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创作  -> 正文创作

安静的力量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16日 来源:

  易木

  安静的力量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只是,只是我们在隐隐闹市中将它淡忘了。

  翻开历史的书笺,还是先静读几首诗词,静观几个故事吧!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诗人王籍的《入若邪溪》)蝉噪阵阵,林间愈见寂静;鸟鸣声声,山中更觉幽深。远离尘世,人迹罕至,对厌烦了尘世纷扰的人来说,显然有着无比的幽静。动中显静,默至极致,自有气象。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诗人勾勒出的寂静世界,无声地传达出生命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是一次意志的磨练。面对逆境,宁静超脱的心境是一种人格的闪光,就像独钓寒江的渔翁,尽管冰天雪地,寒气逼人,却能淡然处之,静定自若。

  “非宁静无以致远”。据《庄子》一书记载:黄帝曾向广成子询问延年益寿之道,广成子说:“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无思虑营营,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视,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汝形,形乃长生。”古语所说的“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我想这种禅修追求的是身体和心灵的一次静谧对话。

  知道《三国演义》中司马懿和杨修他们斗智斗谋的故事吧。杨修年少得志,聪慧机敏,受到曹操的重用,并成为曹植与曹丕争夺世子之位的幕后操盘之人,但恰恰因为他锋芒毕露,最终招致杀身之祸。反观司马懿。官渡大战后,曹操召司马懿入府,但他称病不去,蛰伏了整整七年直到曹操彻底灭掉袁绍势力,他才料定时机顺势出山。在此后的十二年里,为防曹操猜忌,他仍旧引而不发。他谨慎,曹操想要杀他都找不到借口;他隐忍,满朝文武除了荀彧都认为他根本就不是杨修的对手;他沉默,几次被魏廷用完即弃也毫无怨言。这个籍籍无名,当了20多年幕僚,最终一步步夯实了司马家族一统天下的基础。细思量:静的力量,实在不可小觑。

  有一个巨商,为躲避动荡,把所有的家财置换成金银票藏进伞柄之内,然后把自己装扮成普通百姓,带上雨伞准备归隐乡野老家。不料,只因他劳累之余在凉亭打了一个盹,醒来之后雨伞竟然不见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他很快冷静下来,仔细观察后他发现随身携带的包裹完好无损,断定十有八九是过路人顺手牵羊拿走了雨伞,此人应该就居住在附近。于是,巨商决定就在此地住下,干起了修伞的营生,并打出“旧伞换新伞”的招牌,静静等待。果不期然,有一个中年人夹着一把破旧的油纸伞匆匆赶来,巨商接过一看,正是自己魂牵梦绕的那把雨伞,伞柄处完好无损,巨商不动声色给那人换了一把新伞——巨商的无言等待,是静之后的智慧。于人生而言,学会静,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古今大凡有所成就者,都深得安静之滋养,善于在纷扰繁杂中修炼心灵的安静,于安静中获取智慧和力量。

  一座山,你听过它喊出自己的巍峨吗?一面湖,你听过它说出自己的浩瀚吗?一棵树,它只管自己默默地向上生长,你听过它攀比过风雨的惠泽吗?没有,它们都是安静的,不招摇。

  一切事物,安静了,方显厚重和可靠;反之,则易流于轻浮和浅薄。

  安静是生命的皇冠。前段时间为情所困,心生烦躁,刚好看到椰子一则“静一静”的微信,一颗躁乱的心顿生安宁——正能量的情绪是可以传染、传递的,从此不再纠结。

  我见过一匹马在槽枥之间的静立,也见过一头雄狮在草原上的静卧,这是博大的安静。

  想起小时候,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大哥在晒场上拉小提琴——月光下荡着清幽的光,远山黑黢黢的,村庄黑黢黢的,大哥的琴声婉转,旷远,悠扬,那一晚,山是安静的,水是安静的,村庄是安静的。

  曾经,在桂花树下看到一个女子,揣着一本书,安静地坐在椅子上,一个人慢慢读,偶尔品一口桂花茶……在闹市里择一处幽境,安安静静地呆一会儿。此睛此景此处此人,不禁令人心生欢喜。

  曾经,在餐厅里看到一个女子,点了一份牛排,安静地坐在靠窗的座位,一个人慢慢吃,看着窗外的风景……无所忧,无所虑,一个人来餐厅安安静静吃顿饭,这场景让人赏心悦目。

  安静的人或事总是有一种良好的气场,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姿态非常好看,自成一道风景。

  今年秋天,随一旅行团外出。团中碰到的一对母女,母女素面朝天,安静爱笑。虽然家境不错,但一点儿都不张扬。不知何故,中途与团友出了点误会,那位母女不急不躁——自始至终,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最终笑着和解,化干戈为玉帛。团友说,安静的人有一种力量,让旁人看着舒服。

  海明威说:“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大多数时候,我们说得越多,彼此的距离越远,矛盾也越多。在沟通中,人们总是急于表达自己,一吐为快,却一点也不懂对方。两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懂与不懂,不多说;心乱心静,慢慢说;若真没话,就别说。”止语是一种修行,无言是一种境界,好辩是一种执着,我们因为太多的争辩,而失去了内心的平静。

  佛曰:不可说,道家讲三缄其口,孔子说:讷于言而敏于行。真正的智者,知而不言。于爱情,有时留白是最好的深情。

  安静,于生活、处世,可视为一种积淀、一种修养、一种智慧。

  我们知道,当苹果从树上坠落时,在一颗凡心看来只是一个可以食用的果实,却触发了常常静坐在母亲花园里的牛顿的灵感,在寂静的书斋里,他完成了划时代的发现,由此,人类的思想生长出飞翔的翅膀。

  近代文学大师沈从文,晚年被迫放弃文学创作转向文物研究后,始终安之若素,百年长勤,在喧哗中寻找到一方宁静,不怨天,不尤人,孜孜以求,另立新章,最后功德圆满,流芳百世。

  几年前,我曾陪母亲住院手术,病房同住一对中年夫妇。大叔卧病在床,动弹不得;大婶侍候左右,须臾不离。大叔因病痛,时不时高声骂大婶这不对、那不对,可大婶总是表情安详地应承着,任他发泄完毕安静下来,又微笑着递水、递水果;有时趴在大叔耳边,有说有笑,安静默契,让我感觉大叔的病痛在消散,两个中年人的生命在闪光。

  凡此,不急不躁、不紧不慢、不慌不忙、不温不火……静待人生、静观其变、以静制动,甚好!

  只是,我们有多久没有静一静地凝望星空了?我们有多久没有静一静地观察生活中细微的变化了?我们有多久没有静一静地感受花儿栖息于草地上的安宁了?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