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新闻网8月31日消息:日前,我县召开宗祠改建工作会,就如何加快宗祠改建公共服务场所步伐,实现与群众社会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进行交流探讨。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林森森,副县长林小同参加会议。
据统计,我县现有宗祠875所,分布在全县各个村居,最多的村宗祠有6所。到目前为止,全县已改建文化中心102所,其余的700多所宗祠大部分都是闲置着,这当中有综合利用、可以改建为公共服务场所的至少还有200多所。
宗祠改建工程是一举多得的建设新农村文化的民生工程,我县将通过两年努力,把现有存量的宗祠改建成村文化(体育)中心、农村文化礼堂、村民俗馆、博物馆、名人纪念馆、村史馆、社区(村)照料中心和避灾点等公共服务场所,使其成为传播先进文化,为群众提供各类公共服务的阵地。在接下来工作中,我县将在已改建100所的基础上,到2014年底改建公共服务场所达200所,2015年底达300所左右,逐步形成符合当地实际、比较完整、覆盖面广的新型农村公共服务网络,使群众在改建中得益,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公共服务。
林森森指出,宗祠整治是一项政策性强、难度大、任务重的工作,在整治的具体工作中,各地各部门要正确把握“调查甄别、属地管理,消除存量、杜绝增量,以拆促改、拆改结合”的原则,切实做到调查摸底“深”,环节操作“紧”,政策把握“准”,改建工作“活”,从而集中力量,周密部署,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坚决打好农村宗祠整治这场攻坚战,为建设“浙江美丽南大门”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记者 林超群)
【编辑:李甫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