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77-68881655 ·通讯QQ群:214665498 ·投稿邮箱:cnxwzx@126.com

当前位置: 您当前的位置 : 苍南新闻网  ->  文艺副刊  ->  游记  -> 正文游记

柴房别院小记

发布时间:2018年10月18日 来源:

  老茶

  白露过,秋渐寒,江南草木尚青稻略黄。应苍南文友思雪之约,与老铁至白云朵朵的柴房别院喝茶,共聊。

  小院的栅栏柴扉,绿草鲜花,简约亭椅,盆罐磨臼……,一草一木,一石一物,随意却不无章法,倾注的是男、女主人的用心。

  老屋,有些年份了,民国时的老房子,原主人也是那个时代的读书人,有作为,有成就的人。故,几间二层的瓦房建得虽非宏大却很是别致,体现了民国风格中东西方建筑文化融合的特征。老屋经现在的主人倾心打造,恢复与装饰,更显典雅与宜居,颇得苍南文人雅士喜爱,每每周末,高朋满座,谈笑风生。昔日旧屋重焕新颜于时不久,圈内竟少有人不知。

  茶有多味,器亦多姿。各式红茶、陈年的普洱加上我带的岩茶,不仅可以好好喝一个下午,还可以不断变换着喝,喝出不一样的味来。水用陶缸静放,桌椅多用心打造,看得出只有对精致生活热爱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氛围营造。而那各种各样有历史时代感的陶、瓷、图片,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收集的,整体布局简约而不简单,每一物的收集也都颇费思量。

  思雪聊起母亲小院的种种回忆,并形成50余篇数万字的散文。男主人说起某次下雨,他坐门前檐下听雨,瓦当落下雨水,滴滴答答,恍惚又回到了童年。

  ……

  看到这些新老朋友的生活热情,又为小院的精致韵味而留恋不已,忘归。

  晚宴后,铁哥挥毫,留墨宝。这是众人期盼的节目,也每每成为活动的高潮部分。待众散去,与铁哥、思雪及主人秉灯夜话,竟畅淡至深夜。

  次日醒,光线从木窗的缝隙泄入,叽叽喳喳的鸟鸣声也跟着涌入了房间,那本看了一半的《我们仨》滑落在床沿前的地板上……这一晚,睡得好香!

  起床后方知老铁、思雪已辞,而余独留。

  晨走,周边环境优美,远山近水在晨光中让你忽然感觉岁月是如此静好。河对岸的稻田连片如黄绒画布,几舍白墙青瓦的农房洒散其间,看稻浪连绵,鹭鸟翻飞,原来我千里朝圣的川西画境竟然眼前也有!只不过,这里别具江南风韵,更有诗意。

  果其然,一诗跃墙上,曰:瀛洲风物费思量,讲古榕荫日影长;几处野田飞白鹭,谁人柳岸钓青鲂;画舫波漾茶初熟,魁阁风采酒正香;且对斜阳歌一曲,江南重现旧时光。

  这里不仅有古街旧桥,有巨榕老屋,更有历史的长度与沉淀的厚度,有着人才辈出的过去,有着经济发展的弄潮,有着热心家乡公益的乡贤……

  这里是苍南钱库的项桥,古称“瀛桥里”。“瀛”者,水也;“瀛洲”者,水中之陆也,古喻为仙境,故李白有诗“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一说。项氏祖上从闽北赤溪(今霞浦)迁至此依山沿海,河流交错之处,历千年经营,繁衍生息,而今成项东、项西两村。十一世祖项桂发于淳祐四年(公元1244年)获甲辰科武举第一名。故有“状元故里”之谓。昨夜铁哥挥毫,留下“状元故里”与“无问西东”西幅宝墨赠项东、项西两村,甚是贴切。纪念状元的魁元阁屹立湖畔,既是水乡风景线上的亮点,也是观东、西两村,远望俯视的高点。在魁元阁上,颇有“白日依山,静水入海,欲穷远目,更上一层”的味道。纪念状元的“状元桥”已不在,但清代留下的“项家桥”依然雄建横卧大河之上,连接项东、项西两村,任由机动车“突突”地在上面行驶……桥栏上的物雕惟妙惟肖,神态各异,桥头百年古榕张开的华盖,庇荫着整个桥东广场,你可以想象旧日盛夏时这里的傍晚……

  沉浸于“旧时光”,领略着新风貌。如今仍簇立河畔的原“平阳县项桥日用制品厂”(因成立时平阳苍南尚未分县),曾是如今平苍大地塑料包装行业的鼻祖,后来许许多多此行业中的企业家就是从这里走出来。目前,工厂被捐出作为文化礼堂,旧貌换新颜,内涵也不一样,但不变的是项桥人那颗永远争先,勇立潮头的精神与行动。

  用约两个小时走走看看部分的项桥,再回柴房别院重温老屋,小院的温馨,听屋主人聊老屋故事,改造经历,后续设想,感概于消费升级时代的美丽乡村建设,因为有对生活的爱,有对美好的追求,有先行的勇气与愿意的付出的一拔人,一如别院的主人,用心,用付出,用执着,用老家的“旧”提炼出历史精华,并带动大家把乡村的“原汁”打造出文人雅士纷至沓来的“瀛洲”之味。

  女主人煮的那壶老黑茶,又让我留恋忘返于阳光下的小院许多时。此时记起那句:江南重现旧时光。我想,这是重现旧时光中的好时光,又是新时光中的快乐时光。

Copyright2005 - 2012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