一步打响蘑菇、四季柚、紫菜、席草等四张国字号金名片,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快引进推广名特优种子种苗,不断提高良种覆盖率。继续实施“强龙兴农”工程,不断深化农产品精深加工,有效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快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坚持建设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构筑“三区一带”工业发展格局。抓好苍南工业园区、江南围垦工业新区和龙港城西工业功能区三大平台建设,积极培育科技型企业、临港型工业和传统优势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五年内争取实现出让工业用地1万亩、投资300亿元的目标。大力推进龙金大道传统产业提升带发展,深入实施八大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充分发挥金乡、钱库、宜山等乡镇的台挂历、不干胶、箱包、纺织等传统产业的比较优势,将提升传统产业与环境整治相结合,构建产业集群,打造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江南水乡。重视大企业培育和品牌建设,积极扶持企业上市,培育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4家、上市企业3家,国家级和省级品牌总数达到100只。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加快科技平台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促进科技与产业的紧密结合。

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发挥苍南能商宜商的优势,加速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商贸业,改造提升浙闽农贸综合市场、浙闽台水产城等传统专业市场,建成汽车贸易城、家电市场等一批新兴市场,构筑沿104国道商贸物流发展带。加快建设龙港物流基地、临港港口物流区、高铁物流基地,推进物流业发展。拓展农村市场,加大农村连锁超市和便利店建设力度。不断丰富新型业态,大力推进文化创意、社区服务、新型城市商业综合体、金融集中区、总部经济等新型商贸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推进碗窑、炎亭、渔寮、蒲壮所城、燕窠硐、玉苍山、莒溪大峡谷、石聚堂、矾山国家矿山公园、五凤休闲茶园等十大景区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大力开发、规范运作”的要求,发挥苍南黄金海岸风光的独特优势,实施旅游综合体开发,努力打造长三角地区一流的滨海休闲旅游度假基地。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合理开发利用海域、海岛、海岸带资源,加大霞关、巴曹两大港口开发力度,积极引进大型临港“龙头”项目,优化捕捞、提升养殖、深化流通加工,着力构筑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滨海旅游和现代渔业为特色的海洋产业体系,推进海洋经济强县建设,实现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10%以上。

(二)突出项目投资驱动,实现县域综合竞争力大提升。今天的投入是明天的产出,后天的发展。我们要推动国资、民资、外资一起上,全面实施“十大建设工程”和“十大民生工程”,进一步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

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一步发挥重点项目的基石和标杆作用,形成“储备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的滚动推进机制。加快围垦造地速度,完成江南海涂围区3.1万亩吹填任务,推进大渔湾围垦工程,启动江南海涂围垦二期工程。积极推进交通道路设施工程,狠抓“五纵七横”交通体系建设,完成甬台温高速复线苍南段、灵溪至海城公路、灵溪至麻步公路、南金公路苍南段、104国道三期改建工程,开工建设灵溪到龙沙公路、环海公路延伸和龙金大道拓宽等交通工程,继续实施农村联网公路建设。高度重视电力能源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城镇天然气输配管网工程,完成苍南电厂、500千伏苍南电厂送出工程和500千伏苍南输变电工程等能源工程,做好核电和风电项目论证研究。大力抓好水利港口设施建设,完成珊溪水利枢纽平苍引水和横阳支江堤防加固等重大水利设施、苍南(巴曹)中心渔港和霞关一级渔港等重大渔港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河网整治工程、输配水管网工程建设。

全力抓好要素保障。积极打造投融资平台,拓展融资渠道,确保灵溪、龙港等中心镇都有一个投融资平台。发挥苍南民间资金充裕的优势,按照“非禁即入、有需即让”的原则,精心包装项目,加强项目库建设,打造投资洼地和服务高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社会事业和金融服务等领域。全力抓好招商选资,引进内外资100亿元以上。实施在外苍南人“回归工程”,发展“总部经济”,努力把苍南人经济化为苍南经济。积极融入“海西区”,主动对接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加快建设苍南台湾农民创业园、台北小镇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对台小额贸易,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实现全县对外贸易大发展。全面开展“清障除污”行动,严厉打击地霸、村霸和阻挠、破坏工程建设的违法行为,有效净化投资建设环境。

(三)突出城乡区域统筹,实现新型城市化进程大提速。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新型城市化是破解“三农”问题,加快转型发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突出灵溪、龙港两大镇的融合发展。根据温州大都市副中心的规划布局,按照“功能互补、设施共享”的原则,加快灵溪、龙港两大城镇融合步伐。突出灵溪政治文化中心地位,发挥商贸物流的比较优势,实行大手笔规划、高品位建设,加大水电路气、通信网络、高端住宅、商务办公、公园绿地、商贸市场等工程建设,提升县城的品位档次,把灵溪打造成宜商宜居城市。突出龙港经济中心地位,发挥滨江临海的区位优势,打破行政区划,把龙港的规划和临港滨海新城的规划合二为一,做好龙港“东面城市化、西面工业化”和临港滨海新城“北面城市化、南面工业化”的空间布局,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良性互动发展,把龙港打造成现代化新城。建成县体育中心、县文博馆、新县人民医院、县人民大会堂、县广电中心、龙港体育馆、新龙港高级中学、龙港会展中心、龙港文化休闲广场、龙港彩虹大桥等十大标志性建筑,把苍南打造成温州副中心城市。

着力推进中心镇集聚发展。全面推进中心镇建设,进一步完善中心镇的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等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品质,发挥其对农村的吸纳引导作用,鼓励农村人口向中心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公共服务向建成区集中。以农房改造为切入点,进一步优化村庄规划布局,大力推进中心村培育和农村新社区建设。

深入实施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以“三分三改”为主要内容,通过股改、地改、户改,实现政经分开、资地分开、户产分开,在农村土地、住房、集体资产产权制度、城乡社会保障、户籍管理、农业经营体制、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关键环节,在村镇管理、城乡建设和农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等重要方面,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四)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生态环境大改善。坚持走生态立县之路,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构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继续深化节能减排。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生产生活各环节的节能,做好节水节地节材工作,进一步降低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扩容提升各类工业功能区,深化电镀、卤制品、造纸、褪色、印染等行业和“十小”行业治理。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启动建设宜山、望里等地再生纺织园区,切实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扎实做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控制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加强碳汇林和碳汇渔业建设,不断降低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不断优化生态环境。坚持把“绿色苍南、美丽家园”创建活动作为我县生态文明建设总载体,深入开展“清洁家园”、“两城示范、十镇联动”文明创建、“五沿五化”、河网整治、“两违”整治、殡葬改革等六大行动。加强海洋和陆域生态保护,重点保护好黄金海岸线、江南水乡、山地生态资源以及桥墩水库等六大饮用水源地。加快绿化造林速度,强化河网整治力度,力争城乡垃圾处理、污水集中收集全覆盖,积极打造山青水秀、清洁美丽的宜居环境。继续推进生态县建设,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80%的乡镇建成省级生态乡镇,达到省级生态县的创建目标。

(五)突出民生普惠共享,实现社会事业大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全方位增强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建设和谐苍南,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构筑就业服务、住房保障、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相互融合的大社保体系,基本实现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多渠道促进就业,建立面向失地失海群众、低保对象等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加强劳动执法,创新管理模式,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构筑和谐劳动关系。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优化供给结构,满足不同层次住房需求。大力推进社会保险工作,深入实施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进一步扩大保险覆盖面。实施分层分类救助制度,实现社会救助制度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构建新型社会福利制度,推动社会福利事业向适度普惠制转变。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高标准普及十五年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鼓励发展民办教育,大力扶持民办学前教育,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基本实现教育公平。坚持“文化立县”战略,完善公共文化设施,突出地方特色文化建设,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和继承,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认真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设施,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突出抓好计划生育率提升、流动人口管理、性别比整治为主要内容的计划生育工作,打好计生工作翻身仗。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完善基层群众自治组织,构建“属地管理、以块为主、条块结合、职责明确、社区服务”的城乡社区管理体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工作,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推进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好转。加强信访工作,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衔接的社会矛盾大调解体系。依法管理宗教事务,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大力支持驻苍部队和武警部队建设,加强国防战备和人防工作,切实巩固和发展“双拥”创建成果。

三、全力以赴抓好2011年重点工作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建县30周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意义尤为重大。201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生产总值281亿元,增长12%;财政总收入27.9亿元,增长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8亿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5亿元,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0亿元,增长17%;外贸出口总额4.6亿美元,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085元,增长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100元,增长13%;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

按照县委七届十一次全会提出的“六六六”工作布局和“一三三”督查考核机制要求,今年着重抓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以实施“十大建设工程”为抓手,全面掀起投资建设热潮。坚持扩大投资规模和优化投资结构并重,大力实施海涂围垦造地、交通道路建设、县城新区推进、龙港新区建设、工业园区配套、商贸物流提升、能源基地打造、水利港口设施、旅游休闲综合体、“海西”桥头堡打造等“十大建设工程”,确保完成重点工程投资53.7亿元,带动形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5亿元。全力推进海涂围垦造地工程建设。采取边围垦、边规划、边吹填、边招商、边建设的超常规办法和交叉立体式全方位推进措施,千方百计获批2.4万亩“农转建”项目,力争完成江南海涂3184亩的吹填一期工程,启动4000亩的吹填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大渔湾海涂围垦主体工程,完成年度投资计划5.4亿元。进一步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开工建设甬台温高速复线苍南段,加快建设灵溪至海城公路、灵溪至麻步公路和火车站站前配套工程及汽车北站工程,积极推进南金公路苍南段、104国道改建、灵溪至龙沙公路、龙金大道拓宽等工程前期工作,完成年度投资计划4.5亿元。继续加快能源设施建设。开工建设苍南电厂主体工程、500千伏送出线路工程、220千伏线路工程和苍南中心镇电力配网工程,续建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1.3亿元。大力加强水利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县域河网整治,开工建设横阳支江堤防加固、鳌江标准海塘加固、朱家站水闸等工程,继续抓好珊溪水利枢纽平苍引水工程,建成夏桥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年度投资计划3.9亿元。全面加快标准渔港建设。开工建设苍南(巴曹)中心渔港、中墩渔港、大渔渔港、渔寮渔港、炎亭渔港配套等工程,继续推进霞关一级渔港二期工程,完成石砰二级渔港工程,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0.9亿元。深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解决18.8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抓好江南平原引供水管道改造的前期工作,确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1.2亿元。

(二)以“四大举措”为途径,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坚持建设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切实提升工业发展水平。突出大平台建设。苍南工业园区编制完成产业布局导向规划,实现投产项目7个、开工项目8个,继续完善道路工程等基础设施,开工建设4.5万平方米安置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江南围垦工业新区编制完善总体规划,加快实施市政道路桥梁建设,完成工业性投资5亿元。龙港城西工业功能区编制完成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一期500亩的征地拆迁前期工作。加快推进龙金大道传统产业提升带工程,努力实现各工业功能区在产业布局、资源使用等方面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协作。加大标准厂房建设力度,建成灵溪卤制品、龙港曙光工业园、宜山针织、金乡轻工等占地258亩标准厂房,开工建设钱库箱包、金乡文化礼品等占地196亩标准厂房,启动宜山、望里纺织标准厂房建设。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启动建设科技孵化器。重视大产业打造。大力扶持神硅太阳能、康尔微晶、金阳光伏、能科电子等固定资产投资超16亿元的新兴产业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天成纺织、丰华实业、鲜八里、玉苍钢业、东经包装、爱德电力等固定资产投资超10亿元的传统产业改造项目建设。力促大项目推进。加大工业用地出让力度,加强工业项目标后管理,确保全年实现项目开工32个、项目投产30个,完成工业性投资45亿元以上。注重大企业培育。搭建银企、银项合作平台,着力加强品牌建设,实现新增年产值超5亿元企业4家、超亿元企业6家以上、省名牌产品2个、省著名商标2只。

(三)以“三大优势”为依托,培育壮大现代服务业。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三大优势,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商贸流通业发展。重点改造提升浙闽副食品市场、浙闽台水产城、温州礼品城、嘉恒家居广场,开工建设龙港水果市场、家电市场、化工市场、浙闽物流中心配套项目和浙闽农贸综合市场二期工程。特别要抓住当前汽车产业大发展的机遇,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力推进苍南汽车贸易城建设。加大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力度,逐步推行“农改超”、“农加超”模式。继续实施家电下乡工程,大力推进农村连锁超市和便利店建设。全面掀起旅游大开发。立足旅游需求,发挥特色优势,完成黄金海岸重点区块的旅游规划,加快海口和雾城等旅游综合体开发,开工建设渔寮航海俱乐部、渔寮旅游停车场、金炎公路等一批基础设施,完成玉苍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全县游客接待量力争突破220万人次。继续抓好金融业发展。引导金融机构灵活执行货币政策,优化配置信贷资源,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强化政银企合作,积极构建融资平台。深化农村金融创新工作,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广便农支付工程,积极争取开展资金互助联合会试点工作,新增小额贷款公司2家,引进县外股份制银行2家。加大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力度,切实维护金融安全。切实加快总部经济发展。充分发挥苍南人联谊总会、在外苍南商会和矿山井巷行业协会的作用,鼓励苍南籍企业家、海外华侨在苍南设立公司总部,启动矿山井巷业和建筑业总部经济大楼前期工作,实现资金回流、企业回迁、人才回乡,推动苍南经济与苍南人经济互动发展。

(四)以“1650”大都市规划布局为指导,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按照全市“1650”大都市规划布局要求,突出灵溪龙港核心城市建设,推进金乡镇省级中心镇培育,实施马站镇市级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点,引导各区域性中心镇发展,促进中心镇的人口集聚、空间拓展、产业转型,强化中心镇生产、流通和生活的综合功能。注重规划引领。按照“三规融合”的要求,优化县域空间布局规划,完成龙港和临港滨海新城“合二为一”规划、金乡马站等区域性中心镇总体规划和黄金海岸线空间规划,加快编制绿地系统专项规划、江南河网生态湿地保护规划和江南平原水系综合规划,进一步深化县城污水处理规划,强化规划对城镇建设的统领指导作用。加快设施建设。灵溪镇启动江南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工作,开工建设环城南路、江湾路、望鹤南路等市政道路工程。县城新区加快苍南大道、人民大道等市政道路建设,续建3.8万平方米安置房,启动“两江一湖”景观绿带工程建设。龙港镇加快新区建设,完成彩虹大道、人民南路、站港路、通港路等道路工程,推进龙港客运中心站、体育馆和天然气工程建设。强化要素保障。采用BOT、BT等模式,着力提高投融资能力,形成建设资金多元投入机制,支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土地保障,开展土地清理“百日攻坚行动”,完成清理转而未供土地70%以上,实现土地出让金收入33亿元。加强城镇管理。积极推进城管体制改革,理顺管理体制,在规划引导、交通秩序、市政环卫、违章整治、建筑立面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启动“数字城管”建设,有效提升城镇管理水平。

(五)以“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为目标,大力推进农业农村发展。立足苍南实际,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抓好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台湾农民创业园和阿里山农庄建设,新建现代农业精品园7个、主导产业示范区6个、农产品集散中心1家,新建或改造提升大棚蔬菜、茶叶、油茶、马蹄笋、海参养殖等各类农业基地2万亩。积极培育渔港经济,提升海洋捕捞能力,实施百艘渔船标准化建设示范项目,建设水产品加工园区,促进水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致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推进中心村培育,加强农房改造和农村危旧房修缮加固工程,启动20个村的农房改造项目,完成农房改造8730户,鼓励农村人口向中心村和新社区集中。加大村集体经济政策扶持力度,鼓励村集体发展物业经济,努力做到经营性资产抓创收、资源性资产抓开发、公益性资产抓管护的管理目标。强力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财政扶持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发展“农家乐”和来料加工业,确保全年减少农村低收入人口2.8万人。深入推进农民素质培训提升工程,全年计划培训农民9000人次,不断提升低收入农民的创业就业能力。坚持抓好下山脱贫工作,不断完善领导挂钩、部门结对、企业帮扶、能人带动的帮扶机制,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欠发达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良好格局。

(六)以“六大行动”为载体,全力推进生态苍南建设。围绕建设“绿色苍南、美丽家园”为目标,深入开展“六大行动”,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着力建设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生态苍南。深入开展“清洁家园”行动。继续推进生态乡镇创建,确保完成2个省级生态乡镇,2个市级生态乡镇以及30个县级以上生态村创建工作。强化卫生死角整治,注重环卫设施的整合共享,高度重视南部垃圾处置工作,新建县城新区、钱库、桥墩等3座垃圾中转站,创建50个清洁家园示范村、135个清洁家园合格村。深入开展“两城示范、十镇联动”文明创建活动。认真对照创建标准,灵溪镇争创省级文明县城,龙港镇力争获得全国文明镇创建工作先进镇称号,金乡、钱库、宜山、马站、矾山、桥墩、藻溪、赤溪、巴曹、霞关等十个镇实现文明创建“升级晋位”。深入开展“五沿五化”行动。大力实施县级城区和城镇绿化、交通干线森林通道建设、海岸基干林带建设、江河森林景观带建设、平原农区林带林网建设和村庄绿化、森林碳汇建设等“六大工程”,完成绿化造林2.2万亩,建设绿化林带297公里。深入开展河网整治行动。坚持堵疏结合原则,切实抓好河道截污清淤、水质净化工作,加大对江南河网、萧江塘河等水污染防治力度,完成河道整治131公里、清淤270万立方米。深入开展“两违”整治行动。全面启动问责制,完善共管机制,确保监管到位,杜绝增量,消化存量,形成良好的城乡建设秩序。深化殡葬改革行动。切实加强国(省)道、高速公路、铁路沿线和重点风景名胜区的青山白化治理工作,制止出大殡等铺张浪费行为,引导树立科学、文明、节俭的丧葬新风尚。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切实减少污染物排放,探索再生纺织业的用电税收挂钩办法,建成灵溪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一期扩建和3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临港产业基地污水处理厂和龙港污水处理厂6月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完成2011年节能减排任务。

(七)以落实“十大民生工程”为重点,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着手,围绕公共教育优先、医疗卫生惠民、城乡交通便捷、文体设施建设、社会保障安民、平安创建基础、生态文明创建、城乡住房保障、低收入奔小康、便民服务建设等“十大民生工程”,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出台大力支持学前教育发展的意见和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奖励办法,全面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开工建设县民族中学,加快龙港高级中学迁建工程建设,扩建机关幼儿园,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年安排卫生经费财政支出4.3亿元,同比增长78.6%。开工建设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加快县三医迁建前期工作,继续抓好乡镇卫生院危旧房改造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切实解决看病难问题。启动实施城镇职工医疗门诊统筹制度,提高城镇职工医疗待遇水平。加大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财政支付力度,财政人均补助标准由150元提高至280元、住院报销比例由35%提高到60%以上,缩短核销时间,方便群众办理。全面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切实解决看病贵问题。完善城乡公共文化体系。举办第五届文化艺术节和建县3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启动县广电中心项目建设,推进有线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做好县图书馆开馆工作,加快县文博馆和体育中心建设,创建省级文化示范村(社区)1个、市级文化示范村(社区)2个,实现文化进一步繁荣。保持计划生育攻坚态势。严格落实计生奖惩规定,着力解决好孕环检工作质量差、节育措施落实难、性别比畸高、社会抚养费征收不到位、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缺位等五大问题,努力实现强基进位目标。加大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加强对残疾人等就业困难人员援助力度,确保全县100%的社区和60%以上村达到“充分就业社区(村)”标准。继续抓好各类养老保险扩面提标工作,完成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90%以上的目标任务,80周岁以上老人的基础养老金在每月60元的基础上新增40元的高龄补贴。完善社会救助和福利体系,加快乡镇敬老院改造,提高敬老院硬件设施和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集中供养能力。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9万平方米。大力开展住房公积金扩面工作,继续扩大非公企业住房公积金覆盖面。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启动人才公寓建设,切实解决引进人才的居住、医疗和子女教育等问题。

(八)以再创“平安大县”为要求,着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深化“平安苍南”创建,扎实推进平安创建各项工作。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开展打黑除恶和“两抢一盗”等专项斗争,突出“黄赌毒”专项整治,狠刹赌博风,坚决遏制刑事犯罪高发势头,实现社会治安明显好转。高度重视经济领域维稳工作。深化市场经济秩序整合规范工作,妥善处理债务纠纷和劳资纠纷,严厉打击假冒违劣和侵权行为以及非法集资、传销等违法活动,为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保驾护航。切实加强信访工作。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和调解机制,继续开展领导干部下访约访和信访积案集中治理活动,进一步缓解社会矛盾。大力推进法治建设。启动“六五”普法工作,规范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深入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和安置帮教工作。切实抓好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交通安全整治,特别要有效解决新78省道交通安全问题,深入推进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和森林防火工作,杜绝发生重大事故,严防较大事故,控制一般事故,确保实现“三个零增长”目标。此外,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启动建设县应急综合信息平台,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发挥其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积极推进口岸开放工作,扎实开展海防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苍南口岸列入国家“十二五”口岸发展规划。大力支持驻苍部队和武警部队建设,积极开展“双拥”工作,提高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水平。继续做好人事、统计、物价、史志、档案、外事侨务等工作。

四、大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开创“十二五”发展新局面,政府重任在肩。唯有倾注全部的热情与心血,才能担当时代重任,不负人民重托。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大力推进政府管理理念、管理方式和管理制度创新,加快职能转变,加强自身建设,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一)更加注重提高效能。以新一轮县乡政府机构改革为契机,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高事业单位运行质量和效率。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全面落实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实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和工业投资建设项目“一月审批法”、工业投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和企业登记“一周审批法”等四个一审批制度,取消一切不必要的审批项目,下放一切应下放的权力,实现审批服务大提速。积极发展电子政务,推行网上政务服务,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让各级干部集中更多时间和精力深入基层、抓好项目、解决矛盾。继续开展“经济发展七大行动”和乡镇部门“比学帮”活动,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和“工作成果倒逼法”,营造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完善目标管理考核机制,使各项重点工作有目标要求、有责任主体、有监督考核、有奖惩措施。

(二)更加注重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认真执行各项决定决议,积极支持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切实做好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主动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建议,接受新闻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坚持把公众参与、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推进科学民主决策。组织指导做好村委会换届选举,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各项权力。切实推进计划生育、节能减排、征地拆迁、工程建设等关键敏感问题的依法行政工作,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实现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有一个质的提高。

(三)更加注重反腐倡廉。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意识,严格控制党政机关专项经费、会议经费、出国(境)经费和各类公用经费,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降低行政成本。加大对促发展、保民生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大监察和审计工作力度,关注绩效、关注民生、关注责任。强化对招投标活动的监管,狠抓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整治。围绕规范领导干部住房、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等重点领域,强化廉洁从政制度的执行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更加重视村级组织腐败问题,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苍南有加快建设的广阔平台,有崛起跨越的良好条件,有敢为人先的人文优势,苍南新一轮大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时不我待,只争朝夕。让我们在中共苍南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发扬当年“农民造城”和“软锤号歌”闯天下的创业创新精神,突破常规,大干快上,为把苍南建设成为浙南闽东北最具活力的工贸生态滨海城市而努力奋斗!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