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创作  -> 正文创作

用文字码起来的美好时光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21日 来源:

  林洪海

  我的小学是在本村上的。那时,教学条件极其简陋,板凳也没有,须同桌轮流带。

  我们去上学,按照世俗的看法,就是学几个字给自己用。好的方面都不敢想,“蛇的儿子毕竟是蛇的儿子,鳝的儿子毕竟是鳝的儿子”这句俗语,时常回荡在耳畔。不过,父亲有句话给我的印象很深。他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惜,当时我还小,不明白其中的含义。

  至于把文字变成铅字,我压根就没有想过。我天真地认为,那是头发斑白的老先生们所做的事情。

  我喜欢与文字打交道,是参加工作以后的事。理由很简单,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就必须把自己的写作水平提高一些。不过,那时没有电脑,课外读物也很少,我们想找点资料都很难。尤其上写作课时,总觉得缺少点得什么。年轻气盛的我,竟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写下水作文。

  但是,我很保守,怕自己写得不好,总想把拙作寄给老师看,得到老师润色后,再读给学生听。当时是寄信的,老师的回复,有时赶不上进度。这时,我想还是靠自己独立,至少我可以按照单元的作文要求来写。于是,每逢上作文训练,我就把自己的文章拿出来念。然后,编个善意的谎言:“同学们,这是老师千辛万苦找过来的,希望大家认真听。”

  不知道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多少,我自己倒养成了读写的好习惯。那时,我们这所学校,公办教师只有8人,校长给我们每人订一份报纸。我订的是《温州日报》。我不看广告,也不太看新闻,只把有文章的版面,浏览一遍。若有时间,再看看其他老师的报纸。《温州侨乡报》(现在已改版)的“新苗版”,我比较喜欢。尤其爱看里面的寓言。那些寓言,从选材到布局谋篇,再到立意,我都进行仔细的揣摩。我感觉读寓言,就像读诗一样,特别耐人寻味。

  有一年,来了一场大台风,水满到家门口,鱼也上来了。第二天泄洪时,没有回归河里的鱼,基本上成了盘中餐。根据这个材料,我创作一篇《鱼之哀叹》的寓言,后来发表在《温州侨乡报》上。

  以前都是看别人的文章,现在,自己的文章也上报了。那种兴奋的心情,难以用文字来形容。此后,我便更加勤奋地写作了。有一回,我在《语文报》的夹缝里,看到一个售书的消息。我先买他的书,然后把文章寄给他看。我不知道他的年龄多大,只知道他是某省的文联主席。个把月后,他把书和信一并寄来了。他在信里说:“本文立意虽不那么深刻,但您的文字表达能力相当强,有些人写了一辈子,连语句都写不通。”这句话,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它隐隐约约告诉我,我可以写文章。

  不久后,我调到另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学生人手一份《文苑报》。我怀着好奇心,投了一篇《奋斗着,总是美丽的》。

  不知过了多久,反正我已经忘记了。有一天,我去姐姐家做客,在外甥的抽屉里,突然看到有自己名字的报纸。仔细一读,字字句句都是出自我的心口。于是,我把它收藏起来。

  小小成就感,大大鼓舞了我的写作信心。我不怕天高地厚,竟向《温州日报》投稿。当时,有个“我和温州日报”征文,我也想试一试。没想到,居然发表了,只是编辑把我的题目改为《从师温州日报》。

  对我影响最大的,是浙江省语言学会编的《中学语文报》。投了几年稿,相继发表了几十篇文章。有教学随笔、教育随笔,也有论文和诗歌。有时寄信,有时传真过去。那些编辑也挺好的,她们调离报社的时候,往往发来信息,说:“以后,请把稿件交给某某编辑。”

  可是,好景不长,它停刊了。好在我的写作兴趣没有改变,只是从写随笔改为写诗歌和散文罢了。小数怕长计,最近几年,我断断续续发表的诗文,还真不少。除了温州的十几家报刊杂志,我还在省外发表,如东北的《诗海潮》,西北的《农业科技报》、《咸阳日报》,西南的《兰坪》、《威宁诗刊》,还有河北的《大沽河诗刊》、山东的《东崂诗词》等等。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我指导的一位姓肖的女生,诗歌《夏夜》,竟然发表在由星星诗刊社主编的《全国中学生优秀诗歌作品选》上。今年,我推荐的赵同学的《童年趣事》,发表在《温州日报》上;李同学的诗歌《我想——》,被收入“温州小作家”一书。

  有位老师曾说过:“文学不是大米和面包,而是人生之盐。”可见,文学是生活的必须品,是宣扬真善美、鞭笞假丑恶的载体,是幸福的摇篮和港湾。假如没有了文学,就像灯之突然熄灭。文学虽不能养家糊口,但作为娱乐,应该是很不错的。

  因为写作,我还结交了市内乃至全国的一些作家和诗人朋友。微信一打开,就能欣赏到他们的大作,就能读到来自各地的最新消息。这种乐趣,只有身临其境者,才能感受得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如今,我每天沉浸在用文字码起来的幸福时光里,温馨而美好,给工作带来一拨又一拨正能量。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