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人物  -> 正文人物

江为清:守望大山的“孩子王”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9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江为清

  “他既当老师又当大哥哥,备课、辅导、讲故事、做游戏,渐渐地,成为了学生们人见人爱的‘孩子王’。”近日,一条“走进深山半生,你依旧是那‘孩子王’”讯息在朋友圈备受关注,而满是正能量的“孩子王”感人事迹则让网友们频频点赞。他叫江为清,是2018年省级优秀教师暨省中小学师德楷模、感动温州十大人物,更是一名不忘初心,为爱坚守的平凡山村教师。

  云亭小学隐藏于偏远的马站大山深处,距离县城有70余公里,驱车一个多小时,开过九曲十八弯的山路才能到达。这里既是江为清的故乡母校,也是他一直工作的地方。站在云亭小学的操场上,不需要极目远眺,只是简简单单地瞅上一眼,福建省的沙埕港便尽收眼底。操场上,一棵粗壮的大榕树伸展枝叶,为这所小小的学校投下一片阴凉,它与江为清一起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教坛风霜,也见证了他扎根大山的平凡和不凡。

  1992年,未满18周岁的江为清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回云亭任教,第一年就承担了初一语文的教学工作兼班主任。面对着和他年纪相仿的79名学生,望着79双求饥似渴的眼睛,望着校领导那期待的目光,初出茅庐的江为清清醒地知道:要当好这个孩子王,对于只有中师知识储备的自己,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对知识的需要。

  当时的学校规模不大,条件十分简陋,正式师范类毕业的公办教师仅4人。面对“赶鸭子上架”的任务,江为清暗下决心,要用三年时间提升自己,满足自己更满足孩子们对知识的需求。于是这三年里,江为清是扎在教室里的:吃透教材,专心备课,解答问题,辅导作业。三年的付出,终于结出了累累硕果。那一届46名参加升学考试的学生中有14人考上高中线,打破了往年只有两三个学生上线的纪录。

  农村经济落后,云亭学校亦有不少的贫困生,一些学生因贫辍学让江为清特别惋惜。“这孩子成绩很好,都在年级前三,不读真可惜!”1995年,担任学校的普教干部的江为清,在每年暑假都挨家挨户上门“动员”孩子们上学,他生怕有孩子没来学校上课。直到如今江为清仍为那些因贫辍学的学生而感到惋惜。

  一学期的学杂费加住宿费只用700多元,但一分钱难倒英雄,真的做不通家长工作了,江为清又想出了帮助家境特殊的学生“垫学费”的方法。遇到这种情况特殊的学生,暑假去家里动员,年底去“收学费”。“有些能收回来,有些就没办法了”,那个时候,江为清自己的月工资也只有600元出头。

  普教“动员”的三年,让江为清看到山区农民收入低微是不争的事实。于是,20多年来,江为清为学校贫困学生联系许多社会团体和企业,资助建设了“希望书库”“梦想操场”“暖冬关爱”等项目,开拓了孩子的视野、让孩子们享有良好的体育设施、让特困生的生活费有了着落。为了让贫困学子能更安心的学习,江为清还努力争取住宿生的爱心营养餐及慈善结对。全校学生自2009年起,全部享受免费午餐的爱心营养餐。

  “他一直扎根在云亭,把心沉下来做教育,没有他就没有学校的现在。”云亭村主任江里茂谈到江为清,满是感激和钦佩。他告诉记者,现在学校的教学质量在马站学区的排名一直靠前,因为教学质量的提高,越来越多周边乡村的学生转学到云亭小学,江为清以他大山儿子的情怀和求真务实的品质在做教育,用教坛园丁的信念在深耕细作,呕心沥血地把一批批幼苗培养成材。

  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是江为清心中的头等大事,而推广教育理念,营造文化氛围,把文化的“芬芳”从校内蔓延到校外也是江为清的不断追求的理想。江里茂说,为了提升村民文化生活水平,在村文化礼堂建设过程中,江为清做了大量工作,材料和文案的处理几乎都是他一手包办的,不仅如此,他还为村里茶产业规划建设出谋划策,致力于推动村经济发展,最终带动教育的发展。

  27年的坚守,所教的学生毕业了一批又一批,当年学校50多名的教师,如今只剩下江为清。但江为清依旧坚守他“回归教育原点,扎根课堂教学”的教育理念。他曾有两次机会可以离开云亭,但他说:20多年了,在这里待久了,有感情了。如果时间倒回,我想我依然会选择回到山里,回到母校工作,因为我是大山的孩子。(记者 林婵婵 方耀星)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