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创作  -> 正文创作

与报有关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21日 来源:

  张骋

  单位今年的报刊征订由我经手,我除了订购学校教育教学必须的专业报刊,还加订了不少的文学类、艺术类、生活类和时政类的名刊名报,以期知识更新同时也陶冶身心。工作日,每到某个时间点去传达室拿取书报的一定是我。习惯了,新来的或久识的保安看到我,都会主动说,“来了”或“还没来”,这是与我打招呼,如接头暗号似的。

  我喜微信,但少在手机上阅读。纸质大部头我读得不是很多,但报刊杂志却是坚持不拉,从没级别的厂报校刊到中央级党报党刊,从各地市晚报商报都市报一直读到国家级行业报。有时,各部门单位编印的即时性文本和册子,我也会翻阅几下。周末时段,还会到县图书馆囫囵吞枣。现在的许多书馆还增添了大屏幕的电子阅览器,方便快捷多了。

  读报的快乐就像一个人的内衣裤,自己可以感觉,但不好细说。我每到一些地方,都会买份那些城市的报纸看看,在每一篇市井新闻里,触摸那些城市人间烟火的气息,鸡飞狗跳的生活,鸡零狗碎的乐趣。这些年,我也写作,多少有点文字见诸报刊。一想起来会有人读着,便觉得这些当中不定会出没着我的朋友和熟人,就特亲切,事实也是如此。有一次我去一家干洗店取衣物,店里的大姐对照了标签和她正在看的的一篇文章,说,文章你写的?写得蛮好。

  我常常把自己的点赞发给认识的文友。比如我看到《中国摄影报》有我熟人发表照片,我会拍个照片微信他。这些年加入一些微信群,认识像“六根”公众号上面的多位读书写作人,每每看到李辉的好文、叶匡政的新诗、韩浩月的时评、张翎的资讯、文友的新作,或者其他小报刊上文友作品发表,我基本上会在第一时间转给他们,让他们先睹为快。我群内的朋友也常如此。有一次我在河南游玩,矾山一位聋哑人给我发来我那天发表的诗歌(没有样报),诗和友情让我惠存至今。在我生活的县城,我去某家饭庄吃饭或者在理发店坐等,偶尔能从在凳子和桌头发现某张报纸上有我写的篇章文字。我像收养流落的弃婴一样,我捡起来,带回了家,放到简报本里。

  这几年新兴媒体层出不穷,报纸似乎前景黯淡,今年就有很多报刊停办或者减少版面。我知道,依附于信息技术的新媒体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互联网颠覆了纸质媒体的生产方式及营销理念,报刋的日渐式微有情可原。但我认为报纸自身的原因同样重要。如今的报纸公信力下降,同质化严重,中国近代报纸提倡的报纸四要素(新闻、言论、广告、副刊)已难兼备。现在报纸基本上只有新闻和广告,言论不痛不痒甚至偏离常理,事后诸葛亮、报喜不报忧等司空见怪,高质量的言论越来越少,真正意义上的文艺副刊难觅踪影。

  我每天花在报纸时间不少,具体到一份报纸,我却常常一瞥而过,乏作深入阅读,因为报纸题目大同小异,内容陈旧,题材不新,表述僵硬,广告铺天,真得无法匹配阅读者应有的专注与深思。我无数次看见小小的一张行业(部门)报刊多次把中央党报党刊的头版头条变成自己的重料。有份省级教育报,本省最热的负面消息大江南北党报党刋都全面报道,偏偏就它只言不发。某地重大火灾的消息已见诸省内省外,当地报纸却置若罔闻。有些报刊的副刋作品晃悠的老是那些熟悉名字和不温不火的叙述和鸡汤。更不提一些报刊热衷鸡毛八卦,远离真实生活,少贬假丑恶、不敢报真情,这样的报纸,存之何益?遑论那些因报人职业道德和学识水准不济而导致严重错误的。(如某市晚报报道河南登封优秀公安局长任长霞时配图的却是深圳腐败女公安局长安某某的照片等等)。

  即便如此,我依然热爱报刋。我愿意与报纸有一场新视角的约会,盼望那散发着油墨芬芳的纸上文字端庄洁美、神韵丰满,让我在字里行间百转千回的馨香深处感受到思想的深度、视野的纬度和人性的温度,让阅读如春草在心里疯长,如微风从窗外拂过,让我看见绿意盎然的世间,又能聆听流行流水的人声。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