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社区村居  -> 正文社区村居

碗窑提升,抢先看 总体布局为“一带一心两脉三片区”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29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碗窑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丰富,集“山、水、林、田、楼、村、农、俗”为一体,融“浑厚与雅致、奇趣和清新”在一身,是镶嵌在江浙大地的一颗生态明珠,旅游开发空间与潜力较大,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碗窑依托于大玉苍山景区,环境优美,区位优势明显,并有独特的瓯窑文化和民俗风情。2016年共接待游客20万人次,门票收入209万元,同比增长27.%。

  碗窑古村落整体提升工程(一期)于2017年1月完成招标。中标单位为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项目建设期预计为一年。

  碗窑景区整体提升工程(一期)于2016年11月开始立项,旨在进一步完善碗窑景区旅游服务设施、打响碗窑古村特色旅游品牌、建设古村文化旅游目的地;进一步促进旅游消费,保持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工程建设内容为场地景观提升工程、基础设施工程、旅游服务设施、游览配套设施、灯光与弱电、信息化工程、交通绿道停车场改造工程。项目(一期)总投资3200万元,工程总投资1亿多元。工程项目建设资金全部由县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自筹。

  古村现状

  交通:随着碗窑旅游开发步代加快,发展迅速,碗窑景区人流及车流量较大,且道路不宽阔,其中高峰期每天人流量达到5000人左右,有70%多为自驾,导致安全系数降低,并且景区现状不能满足停车需求,造成随意停车、畅通性差的同时,影响整个景区风貌。

  建筑:部分老建筑破损严重,屋面瓦片残破、木构框架腐烂、黄泥墙外皮剥落、部分房屋坍塌,不仅影响观赏也影响居民生活,还有少部分建筑风格不统一,建筑材料使用混乱、影响古村整体风貌。

  其它:村庄内部排水系统沿用原始排水沟渠、部分地段渗漏比较严重,影响村民生活质量。随处可见的杂物堆放,使环境卫生形成“脏乱差”的落后局面。空调机外放、电线未埋地、农家自制标识简陋杂乱、栈道过于狭窄、缺少服务设施等等问题,影响了古村整体环境。

  总体布局图

  局部效果图

  总体布局

  结合碗窑古村现有的自然格局和未来打造的总体设想,碗窑景区提升总体布格为一带一心两脉三片区,形成“1123”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带”是指古玉龙湖河谷中上游溪水景观带。该区域主要是提升游客的亲水性,在一级保护水源及原有生态基础上,用蜿蜒的游览栈道串联起一个个景观空间,增加景观休闲廊及观景平台,沿岸种植水生植物,净化水质。通过虚实,开合的空间变化设计形成多元的游览空间单元,达到步移景异的空间序列效果,打造一个集景观、旅游、休闲、人文、生态、防洪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乡村滨水景观。

  “一心”为现有景区核心部分,即碗窑古村游览区。该区以积淀已久的古村落风貌和窑场为主要依托,强化碗窑古村品牌效应,在保护的前提下对原有村落进行景观梳理和游线布置。重点对局部不协调景观及建筑风貌进行整治和处理,恢复和保护庭院、山体植被,美化整体环境。

  “两脉”为东西两侧的溪涧,依托自然的山水环境,大片的竹林为游览路线,增加秋色叶,种植既耐阴又开花的植物品种,打破呆板的山林景观,通过简单而不着痕迹的自然手法对其进行改造,还原水的多种形态。

  “三片区”指的是围绕在“一心”周边的三个功能区,并附有不同的分区主题。它们分别是:

  位于核心区南侧入口前的“碗窑印象”景区入口区,大门的设计体现景区的主题形象,给游客一个最初的清晰印象。故大门建设形式,采用阶级窑(龙窑)的建筑形式,强调视角效果。另外入口服务区要让游客感受到景区和谐、优美、宁静的山村文化内涵。

  位于核心区两侧山地上的“大地印象”四季体验风情区。通过对部分耕地、果地的退耕还林,恢复山体原有的植被景观,采用地景艺术的手法,在梯田原有的肌理上,利用庄稼和花卉构造富有艺术气息和景观审美的大地图案,显示碗窑世外桃源般的美景,并以植物造景为手段,做到景区内二季有果、三季有花、四季见绿,满足游客对游览环境的体验。

  位于三折瀑边“生态天堂”休闲漫步区。是围绕三折瀑周围片区,游客在此能体会大自然之神奇,释放身心。栈道设计采用自然材料,同时设置一些观景平台和小卖部。还有水上浮桥、石壁攀岩、户外拓展等项目。

  拆除砖混结构房

  布设管线

  具体做法

  一、绿化。将现有杂草去除,保留较完好的植物并修建维护,在其周围搭配其他树种,丰富绿化,栽种有层次感。将荒地整成菜园。

  二、院子。阶梯式院落是碗窑建筑布局特色,给各个院子添加院门,强调归属感,并体现每一个院子自己的独有特色。

  三、水沟。清理现有水沟,水沟绕过房前屋后,种植装饰性水生植物。

  四、建筑外立面。建筑破损立面进行整治维护。把破落石砌墙改为夯土墙。

  五、路面。村内水泥地、黄泥地等路面进行重新铺设石板。

  六、交通提升。将碗窑大桥之碗窑村口的原有道路拓宽至6米的行车道。由碗窑村口向西而行景区出口道路改造成宽4米二级车行道,联系各景区及主要景点,沿路增加路宽1.0-1.5米的人行道,路面采用木栈道及块石路。改造原有停车场,增建停车场所,增加停车位。

  七、水系改造提升。碗窑的水应该是富于变化而具有节奏的,如三折瀑布和村庄东西两侧的溪涧,通过简单而不着痕迹的自然手法对其进行改造,还原水的各种形态,如溪、瀑、潭、湖等。

  碗窑景区整体提升工程业态主要为“风情乡村、博物馆、工艺作坊、窑场艺术、休闲街、生态采摘、生态氧吧、民宿改造、餐饮、文化产业展示、农村合作社、古村保护、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组成,使旅客在游览线路上,体验碗窑的人文风情和自然风光。

  

  1986年,苍南县开展文物复查时,发现碗窑古戏台,县文物部门随即建立基本档案。1988年,苍南县政府公布碗窑古戏台为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碗窑古村落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浙江省第三批历史文化村镇、街区。2010年,碗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完成编制,由省政府批准并严格按规划要求实施。2013年2月,碗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并获得中央财政支持资金300万元,同年,碗窑获中国民族民间建筑魅力名村。2014年3月,碗窑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碗窑村乡土建筑由顶窑、半岭两部分组成,村落里的传统民居、作坊、水圳等建筑至今保存较好,现村落中尚保存陶瓷烧制作坊5000多平方米,传统民居30多座300余间。古村落沿中央块石铺设的路面拾级而上,传统民居和作坊、水碓房、泥寮错落有致,自附近的坝内山腾洋水库沿山腰设置的引水渠自上而下,曲折穿梭,淙淙流水流经各民居、水碓作坊,供村民生产、生活两用。

  

  1992年,苍南县“滨海——玉苍山”被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碗窑古村落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碗窑成立风景旅游管理所。自此,碗窑开始了旅游开发建设步伐。

  如果把这20多年来碗窑开发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应是1998年11月,县旅游部门投资5万多元,在三折瀑处建成一石结构的观瀑亭。第二阶段是2009年12月,我县旅游部门投资近300万元修建碗窑古村落游步道,开发新景点。据了解,这次修建游步道共1公里,其中新建700余米,修建300多米,建设观景台4个,铁索桥1条,还计划整理开发三折瀑上游的“小白水洋”景点。

  而碗窑两次的重大活动,则惊艳游客,备受瞩目。2008年6月5日,一场以游古村,玩古窑,赏瓷文化,品民艺表演的“天工瓷韵瓷文化旅游节”在碗窑唯美上演。为期一周的旅游节,吸引5万多人参加。2013年5月18日下午,近30个国家的外国驻华使节及夫人与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画报社等多家媒体的记者走进碗窑。碗窑古村传统手工制瓷工艺和村民简朴乐观的生活状态都给外国使节及夫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碗窑进入外国友人的视野。

  碗窑的旅游开发建设也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重量级的客人。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组长罗哲文、《采茶舞曲》词曲作者、著名音乐家周大风等专家、学者、艺术家来了;电影《长恨歌》《一个温州的女人》《夹缬之恋》等剧组来了;日本农耕民俗考察团、台湾摄影学会等团体也纷至沓来。

  历经3年多的建设,一座代表碗窑的过去、位于古村落朱氏故宅的碗窑博物馆开馆了;总投资500多万元,一座代表碗窑未来的的碗窑陶瓷艺术馆开放了,两馆的开放大大提升了碗窑旅游文化的档次。

  继2005年碗窑被评为温州市文明景区和省旅游部门批准碗窑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后,2017年5月18日,我县碗窑景区通过浙江省旅游区(点)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4A”景区景观资源评定,列入创建“4A”级旅游景区的预备名单。(云南/文 小朱/摄)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