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风土  -> 正文风土

探寻灵峰踪迹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03日 来源:

  陈如亮

  民国十年(1921年)7月2日,平阳县志主编刘绍宽先生在日记中写到:“往灵峰,拓摩崖词一首,遂回城,到家已二更。”日记中的灵峰就是现今苍南县金乡镇灵峰村,刘绍宽先生拓下的摩崖词全文如下:

  我蜷兹石,嵯峨天然。爰赋斯作,与山俱传。

  天工缪巧,任平地,推出峻峭岩壁。虎跃龙骧飞风翥,疑道补天余石。洞壑穿空,来今去古,知是谁开辟?千年兰若,林峦隐约金碧。

  我兴丘壑尤长,竭来此境,惯蹑登山屐。适意人生随处好,何必岘南阳峄。谢傅东山,裴公绿野,俯仰俱陈迹。何如轻举,廓寥云外吹笛。嘉定甲戌(1214年)九日。

  此词被辑入民国《平阳县志·金石志》,同书按:“此词刻在岩上,调寄《百字令》,起用短引四句,平列两行;词两截分八行,行十三字,未行十字,字径五寸许,笔势秀逸。年月行后,疑有题名,模糊莫辨。甲戌,嘉定七年。”

  刘绍宽先生后来将拓下的灵峰摩崖词赠给他的学生、词学家夏承焘以及其它文人。夏承焘和了一首《百字令·和厚庄前辈灵峰摩岩石拓原韵》,全文如下:

  巨灵孤擘。问何年推出,撑空岩壁。劫火烧残山骨冷,丹篆犹摩拳石。云护精灵,天开图画,奇句江山辟。银笺重拓,墨花还绣苔碧。

  我羡老去刘晨,朅来丘壑,爱着寻幽屐。断碣残碑闲送日,何似岣嵝邹峄。胜地神游,故山春到,梦境迷仙迹。何时鸾背,和公云外吹笛。

  既是大师,词作当然非同凡响,但对此我觉得有些诧异。因为灵峰我经常路过,一片平原,路边有一小土丘,名叫乌龟山,哪有什么摩崖?

  后来相识乡土史专家杨勇老师,被告知灵峰村原有摩崖,只是历经沧海,灵峰山现已毁,只留一些遗迹。

  对此,我专门去了一趟灵峰,想一探灵峰千年究竟。村支书董门元非常热心,带我巡看全村,并找来村中历史权威八十多高龄的陈绍林老人为我讲解他熟知的灵峰往事。

  根据一些史料的分析,苍南江南垟在唐朝之前应该是浅海(据陈绍林老人介绍,在灵峰邻近挖出的大石上附有曲嘴壳),金乡的狮山、球山以及灵峰山、乌龟山都是小岛屿。唐末五代时期,岛屿周围滩涂经历年冲积先出现高位滩涂,先民在这些具备陆地功能的滩涂上居住作息,之后兴修水利设施,将海潮逐步外移,尔后人口迁来日多,地域日扩。

  灵峰村50开外年纪的人,都清楚记得一块巨大的岩石屹立在村中,地点就在今天荒废的灵峰小学内,高度约有十几米,他们还曾爬到岩石顶玩耍。1967年,舥艚改建陡门,传说一般的石头建不起陡门,有人说必须要灵峰这块巨石才能改建好陡门,于是这块承载金乡千年文化的灵石被彻底打光填入舥艚陡门,生存千万年的灵峰山也在那刻化为乌有,包括八百多年的那个摩崖石刻也烟消云散了。董门元书记陪我进入灵峰小学,学校已荒废,校内杂草丛生,有两处遗迹静静地掩藏在杂草堆里,顽强地延续古老的故事,一个是奈何桥,一个是和尚坟。奈何桥(当地人称驼背桥)只是一条宽三十多公分、长不到四米略成弧形的石板,横跨在两块大石之间,桥下是一方形水井,传说通往大海,建凌云寺的木材就是从这里源源不断冒出,这个传说在电视剧《济公》放映之前就已在灵峰村流传,看来文学都是相通的。奈何桥侧有刻字,显示该桥建于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距今912年,桥上没有刻桥名,这“奈何桥”应该是后来寺里的高僧命名了。

奈何桥

  灵峰村的林连波老人爱好文史,他平常注意收集灵峰文史资料,几年前他去世了,之前,他把收集到的资料打印出来交给了陈绍林老人,陈绍林老人把这几页资料拿给我拍了照,从这个资料看,灵峰凌云寺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比奈何桥还迟了27年。但按民国《平阳县志·神教志》记载,凌云寺俗名东寺,旧名灵峰教院,唐咸通(860-874)间建,至今约1100多年了。按连波老人资料,凌云寺于1168年毁于火灾,1195年僧人国智重建凌云寺,并在凌云寺相邻南侧即如今老郊外乡政府新建一寺,名金鳌寺。凌云寺被称为内寺,金鳌寺被称为外寺。但民国《平阳县志·神教志》中记载,金鳌寺旧名灵岩教院,后梁贞明(915-920)间建,比凌云寺晚了50年左右。在内外寺之间,就是和尚坟,如今仍在,坟墓应该是庙内高僧坐化处,只是被高高的围墙隔离,墙内杂草茂密,无法观看拍照。但其中有座坟肯定是清乾隆年间主持德嵩和尚的,因为他的寿塔石碑就废弃在校外公路边。两座名刹历经磨难,毁毁建建,最终可能在民国时彻底荒废,陈绍林老人说小时候就没看见这两座寺院了。

  灵峰巨石峰就在两寺东侧,从杨勇老师搜寻到的一些资料看,灵峰在民国之前都是江南垟一大盛景地:

  明正统十四年己已年(1449)吴彰(夏口人)《灵峰社记》里记载:“我维吉公名迪,读书灵峰,爱其奇岩矗起平畴,又有竹树清泉相为掩映”。

  清代,诗人鲍台隐居灵峰十余载,在《凌云寺文社题词》、《博文社记》等文章里,灵峰是当时文社聚会之所,这些文人雅士应时应景,吟诗作赋,留下了许多关于灵峰的诗作。鲍台自己也有诗《游灵峰》:四顾无依傍,嶙峋拔地来。始知真杰士,端不溷尘埃。海近风涛壮,天清罨画开。有怀携谢屐,吟眺一徘徊。

  吴国华(1865-1931,夏口人)在《灵峰八景》一诗中写道“鳌峰、醉局洞、仙脚石、石鼓岩、沧浪亭、弓桥(奈何桥)、莲池、龟屿”这八景。

  从以上文献可一窥灵峰风景之美、名气之盛,但如今山去石空,纵有洪荒之力,也是无可奈何峰回归。

  村支书董文元是个有想法的年轻人,他一直陪着我探寻千年灵峰踪迹,带我查看卢氏、董氏家谱,巡勘了乌龟山(又名乌屿山、乌石山)、金凌寺、顺益宫遗迹,介绍了卢、董、陈三姓五族共建一祠堂,介绍了一河之隔的灵峰、灵峰黄两村轮年管理五显庙等信息。他对灵峰悠久历史文化深以为豪,迫切希望能为振兴灵峰服务。天道酬勤,长风破浪会有时。千年灵峰虽已毁于一旦,但文化底蕴仍在,还有新的景点增加,如卢声亮市长的故居等,把发展灵峰旅游文化并入到金乡卫城综合保护工程中,再现灵峰大好风光不是梦。

莲花台原在凌云寺和金鳌寺内,现移到新建的金凌寺前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