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苍南新闻  ->  时政新闻  -> 正文时政新闻

全国40多家媒体齐聚苍南一览改革风采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9日 来源:苍南新闻网

  苍南新闻网11月19日消息:“建设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镇、开办全国第一家私人钱庄、创办全国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业、率先实行银行浮动利率、成立第一家农民包机公司……”苍南是温州模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曾在改革上创造了十余项“中国第一”。昨天的辉煌,赋予今天更大的使命,如今,站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苍南既迎来了乘风破浪、再创辉煌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趟水过河、滚石上山的巨大挑战。

  苍南将如何保持先发优势,在改革征程上继续勇往直前?11月18日至19日,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浙江日报等约40家各级媒体代表齐聚苍南,共同参与“改革开放40年·全国媒体苍南行”主题活动,实地考察苍南多个角度的改革亮点,探寻苍南的发展印记,一览苍南的改革风采。

  “新时代新作为,请问苍南如何在‘改革开放再出发’的路上保持优势,勇立潮头?”“如果用几个词语来总结苍南在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变化,您会怎样总结?”在1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各级媒体代表们纷纷提出各自关心的问题,深入挖掘苍南的改革故事。

  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胡长虹在会上作主旨发言,在对来苍媒体代表们表示欢迎和感谢的同时,一展改革开放40年来苍南取得的发展“成绩单”。胡长虹表示,苍南县位于浙江最南端,素有浙江“南大门”之称,是一个人杰地灵、山海兼利、环境优美、潜力巨大的年轻之县。40年来,全县上下秉持“苍海纳百川、敢为天下先”的苍南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胡长虹表示,40年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主线,实现了从农业小县到经济大县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坚持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实现了从边陲小城到发展前沿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坚持以城乡建设为引领,实现了从基础薄弱到精彩蝶变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坚持以民生福祉为根本,实现了从基本温饱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站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历史新起点上,我们将全面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按照市委赋予苍南“坚定奏响改革开放最强音,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新跨越”的新要求,紧紧围绕“1+5”发展目标定位,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加快建设浙江美丽南大门,奋力谱写新时代苍南改革发展新篇章。

  走进参茸市场 感受商贸发展

  “从自发到初步成型,再到如今辐射区域覆盖全国乃至国外的大型集散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我们走过了三十个年头。目前,市场内共有480家店面、298家经营户,经营鹿茸、人参、冬虫夏草、铁皮枫斗、鱼胶、燕窝等中药材、滋补品,2017年成交额达30.2亿元,今年1月至10月成交额达25个亿……”在活动首站,大家来到了位于县城灵溪镇的“中国人参鹿茸冬虫夏草集散中心”,深入了解我县有形专业市场的发展变化。在市场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引导下,媒体代表们饶有兴致地走进多家参茸店铺,与商户面对面交流生产经营、商品销售、货源产地、药材功效等情况,观看药材切片的过程,用镜头和笔触记录市场的发展变迁。

  大补元气、宁神益智的高丽参,促进新陈代谢、血液循环的东洋参,滋养肌肤、增强体质的铁皮枫斗,养颜润燥、益气补中的燕窝……各类药材补品散发着浓郁药香。媒体代表一行驻足细细观看,感叹灵溪本地不产药材,却也能将参茸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为苍南人敢为人先、拼搏创新的精神点赞。

  走进海西电商科技园 体验创业创新

  创新改变未来、创业成就梦想。作为全市首个互联网+科技创客综合体,海西电商科技园以建设浙南标杆型国家级创客中心为目标,围绕展示、技术服务、数据化对接、人才服务、金融服务、行业沙龙、生活配套等功能板块为切入点进行打造,目前已入驻企业近200家,拥有相关战略合作企业200余家,并直接或间接为3000多位新生代创业者提供服务,最大程度地展示着苍南的电商文化。

  走进该园,现代时尚的设计风格让媒体代表们眼前一亮,可谓处处充满着朝气。园区大厅内,图文并茂的文化墙让大家一步一篇章地了解着苍南的县情和来之不易的16张国字号金名片。在这里,媒体人们见证着苍南的发展脚步,更看见了苍南电商发展的未来。

  “这儿不仅仅是一个创新科技园,更是苍南形象的展示窗口”。在解说员的指引下,媒体代表们来到二楼的科技O2O产品展示馆,苍南217家科技型企业的352种产品集中展现在大家眼前,传统支柱产业印刷、塑编及金融机具类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夹缬印染、点色剪纸、夹纻漆器、钢雕工艺等产品悉数亮相,更有马站四季柚、蒲城葡萄等名特优农副产品,吸引着媒体代表们驻足参观。

  走进精品村庄 点赞乡村振兴

龙港鉴后西村

  从发动“垃圾革命”到“一打三整治”,再到“生态旅游”,苍南的农村综合改革已不仅仅停留在“硬件设施”的整治,近年来更开始积极探索“软件设施”的建设,进行一场“高标准”升级。改革开放40年来,苍南的农村环境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矾山福德湾村

  曾经,一个被称为“女儿都嫁不出去的地方”,如今却在我县美丽乡村的建设大潮中摇身一变,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招牌明星”,这就是龙港镇中对口村。近年来,中对口村通过农房聚集、垃圾分类、大拆大整大建大美、五水共治等举措,从原来“连一条像样的路都没有”的脏乱差后进村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样板村,一举完成了华丽转身。

龙港中对口村

  走在中对口村,绿荫环绕、水清景美,如同置身于公园之中,小桥、流水、健身步道,再加上鳞次栉比的凉亭,构成了一幅乡村美丽画卷,令人心旷神怡。同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文化礼堂、村民中心、灯光球场、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等各种公共设施一应俱全,令在场的媒体代表们纷纷为乡村发展的“中对口经验”点赞。

马站中魁村

  “现在我们就是要打造“公园式”的居住环境,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人在村中,村在花园中’,‘美丽乡村是我家,这里不比城里差’。”该村相关负责人向大家讲述道。近年来,中对口村坚持以党建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贯彻全面振兴乡村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目标,继续深度推进山水林田居综合整治和改造,相继荣获省级生态文明基地、省美丽乡村精品村、省级垃圾分类示范村、省3A旅游乡村景区等荣誉称号。

灵溪坝头村

  媒体代表一行还实地走访了我县多个精品村庄,无论是坐拥江南水乡绰绰风姿,着力打造文化礼堂的鉴后西村;依托四季柚这张金名片,以产业带动发展步伐的中魁村;挖掘历史文化底蕴,打造旅游地标的福德湾村;或是围绕新型农村综合体建设,引领乡村振兴的坝头村。每个村庄都让媒体代表们印象深刻,每个村庄都具有值得借鉴的改革经验,它们的精彩蝶变无不彰显着苍南推进乡村振兴、推动改革发展的巨大决心、强大动力和累累硕果。

  走进龙港新城 期待城市蝶变

  龙港新城濒临苍南东部沿海,是浙台(苍南)经贸合作区的核心区,是苍南县实施“双海双区”的战略主阵地。新城西起时代大道,东至二期围垦区,南至崇家岙港区,北至鳌江南岸,规划总面积为106.8平方公里。从版图来看,它就像一艘航母,即将启航。

  在龙港新城规划展示馆,媒体代表们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就龙港变迁过程、新城规划布局等情况的介绍,并一起观看了新城宣传片。四通八达的交通管网、合理的产业布局、具备休闲观光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观光园等,随着发展脚步的不断迈进,现代化的未来都市景象仿若近在眼前。

  随后,大家登上观光平台,一览新城全貌,实地察看正在快速建设的甬台温复线、龙港新城世纪大道等项目,并纷纷对龙港新城取得的建设成效表示称赞和期待。近年来,龙港新城城市建设成效显著、交通网络初步成型、工业项目破难推进、招商引资形势喜人,开发建设取得有目共睹的新进展,建成浙江一流、温州领先的生态工贸滨海城区可谓指日可待。

  走进抗倭卫城 探寻公益文化

  初到金乡镇博物馆,醒目的民国时期“巴洛克”风格的洋楼抓人眼球,青砖砌墙,雕刻富丽。走入馆内,一件件文物彰显着“中国抗倭第一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令人叹为观止。在听取讲解员的介绍后,大家更深入地了解了金乡人民在抗倭反侵略斗争历史上留下的辉煌篇章、独特的文化性格特征和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并共同期待着这座古城能够重焕光彩、重拾辉煌。

  走过焕然一新、古色古香的金乡西门大街,媒体代表们来到卫城文化客厅。文化客厅内,婉转悠扬的民俗乐器演奏、孩子们兴致勃勃上着的方言课、三三两两静坐在书房内阅读的年轻人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该客厅是一处集读书休闲、人文会客、艺术展览、文化交流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位于金乡代表性古建筑沈泰丰大院内,整座大宅环境幽静,建筑风格浑然一体,别具匠心。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客厅将以全民“共建共享共管”的模式,立足公共文化的社会服务领域,提供“全开放、纯公益、零距离”的服务。

  走进金乡徽章厂 见证民营经济发展

  1983年创建的金乡徽章厂,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徽章行业中首屈一指的大型企业,拥有固定资产1.2亿,更是中组部指定的唯一一家党员徽章定点生产企业。

  在金乡徽章厂,媒体代表们一边听取“中国徽章大王”陈加枢的介绍,一边认真地观赏着展示窗内一枚枚具有代表性的徽章,通过徽章了解徽章产业发展。“从前就听说过苍南金乡徽章厂的鼎鼎大名,但听到只是一种感受,今天亲眼看到才是一种震撼。”“这不仅仅是企业的一种产品和文化,更是一种光荣。”看着厂内的展品,大家有感而发。

  走进蒲壮所城 惊叹古城遗迹

  蒲壮所城,位于马站镇蒲城社区。古称蒲门,是明代东南沿海的抗倭名城。据介绍,蒲壮所城的城楼均为三开间,为硬顶木构建筑,城内建筑布局有“一亭二阁三牌坊,三门四巷六庵堂,东南西北十字街,廿四古井八戏台“之称。现街、巷、井尚保存当时格局,城西南角社会巷、铁械局、马房巷等,为当时后勤装备区域。城内通绕东、南、西城墙的跑马道,也保存如旧。

  作为国保单位的蒲壮所城拥有630年的历史,城里的一砖一瓦,仿佛在诉说着600多年前的故事。面对保存如此完好的古迹,媒体代表们的惊叹之情溢于言表。大家慢慢走在城墙上方的通道,将这座古城尽收眼底,细细品味它的独特魅力。在听取介绍后,蒲壮所城精妙的设计理念、当地居民独特的民俗文化都让媒体代表们印象深刻。

  走进世界矾都 品味矾文化魅力

  这里,可以折射出矾山人的智慧和情怀,更可以反映矾山人对文化品味的不懈追求。由原矾矿机械修配厂厂房改建而来的矾都矿石馆、奇石馆,为世界矾都矾山镇申报世界工业遗产增添了一份厚重的文化砝码,同时也为矾山镇的新型城镇文化建设奠下一块重重的“基石”。

  走进600多平方米的矿石馆和400多平方米的奇石馆,大大小小的矿石和奇石珍品让人目不暇接。各种矿石各具特色,来自新疆的彩石色泽斑斓,来自乌克兰的鸡血水晶鲜艳欲滴,来自山东的金矿石金光闪烁,而摆在入口处的的明矾结晶石洁白晶莹,展示了矾山镇兴旺发达的物质能量。透过琳琅满目、美丽多姿的石头藏品,媒体代表们不仅体悟到了矾山人为家乡申遗、为家乡文化建设无私奉献的情怀,更领略到了这个浙南山区集镇蕴含的精神特质和物质内涵。

  随后,媒体代表们参观了位于该镇的矾文化体验基地矾客工厂。该工厂以矾文化、工业矾山文化为特色,分为集散区、实践区、结晶区、室内活动区,并设置了包括矾塑体验、矾客手工制作、明矾与生活、矾山与井巷搭建、拓展体验等课程活动。在矾塑体验区域,参观者可以在矾塑专职技师的指导下,将编织完毕的矾塑进行结晶。通过这样的形式,让人更深刻地感受矾文化的魅力。

  县领导林森森、陈为来、陈晓、肖剑参加部分活动。(记者 黄允祺 摄影 李士明 林元科 何林)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