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金乡方宅的秘密

发布时间:2021年08月17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方宅现用作金乡博物馆

  陈文苞

  走在金乡迎旭路上,会看到一座充满着浓郁的巴洛克风情的古宅——方宅,这座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的老宅,造型精美、风格独特,令人惊叹。走进方宅,迎面七间三层楼房,各间以方形的青砖石壁柱相隔,内侧置有科林斯柱,上承穹形门套。走上二层,四周走马楼,用两净瓶式栏杆,中堂水泥地面嵌镶艺术铜条。三层上壁柱间用青砖柱垛连接,做成漏窗样式。这座建于民国初期的方老宅,中西合璧,浑然天成。其历经百年风雨,英姿不改,实属罕见。土改时期,方宅收归公有,曾为金乡镇人民政府驻地。现出于保护老宅考虑,进行重新整修,用作金乡博物馆,被列为苍南县文保单位。

  在历史风云变幻中,西洋风情,钢筋水泥结构的方宅,以其洋气和精美而独树一帜,成为老宅中的“新贵”。百年并不算久长,而多少金乡城内的老宅成了残垣断壁,独留这座的宅院,为百年的时光着色,成为不朽的建筑经典。

  一、经商致富

  这座老宅依然充满着诸多之谜,在我采访金乡古宅系列中,方宅是最困难的。我问过号称“金乡通”的王德科先生,方宅的主人是谁,他说具体不太清楚,只知道方宅的主人叫“方宝财”,其真名就不知晓了。城内望族如何发家致富,王先生如数家珍,唯独对方家发迹一片空白。倒是在金乡城内流传着一个传说,有人看到方宝财睡觉的时候,见他的肚脐眼内长出两条长须,此人天生就带有财气。传说毕竟不靠谱,笔者在乡贤刘绍宽的日记中发现了有关“方宝财”的记载,为我们揭开了秘密,原来“方宝财”乃是俗称,其真名为“方芝亭”。

  方芝亭原是白沙方良村农民,当时方家在村中家境并不差。方芝亭自幼就读私塾,其父希望儿子能读书,参加科举以博取功名,光宗耀祖。但方芝亭对读书并不上心,倒是更喜欢做生意、赚大钱。在他读书时,就自学理财,如他将父亲所给零花钱藏在积蓄罐中,日积月累,颇有可观。到17岁时,方芝亭向父亲提出要退学经商的要求。

  因经商需本钱,方芝亭将自己多年的储蓄,加上母亲资助,作为做生意本钱,开始创业。方芝亭在宜山开了一家小店,经营各类南北百货,因诚信经营,生意渐有起色,家境随之步入小康,于是举家迁至金乡定居。民国时期的金乡城,历史悠久,素来以商业发达,人文荟萃而著称。方芝亭的财富足以让他跻身为城内的乡绅之列。又因在宜山经商,所以金乡人并不知道方芝亭到底有多少财富,遂称之为“方宝财”,这个很“土豪”名字也随之流传,而其真名反而被人淡忘。

  一、经商致富

  方芝亭在金乡的口碑极好,在金乡城,钱多并不稀奇,城内数百座古宅,哪家不是既富且贵。但金乡人敬重他慷慨好义、仁心孝举。方芝亭是一名孝子,平时忙于经营宜山的商店,每天还要回到金乡照顾家中的老父亲。从宜山到金乡大约三十里路,他朝夕往返,风雨无阻,并不觉得辛劳。在公益捐资方面,方芝亭从不落于人后。

  当时一位在平阳任过县丞的官员,因家境贫困而无力养育幼女,想送与他人抚养。方芝亭的父亲收养这个女孩,视若己出,女孩长大后嫁入金乡豪门张家,方家陪一笔丰厚的嫁妆,她为张家生下一个儿子,张家儿子长大后与某大户人家订下一门亲事,但张家孩子得了一场病,不见起色,几乎是一个废人,女方提出解约的要求。方芝亭出面将张家孩子带到温州给洋医生治病,病愈后,方芝亭还出钱办张家孩子的婚事,成全了一段美好的婚姻。

  光绪四年(1878),平阳境内瘟疫流行,方芝亭的外舅家全家染病而亡,仅剩一位名叫锦荣的孩子奄奄一息,人们唯恐避之不及,但方芝亭大发善心,愿领养孩子,延医施治,终将孩子从死神中抢回。

  三、造楼教子

  民国初年,方芝亭开始在金乡斥资建宅。他看中原卫都司署旁一片十几亩的废地,此地面临长湖,山水清嘉,闹中取静。方芝亭从官府那里买下这块旷地。虽然他是传统的商人,但在设计和建筑宅院的时候,按照巴洛克风格设计,同时从江南民居中提取元素,再辅以青砖黑瓦等现代建筑材料。当时能与之媲美的只有位于卫前大街的袁家护萱楼,两座洋楼犹如双子星座,美轮美奂,在金乡城的诸多的老宅中,显得鹤立鸡群,给古城增添了一道新的景观。方宅建成后,方芝亭一家入住其中,“暇辄与孺人率诸子妇开轩面圃,共话桑麻,固有乐而弥永其年者。”

  方芝庭原想当一名静享晚年的安乐翁,但民国时期,时事艰难,社会动荡,金乡虽远在东南沿海,也不能幸免。1940年,抗战进入最困难的时期,张韶舞主政平阳,他大肆抽丁征粮,导致民怨沸腾。方芝亭作为金乡乡绅,帮助政府征粮搜谷,本是好事。但由于贪酷的张韶舞征收太过,愤怒的群众把怨气都发在方芝亭身上,将他捆绑戴帽,接受游街批斗,遭受难言的侮辱。刘绍宽实在看不下去,他在日记中写道:“民国廿九年庚辰(1940)六月一日,廿六乙亥,雨。晤郑式钦,知方毅君之父芝亭为政府派员搜谷事,为批颊受辱,且出游街,闻之发指。毅君此辱肯忍,亦非人矣。”

  方芝亭最为金乡人称道的,不是修建那座巍峨的洋楼,也是为社会事业所作的贡献,而是教子有方。他有五个儿子:紫来,毅君,仲友,仲铭,季瑾。这五子都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皆出类拔萃。

  长子方紫来,自幼读书,但很快就弃学,辅助父亲方芝亭经商,打理家务。方家在方紫来经营下,迅速致富。可惜方紫来命不长久,早年去世,刘绍宽曾挽方紫来云:“陶朱素封,惜亡家督;靖爽难弟,痛失伯慈。”

  方毅君,肄业于平阳中学,后考入浙江高等学校,毕业后曾任教浙江第十中学任教员,后任教浙江甲等农业学校。长兄方紫来去世后,方毅君放弃在外工作,回家主持家政,管理父兄遗留的丰厚财产,成为金乡城著名乡绅。方毅君是刘绍宽的学生,也是他事业上的帮手,凡是刘绍宽倡议发动捐资,方毅君无不大力支持。刘绍宽修县志,方毅君也慷慨捐资。在江南垟,许多公益事业和文化事业都有方毅君的身影。方芝亭五子,皆学有所成,其中方仲友最为著名。

  四、畜牧业专家方仲友

  方仲友(1889—1974),名悌,出生于金乡方宅。1906年4月,平阳中学肄业,只身赴日本留学,先在大阪私立高等预备学校补习完中学课程。次年九月,考入日本北海道帝国大学畜牧系,读兽医专业,获农学士学位。方仲友在平阳中学读书时,受宜山乡绅陈筱垞赏识,鼓励并资助他赴日本留学。1913年,方仲友学成回国,又是由宜山乡绅陈筱垞做媒,娶张家堡杨慕份之女杨念萱为妻。

  方仲友很快就收到浙江都督朱瑞的聘书,被委任为浙江陆军第一师兽医处处长。方仲友携新婚妻子到杭州上任。1912,朱瑞在杭州市螺丝山开办兽医养成所,方悌遂兼任浙江兽医养成所所长,后来该所改组为陆军兽医医院,方悌仍任所长。除了本职工作,他还兼浙江甲种农业学校教师、五省联军医院院长等职,身兼数职,日夜辛劳,迅速在业界脱颖而出。

  1917年1月30日,方仲友参与王舜成、余乘、华绎之、陈嵘等江浙一带的农业留学生以及实业家发起中华农学会,8月,参加在江苏省教育厅举行第一次年会,同乡人陈嵘当选为主席。方仲友是中华农学会创会元老之一。

  1918年,方仲友深感畜牧人才缺乏,便一手创办浙江畜牧学校,亲任校长,后来浙江畜牧学校并入浙江甲种农业学校,设立兽医系,它是浙江大学农学院的前身,方仲友也是浙江大学农学院创始人之一。除了教学工作,方仲友还参加社会活动,结交社会名流。1913年6月,一批浙江爱国志士和实业家目睹农业不景气,农民生活贫困,认为“立国之本在于立农”而成为“浙江农学会”,成为省内较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社团。方仲友通过竞选击败了日本留学时的同学高维巍,当选为副会长。

  1920年,方仲友担任温州旅杭同乡会副会长,结识温州潘国纲、林同庄、陈鲸量(即陈蔚)、周季纶、黄群、陈嵘、蒋叔南、夏承焘、潘国纲、殷汝骊等在杭的知名人士。潘国纲、周凤岐等在湖州泗安的荒山开办兴墅、云墅两处林场,聘请方仲友主持,并担任技术指导。随着在业界崭露头角,方悌得以参加省府各类重要的会议,结交名流政要,如马一孚,此外与蒋叔南在《自治法会议百余同人连日饮宴斗酒甚烈推余为酒王戏成一绝》一诗中写道:“昔年策杖为山贼,今夕举杯作酒王。百事未成成就此,问天生我太荒唐。”在这百余人之中,就有殷汝骊、李哲夫、林同、黄式苏、方仲友等。

  1929年,方仲友步入政界,历任南京市卫生局专业场主任,国民政府警卫军军部兽医处处长;1932年11月起,任军部张家口军马补充所所员,专司军马检查;1934年,在青岛血清制造所工作;10月改任江西省农业院技师以及兽医专门学校教授,方仲友讲授家畜内科学。据秦孝仪《革命文献第98辑》载:民国廿八年(1939)12月,兽医专门学校成立党团干事会,其中方仲友、吴诚等四人为干事,其中方悌兼任书记。

  1942年,方仲友回到杭州,任教于浙江英士大学农学院教授。1945年8月,抗战胜利,方仲友回到家乡金乡,接受平阳县简易师范的聘书,教授博物课。1947年8月,方仲友应徐陟之邀,仍回到英士大学农学院任教,主持畜牧兽医系工作,当时与方仲友一起工作的还有萧辅、殷良弼、周汝沆等国内知名教授。直至解放后,一直在浙江大学农学院任教。1974年9月,方仲友于杭州去世,享年86岁。

  方仲友一生以教育为主,著书立说,乐此不彼。1917年,编译《马政学大观》《畜产学通论》等著作,由浙江陆军兽医院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些著作是我国早期重要的畜牧学著作。,1924年,浙江省农会编辑出版了方仲友的《稻种改良法》一书。在江西工作期间,方仲友在《江西农讯》《江西教育》(月刊)等刊物上发表大量论文。

  金乡方家与宜山陈家渊源颇深,陈筱垞对方仲友有栽培之恩。方仲友将之女许配给陈筱垞的孙子陈德辉。陈德辉毕业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是刘海粟、方介堪的学生,精通诗词书画,就是他把祖传的朱曼妻地莂献给温州博物馆。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