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读书  -> 正文读书

编后记

发布时间:2021年05月17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陈以周

  温州曾出版过一本《乡思》,内容为“现当代温籍名家笔下的温州”,其中收录了四位苍南籍学人:朱维之、苏渊雷、杨奔、谢云。当看到谢云的篇名为《苍南乡思》时,心想,何不以此也编一本《苍南乡思》?

  2019年,我们整理了一份《苍南文献汇编》出版计划,后经部里同意,《苍南乡思》便作为“急先锋”打头阵。

  接下来是烦琐的收集工作:先是列了一份长长的人物名单(共一百三十余人),然后在众多著作、报纸、杂志以及博客、公众号中寻找符合主题的文章,最终筛选了现在看到的五十二篇“乡思”的文章,寓意“吾爱吾乡”。

  本书的选编原则,说明如下:

  一、篇目按人物的出生年份顺序排列,从1905年至1974年,跨越八个年龄层。以1949年为界,分上下编,上编三十二篇,下编二十篇。在外作者四十五人(《我们讲金乡话长大》为兄弟二人合著),本地作者八人。其中卢声亮《家庭与学校》为首发。

  二、内容以散文为主,有描写家乡风物,有回忆童年往事、母校生活,也有怀念先辈、父母、师友等。在写作语言风格上,在外作者和本地作者各有千秋,如苏渊雷旧学功底深厚,特选了两篇文言文;而本地作者如杨奔、萧耘春、高崎、简少微,形成了苦涩、古朴、奇崛、简约等别具一格的文风,为此,杨奔和简少微各选了三篇。

  三、所选人物中有政要,也有军人,更多的是作家、艺术家、科学家等科教文卫界的学人。他们以苍南为起点,如一条条射线散落于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温州、合肥、宁德、泰安、武汉、西安,以及港澳台地区,甚至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可谓“从世界看苍南”。

  四、人物简介的籍贯(含祖籍)上,不再保留旧属的“平阳县”,一律以“苍南县”为准,具体到乡镇、村居(参考旧地名),共覆盖灵溪、龙港、藻溪、宜山、钱库、金乡、桥墩、莒溪、矾山、赤溪、马站、霞关、沿浦十三个乡镇。其中龙港虽于2019年撤镇设市,但所选文章均撰写于设市之前,因此统一改为“苍南县龙港镇(今龙港市)”。正所谓,行政分家,文脉不分家。

  五、在校对方面,对原文中明显错误的地方进行改正:如“乌柏树”改为“乌桕树”,“蛋家”改为“疍家”,“苍南文化丛书”改为“苍南文献丛书”;林辉山《贫困岁月靠勤劳》原文写道“矾山镇以盛产明矾得名,我国90%的明矾产于此”,参考目前的说法,“90%”改为“80%”;何新《故园记忆》里关于温州中学校歌,经核对手稿,发现有三处出入,并称朱自清“亦为温州籍同乡”,均一并删改。此外,因受各时期语言规范影响,导致部分字词用法上参差不齐,如“做”和“作”,“渡”和“度”,“洋”和“垟”,均以当下为准。

  六、在数字用法上,除年月日和固定数学用语保留阿拉伯数字外,其余均改为中文格式。标点符号参考2011年版《标点符号用法》,如引号、书名号之间不再使用顿号等。

  在选编的过程中,我们发现:1949年前,苍南地区走出的人物中,平原和沿海多于山区和半山区;1949年后,逐步平衡。尤其是金乡、矾山等地,形成了文化聚集点,并向周边乡镇辐射,这也印证了政治、经济、文化相辅相成的规律。

  因为排版的缘故,我们精心挑选了三十余张照片(老照片为主)作为插图,摄影者主要有萧云集、张廷群、周功清等。

  本书能顺利出版,主要得力于温州方韶毅精心地指导,还有苍南县委党史研究室、县政协文史委、县图书馆以及众多友人提供了咨询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匆促,篇目有限,难免会出现遗漏和错误,敬请各位同仁、读者谅解和指正,真诚希望能得到你们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交流邮箱:cnwx2020@126.com。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